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百年乡建
2022 - 10 - 30
对于乡村振兴问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强调要“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乡村地区,是乡村振兴中的特色优势资源。新时代保护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红色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深度振兴关于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总要求和思想路线。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以及衡量乡村振兴程度的重要标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如果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在横向上对乡村的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形成、乡村良好治理以及最终达到整体生活富足产生良好助益;另一方面,可以在纵向上促进乡村物质水平提高和精神文明发展,拓展乡村振兴的深度和质量。红色文化资源之所以能够在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就是源于红色文化资源自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内涵,源于红色文化在我国的特殊性质和地位价值,因而它能够被我国人民群众广泛接纳和认同,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深度振兴。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体体现在:开发乡村红色文化旅游休闲产业能够带动“老、少、边”地区的乡村就业率提升;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乡村生态建设朝着“绿色、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红色文化中的高尚道德品质能够为乡风文明建设树立良好榜样依据;红色文化历史中关于党的基层建设、政府治理和群众动员的先进经验,能够为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提供方法指导。此外,也只有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才能最终实现乡村生活富足的总目标。另一方面,红色文...
2022 - 10 - 29
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确定生态优先、文化为根、以人为本、融合发展、规范有序5项基本原则,为我国乡村民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相关政策措施的推进,乡村民宿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必将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作出积极贡献。笔者认为,“生态优先”是民宿发展的前提,“文化为根”是民宿发展的灵魂,“以人为本”是民宿发展的基础,“融合发展”是民宿发展的延伸,“规范有序”是民宿发展的要义。概括来说就是,乡村民宿要在践行“两山”理念和讲好中国故事基础上,兼顾主客互利共赢、产业融合共通、运营规范有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到2025年要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其中,布局合理和规模适度两大目标主要是解决民宿发展的空间问题,即在同一区域内要实现民宿合理布局和空间密度适中。这就要求各地要综合考虑乡村民宿的区位空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市场潜力以及产业支撑等条件,系统决策发展规模、等级和特色问题,从而提升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以及服务优质主要是从乡村民宿供给服务方面提出发展目标,而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未来的工作起点应是掌握市场需求动态,引领市场消费动向,进而根据自身条件构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乡村民宿产品。结合《意见》主要内容,可以将乡村民宿发展效益归纳为提升原住民就业生存能力,发挥产业融合带动作用,突出特色文化引领价值等三方面。总体来看,我国乡村民宿的发展目标是要通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平衡发展模式,打造多层次、个性化、品质化乡村民宿业态。《意见》从规划布局、产品建设、规范发展、经营模式、宣传推广等5个方面提出了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具体要求。《意见》提出,要推进实施旅游民宿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培育一批乡村等级民宿;整...
2022 - 10 - 29
红色文化,就其概念内核而言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就其概念外延而言,是近代以来的革命基因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凝聚;就其价值内核而言,红色文化体现的是融入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中国革命精神、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就其价值外延而言,它凝聚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人类共同价值。它具有丰富多样性、革命先进性、开放永恒性特征,在当今中国,红色文化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文化自信、标识中国特色、提升国家认同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地位。明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挖掘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价值,对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深刻意义,小编特摘编红色文化相关内容,以飨读者。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助推乡村振兴韩晓菲、王志凯、邓琳琳在《经济研究导刊》2022年第1期撰文指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充分显示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其中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世界优秀文化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因此,明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挖掘红色文化对乡村振兴的价值,对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深刻意义。 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罗海婷在《经济研究导刊》2022第21期撰文指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融入红色文化,是发展红色产业、促进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方式之一。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挖掘红色资源,助推产业兴旺;丰富文化内涵,涵育乡风文明;强化堡垒阵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目前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乡...
