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实践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活动资讯
2018 - 08 - 23
编者按:在工业文明面临全面危机的时候,乡村和乡村建设的价值、意义被重新认识和定义,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到其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宝藏,同时也让这些村落成为治愈人与人的关系、治愈人与自然关系的地方。国际社会近年来尤其是后2015议程一直在倡导推进可持续发展,教科文组织制定了“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行动计划”,建立了一个合作网络,“支持会员国家建立、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能力,促进行动和实践推广,关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灾害、水、文化多样性、可持续的城市化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等关键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通过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切入点”,这么多丰富的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的维度和要素都跟乡村建设有关。作为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伙伴之一,全球生态村联盟从社会、经济、文化世界观和生态四个方面开展生态村构建的教育和培训,生态乡村并不只是生态的乡村,而是将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四个维度整合到一个全面、在地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中,这一点与中国注重整体的乡村建设不谋而合,幸运的是,有机农业、社会构建、文化世界观和生态的维度又是能够体现中国文化优势的地方,中国的百年乡村建设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这一新的历史时空下,我们有责任,也应该有理论勇气和实践担当,将中国文化中能够有益于世界发展的地方挖掘出来,采用西方擅长的技术和方法,融通中西,作为思想智库、政策参谋、实践行动的倡导者和教育者,通过乡村建设,推动引领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组织来自国内国际一流的生态乡村建设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组成专家小组,根据世界各地农村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发展中国家的另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之路。希望通过系列研究和政策框架、案例研究、倡导推动行动与改变及培训与能力建设,推动世界的生态乡村建设和教育。“乡村建设研究”公众号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
2018 - 08 - 03
1998年,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的杨云标回到了家乡,带领乡亲们上访。此后的13年间,从早年的维权协会到后来的老年文艺队,再到创办合作社,杨云标和他的乡亲们经历了三重身份。表面看,杨云标领导的安徽阜阳兴农合作社,既无心争取政治舞台,也没有多少经济实力,他的心思在人的建设上。如何让传统的乡村自治重新焕发活力,杨云标的试验是一面镜子。制度困境2001年4月,农民杨云标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政治机遇。南唐村换届选举,把上一届村干部们告倒的他当选文书,另一个维权骨干唐殿林当选村主任。杨云标向本刊记者回忆,虽然当初维权时大家口头承诺将来不做村干部,但后来却发现无论维权如何激烈,撤换的永远是村干部这一级,人换了一茬又一茬,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既然每次换人都一样,还不如自己干”。在这之前,杨云标的头衔是农民维权协会的召集人。从1995年前后,就开始有村民向上反映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从镇里到区里再到市里,材料写了一大堆,却都石沉大海。“交了公粮交提留,建校费、河工费、修路费……村里隔三差五就要收钱,交不上钱就拉东西抓人,甚至邮递员送个汇款单,不给点好处费都拿不到。”村民们说起当时的处境都历历在目。1998年,在西安读完3年大专的杨云标回家,他本来是回来准备律师资格考试的,投诉无门的乡亲们知道他学过法律,便悄悄找上门来向他讨教。“那时候都不敢白天去,怕村里报复。”最早参与维权的村民们都记得,每到夜晚,杨家的小院便聚集了前来反映问题的人,甚至有河南的农民大老远赶来让他支招。杨云标也确实有些与众不同的招数。他把举报材料一路从省里写到中央,还两次跑到北京上访,打出了“安徽农民告官”的牌子。2000年10月,事情终于有了结果,省委督察室派人来调查,清账时村干部们送礼买衣服的钱都记在老百姓头上,被集体撤职。为了继续反映其他村子的问题,杨云标召集大伙成立农民维权协会,虽然它一直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承认,但却是杨云...
2018 - 07 - 19
综合农协这种农村社会经济组织方式,20世纪诞生于日本,并迅速在韩国和台湾地区全面推广。它依法设立、覆盖全地域和全体农民,以金融、经营、社会、文化等综合功能全面保障三农,使得农民组织及其组织保护下的农民成为合理共享市场利益的主体。无论风云变幻、政事更迭,该组织方式屹立百年不倒,且至今仍然拥有不断推陈出新的改善能力。综合农协的组织方式在中国大陆有没有可能实行呢?我们发现,在山西永济市,有一个自1998年设立的农民合作组织,历经15年,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输于日韩台的大陆本土的综合农协。山西运城地区永济市的蒲韩乡村社区。它缘起于1998年在蒲州镇寨子村建立的“科技服务中心”,2000年又建立了“妇女文化活动中心”,在当地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社团,正式设立了“永济市蒲州镇农民协会”。2007年更名为“果品协会”。由于业务范围超越蒲州,跨蒲州和韩阳两个乡镇,所以,自取了“蒲韩乡村社区”的名字。农民口头禅还是称其为“协会”。这个协会根植于规模足够大的农村社区——这是协会内部能形成长期可持续、循环式发展的基本条件。协会横跨蒲州、韩阳两个乡镇共24个行政村和19个自然村,会员四千多户,服务的农民群众超过2.5万人,占了两镇总人口的一半。这个协会拥有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性功能——这是使得一个规模化的社会经济体成为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的根本举措。现在,蒲韩乡村社区已经成为拥有大宗农产品运销、有机农业种植和技术推广、农资购买和消费品购销、手工艺品生产与销售、信用合作,以及老年服务、健康服务、垃圾处理、社区教育、农耕文化等多种功能齐备的综合性的“三农”协会。这个协会做到了农民共富、利益共享、城乡合作、社区稳定有序——而这正是我国破解“三农”难题所期望的主要目标。协会以农民土地入股方式推动土地流转,形成有机农作物机械化规模生产,并通过产后与...
2018 - 07 - 07
编写按:本文为2017爱故乡年度人物候选系列人物故事,情归故里,共建家乡,让我们相遇爱故乡! 推荐人:邓丽 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推荐理由:袁辉老师舍弃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来到巴东山区从事支教工作,长达六年之久。他勤勉认真,作风踏实,教育教学方法新颖,成绩优异,备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袁辉老师用他无私无畏的精神,用自己的才华和对教育的真情,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当代青年支教乐章。人物简介:袁辉,生于1988年8月,江苏新沂人,201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当年9月来到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从事志愿支教工作,2014年3年进入清太坪镇白沙坪小学,仍然从事志愿支教,工作至今。 人物事迹概述:五年支教期间,志愿者袁辉主动承担大量教育教学任务,发挥特长,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在周围多所中小学开设古典诗词课程,努力传播古代优秀文化;为一位患有“成骨不全症”而不能到学校上课的孩子无偿上门送课,每周两到三次,风雨无阻,已逾四年;争取各种社会力量,包括红十字会、公益基金会、多所高校社团等组织和个人在助学、教育扶贫、长短期支教方面支援本地乡村教育。 袁辉,江苏徐州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2012年9月来到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从事志愿支教工作,2014年3月进入白沙坪小学,工作至今。作为外乡城里人的袁辉老师克服了山区的种种外在困难,精神上展现出了优雅和淡然,他是位不折不扣的硬汉。在姜家湾教学点和白沙坪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始终勤勉认真,作风踏实,教育教学方法新颖,成绩优异,备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上级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袁辉老师用他无私无畏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乐章。 创新教学方法,传播优秀文化袁辉在校长期承担多门重要课程,本学...
135页次23/34首页上页...  18192021222324252627...下页末页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