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研究团队“解读系列”新篇章,
十五年来第一部村庄解读著作;
董筱丹继《去依附》《再读苏南》后的
新力作;
张艺英、陈晶晶等倾力合作,
逐页整理档案,驻村深度观察,
讲述有温度的乡村振兴“中国好故事”;
记录战旗村半世纪变迁历史,
解读全面振兴密码。
一个村庄的奋斗:1965—2020
董筱丹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
出版时间:2021-04-01
ISBN:978730132044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我们团队尝试着开展不同地方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试图形成经验层次的“解读”并使之成为系列,算下来已经至少有15年了。我们十几年前先做了《解读苏南》和《解读珠三角》,十年前开始做《解读重庆》《再读苏南》,三年前开始酝酿解读战旗村。本书发扬“解读”系列研究的一贯做法,基于大量的档案、文献和一手调研,为理解乡村问题、研究乡村变迁进行了全新方法论的探索,带领读者在乡村中、在乡村建设中了解中国。
——温铁军
乡村振兴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农民,这是中央文件精神多年一贯强调的。实地调研表明,这个主体地位需要“斗争”来获得,而不是自发实现或者“被赋予”;斗争的主体是“农民集体”,而不是单独的个体或者家户;其斗争之所以伟大,在于生活在村落的农民集体与村落的生态资源,是以村社地缘边界为产权边界的,这一制度特点成为乡村“在地化”发展的内生性条件,故乡村振兴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农民集体利益,与应对全球化挑战、确保综合安全的国家利益高度一致。因此,农民集体的伟大斗争内在地具有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据此,本书关于战旗村经验的客观分析,也就有了记录中国农民获取自主发展权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1965年建村以来,八任书记接力,打造出一个全国闻名的乡村振兴典范村。新世纪以来,战旗村在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土地整理、集中居住、乡村旅游、城乡互动、群众文化、村民福利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2017年,村集体资产达46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6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53元。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战旗村时称赞“战旗飘飘,名副其实”。
本书通过查阅大量档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记述了四川省战旗村自“农业学大寨”立村以来55年的变迁历程,分析了村庄演变中宏观政策调整和村庄内在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核心——乡村作为中国“去依附”的微观基础;两个视角——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结合;三个阶段——政治化竞争阶段的红色战旗、产业化竞争阶段的金色战旗、生态化竞争阶段的绿色战旗;四个启示——成本内化、村社理性、资源权益、空间正义。
以“三生三治”协同作用下的“村社理性”为基础,在一定的资源权益制度空间和社会企业分配内涵下,乡土社会可以有效消化国家宏观风险,从而成为中国在国际挑战中维护主权独立和综合安全的坚实的微观基础。
价值意义
1965 年刚成立的时候,地处“三不管”地带的战旗村背着 700 元债务,所谓的集体资产就是 1 间破房和 3 条破板凳。比起宏大空泛的“模板式”描述,人们更关心那些重要环节的起承转合怎样操作,更需要超脱具体人和事的理性分析和归纳。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所有村庄都能像战旗村这样,因处于都江堰水利系统中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两千多年的人文熏陶,因此战旗村的经验没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本书剖析了战旗村发展变迁中可以复制、模仿乃至替代,因而具有一般性的内在机制。从村庄“特殊”经验上升为乡土社会“一般”规律,是本书重要的理论贡献。
本书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研究对象所处的背景环境具有整体而全面的把握。作者团队一贯的特色是将中国整体与村庄个体互相映衬,本书考察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与国际局势如何密切关联进而深远地影响了村庄的运行逻辑,分析了村庄的内部化机制对于中国应对危机和挑战的作用机制,既通过具体事物和过程的描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又不至读者迷失于微观细节而失去宏观视野和整体性的问题意识。
本书内容的时间跨度逾70年,通过档案资料和访谈揭示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比如初级社、四清运动、三线建设等)村庄运行的大量细节,并初步解释了国家政策思想与村庄行为之间的对应性,因而具有极强的资料价值和历史辅助读物的作用。
本书试图将考察脉络向历史延伸,从经济学、管理学视角探讨战旗村庄中大小故事中体现出来的具有东方社会文化独特性的村性理性机制,探索中华民族几千年农耕历史中与自然共处共生而形成的内生制度及其在当代仍具有生命力的内在机理。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努力,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董筱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经验比较、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等研究。是《去依附》《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1949-2009》《解读苏南》《再读苏南》《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等著作的主要执笔人。
《解读苏南》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
《再读苏南》获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八次危机》(2013)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当年被中国出版业协会评为优秀畅销书,经济观察报十佳好书;
《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11)入选《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图书,新闻出版署机关干部指定培训教材;
统筹协调的《居危思危:国家安全与乡村治理》(2016)入选政协内部读书名单。
本书课题组将特别的谢意献给全体战旗村村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课题组有缘记录战旗村光荣而伟大的奋斗史备感荣幸,在宏大而厚重的历史面前,文字常有无力感,希望本书讲出了一个兼具纵深感和颗粒感、既有生命力又有感染力的战旗好故事。
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只有获得并且维护完整的“资源主权”,才能据此形成经济主权,才能有效充实和维护国家的政治主权。对于村庄这样的微 观主体,只有拥有地缘关系为边界的、较完整的“资源权益”,才能在较大程 度上维持村庄在地化的“三生”与“三治”,进而形成“内部化处理外部性” 的制度空间,使村庄得以成为国家整体稳定和维护综合安全的微观基础。
当 21 世纪中国向生态文明转型时,乡村的资源权益就成为“深改”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问题是,城市长期占有乡村剩余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 且渗透于方方面面的制度和话语中,中国如何才能改除这一路径依赖,实现向 新型城乡融合关系的转型?
在以生态文明战略为主导的新时代,乡村资源要素的定价和增值收益的分 配问题成为体现村庄自我发展权的重要内容。
我们看到,战旗村对村内资源不是通过一次性契约进行长期流转“以稳定投资者预期”,而是不断通过“龙虾两吃”,对价值显化的资源及时进行重新定价,拓展村内资源权益,所获得的收益成为新型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启示的普遍意义在于,明确了其他村庄要想学战旗,首先要拥有获取完整的资源权益的“制度空间”,这恐怕是一个绕不开的必要条件,也是战旗经验能否被复制的关键外部约束。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农村,因此我们对制度供给侧改革寄予厚望,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主动响应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的调整,从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出发,让农民切实拥有自己的自主发展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国仁乡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oo5gBwYNpFCl83O8N1M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