2022 - 10 - 2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访一座又一座村庄,广袤田畴间,龙舟划起来,秦腔吼起来,锅庄跳起来,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乡亲们精气神持续提升,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各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不断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徐州市潘安湖街道马庄村考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马庄村是个既注重富口袋也注重富脑袋的村庄。村民热爱组乐团、排节目、开舞会,他们在村里逛庙会办灯节,很好地传承了制作香包、扎花灯等传统手艺;村民还筹划组织文艺活动,乐团在村里广受好评,曾被邀请到县市电视台演出。  出彩的文化文艺活动,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充实起来,精神风貌不断得到提升。经常登台,人们变得越来越大方开朗;经常互动,邻里关系变得越来越和谐融洽……现在,村里的节会能吸引周边上万人前来观看,小小的香包缝制已培育成产值超800万元的产业,马庄村正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综合体。  “唱出精神有干劲,齐心协力搞建设……”在河南省登封市垌头村,为了提升乡亲们的精气神,激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村里组织起合唱活动。如今的垌头村成了远近闻名“会唱歌的村庄”。  2020年6月,垌头村里开演沉浸式实景体验剧《再现朝阳沟》。就在文化兴村势头正劲之时,2021年夏天的一场山洪,将村民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剧场、街道冲毁。面对洪水,村...
2022 - 10 - 29
友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的新举措。现在各方都在学习研究,支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亦或在其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但你真的知道“乡村振兴战略”这六个字意味着什么吗?乡村振兴战略该怎么理解?乡村振兴究竟该怎么干?城乡究竟能否融合?让我们看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注:资料整理自人民网,公众号:新三农、新华网思客、中国乡村振兴等1、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是什么?我经常想,城市和乡村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形成这么两大格局,仔细去看,这两者之间其实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城市和乡村都不是能够在现代社会里单独生活、单独存在,已经不可能了。城乡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人的整体一样,人有五脏六腑,有四肢,有五官,这是必须的,谁比谁重要?脑袋比心脏重要吗?还是胳膊比腿重要?没有办法进行比较,它们都重要,因为它是一个有机体,那么从这个角度去看,因为城和乡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我们说各自都有自己的重要地位,但是都不能替代对方。比如说城市,基本功能就是集聚人口、集聚资金、集聚创造力,最后让城市成为带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它的功能。农村的功能,同样也是城市替代不了的,农村要生产粮食,保证国家和民族的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生态产品;还要保护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所特有的传统文化。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要想推进整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最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边的功能都要发挥好。从人类社会发展去看,或者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022 - 10 - 29
搞清楚农村党支部书记“干什么”这个基本问题,对于抓实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加强村“两委”换届后带头人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近期,我们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西五村、圪垱店镇毛庄村和获嘉县照镜镇东彰仪村,通过实地察看、个别访谈,重点从“在干什么、想干什么、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四个视角,审视农村党支部书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情况。  一、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干什么”  从3个村的调研实际看,村支部书记当时分别在开会研究村内事务、在乡镇开会、在村室值班。总的看,精神面貌较好,干事有劲头,工作在状态。他们近期的主要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农村党建工作。西五村支部组织摸底排查全村党员队伍情况,目前全村党员62名,其中常年在村40多人,60岁以上15人,40岁以下10余人,多为转入组织关系的本村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村支部每月26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毛庄村,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员会议,发展入党积极分子,目前全村党员32人,常年在村10人以上,平时一月一次的学习例会多放在晚上,每年党员人数最齐的是春节、中秋节。东彰仪村支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本村党员到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等实地参观,开展红色教育。  二是做脱贫攻坚工作。西五村按照迎接脱贫攻坚后评估要求,对全村6类户逐户摸排,核算收入,做到应纳尽纳监测户。毛庄村整理脱贫攻坚拓展成果各项基础工作表册。东彰仪村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大排查、夯基础、补短板、促提升”。  三是用好村级集体收入。西五村集体经济来源以集体土地出租收益为主,年收入12万元,主要用于环卫费、村里自来水水费支出等。毛庄村集体经济来源以100亩集体土地出租收益为主,年收入5.3万元,主要用于环卫用品、村民救助、学生升学和道德模范奖励等。东彰仪村集体经济以230亩集体土地出租收益和集体苗木销售收入为主,年收入50万元,主要用于村...
2022 - 10 - 29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当前,哪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如何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日前在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上,谈了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着力点。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联农带农机制是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刘焕鑫表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各地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建立产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巩固拓展产业帮扶成效,取得了积极进展。据介绍,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还存在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带动责任落实不到位、带动方式比较单一、带动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影响帮扶项目资金效益发挥和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这需要更加注重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尽可能让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等农民群众参与进来,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纳入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的经营性项目资产,使用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无偿援助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扶持的经营性项目,原则上都要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经营主体都要落实联农带农责任。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现有庭院,大力推动庭院经济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既是促进脱贫地区发展帮扶产业的重要途径,也符合农村老、弱劳动力多,庭院增收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等实际情况。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日前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这次文件提出的庭院经济是高质量庭院经济,与以往所说的庭院经济是有区别的,更加突出市场化、特色化、生态化、规范化。”刘焕鑫说,要把握高质量庭院经济的发展重点,要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和生产生活服务五个方面入手,支持农户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组建产业顾...
2022 - 10 - 29
提  问  :  顾伦 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请问,我们该如何准确理解贯彻“藏粮于地”战略?解  读 :杜志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乡村发现》学术委员、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以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耕地的数量与质量,不仅决定粮食生产供给能力,还决定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质量,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实施“藏粮于技”战略的基础和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度关注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作为粮食安全重要保障的耕地保护问题,将“藏粮于地”上升到战略高度多次强调。“藏粮于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重点在“藏”。中国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并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带动的消费升级,粮食需求数量还会不断上升,“藏”的含义在于,我们要确保在任何市场条件下都能生产出必要的粮食;其关键在“地”。为了确保在任何市场条件下都能生产出必要的粮食,必须围绕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这个核心,系统地从全局出发,做好耕地全流程监管,当前尤其要从耕地数量稳定、质量提升和生态利用三个维度入手,真正将“藏粮于地”战略做实。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我国长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于从整体上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已经直逼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如此,在耕地使用...
2022 - 10 - 29
一、“乡村振兴”发展引领(一)坚定乡村振兴“三步方略”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实施了近5年。这5年来,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和“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抓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举措,各地也相应制定了乡村振兴规划和行动方案。同时,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还提出了“三步走”方略。第一步是到2020年取得重要进展,第二步是到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第三步是到2050年实现全面振兴目标。“三步走”方略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阶段性目标,表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是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同步的战略,是个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实施的战略。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总体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进展的标志。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朝着第二步方略前行中,还有13年的时间,乡村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与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相对应的标志,就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并且基本建成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形成城乡、地区、阶层差距明显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处于主导的格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深化改革是这一发展阶段的关键,必须加快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综合配套的改革,下决心解决引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体制机制问题。(二)坚持“两山”理念“三大思维”乡村振兴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的关系。思路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准绳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简称“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内涵丰富,其中“三大思维”是其精髓所在,一是坚持底线思维,二是坚持发展思维,三是坚持转化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关键是要做好“转化”这篇文章,也就是做好“将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这篇文章,使“绿水青...
2022 - 10 - 28
作者简介李博,管理学博士,博士后,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协创新智库“青年百人计划”入选者,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学者”,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主要成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蓝”优秀青年人才,西安乡村振兴研究院特聘专家。近年来,一直从事于农村发展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在《农业经济问题》《公共管理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关于扶贫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高被引。摘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期形成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机制,如精准化治理机制、协同治理机制、驻村帮扶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这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宝贵经验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基于乡村振兴所具有的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复杂性等特点,脱贫攻坚成果需要进一步拓展,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实践中,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乡村治理问题、实施网格化治理、进一步强化社会和市场力量、完善议事协调机构运转、因村派人、建立驻村帮扶长效机制、深度整合调动各类监督主体等方面。关键词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果拓展;乡村振兴一、问题的提出 十三五时期,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有效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任务。2021年3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基本思路、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绩斐然,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但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性...
455页次8/46首页上页...  3456789101112...下页末页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