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出版
回到顶部
乡建书讯
1
2021 - 05 - 27
点击次数: 0
温铁军研究团队“解读系列”新篇章,十五年来第一部村庄解读著作;董筱丹继《去依附》《再读苏南》后的新力作;张艺英、陈晶晶等倾力合作,逐页整理档案,驻村深度观察,讲述有温度的乡村振兴“中国好故事”;记录战旗村半世纪变迁历史,解读全面振兴密码。一个村庄的奋斗:1965—2020董筱丹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出版时间:2021-04-01ISBN:9787301320440装帧:平装开本:16开新书荐语我们团队尝试着开展不同地方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试图形成经验层次的“解读”并使之成为系列,算下来已经至少有15年了。我们十几年前先做了《解读苏南》和《解读珠三角》,十年前开始做《解读重庆》《再读苏南》,三年前开始酝酿解读战旗村。本书发扬“解读”系列研究的一贯做法,基于大量的档案、文献和一手调研,为理解乡村问题、研究乡村变迁进行了全新方法论的探索,带领读者在乡村中、在乡村建设中了解中国。——温铁军内容简介乡村振兴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农民,这是中央文件精神多年一贯强调的。实地调研表明,这个主体地位需要“斗争”来获得,而不是自发实现或者“被赋予”;斗争的主体是“农民集体”,而不是单独的个体或者家户;其斗争之所以伟大,在于生活在村落的农民集体与村落的生态资源,是以村社地缘边界为产权边界的,这一制度特点成为乡村“在地化”发展的内生性条件,故乡村振兴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农民集体利益,与应对...
2
2021 - 01 - 13
点击次数: 0
过去的20年,被认为是全球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中国家因全球产业分工的日益深化,经济呈现急速增长。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我们要看到,全球化不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这20年,世界局势快速变化,其规模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所未见的。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全球化似乎已经成为世界得以良好运转的金规玉律,发展中国家更是借助参与了全球产业的分工协作而迎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究竟是机遇还是陷阱?为什么世界格局无论怎么变化,发达国家都强者恒强,而欠发达国家却往往灾难深重?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是依据什么样的逻辑在运转着?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温铁军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历经10年时间,通过中外实地调查研究,并持续进行观察和分析,完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新兴国家的比较研究。《全球化与国家竞争》这本书中,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7个发展中国家(即新兴七国)作为主要的论述对象,将它们在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书中所选取的七个国家包括:中国、土耳其、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委内瑞拉和南非。七个国家,七个故事,虽然他们各自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以及当前的处境各不相同,但将他们放在一起观察,却可以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世界,对于了解世界格局的本来面目、理解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命运,以及如...
3
2020 - 11 - 12
点击次数: 0
定价72.00出版社东方出版社版次1出版时间2020年10月开本16作者温铁军装帧平装页数500字数0ISBN编码9787520716604内容介绍本书收录的这些案例,主要由作者带领的乡建团队和科研团队,在亲自参与生态文明战略下的乡村建设实践和调研中整理形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折射出中国朝向包容性发展的战略转型J体现在基层农村的干部群众和下乡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之中,与之有关的宏观政策演变前后时间跨度将近二十年——从1999年中国主要决策者提出以人为本,到2005年新农村建设,2007年提出生态文明,再到2013年确立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2017年强调乡村振兴,都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传承复兴的整体努力。作者介绍温铁军,1951年5月生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GWY学位WY会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民政部、国家林业草原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先后承担多个GJJ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国家、多个省部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获得GWY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称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YX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张兰英,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
4
2020 - 08 - 22
点击次数: 0
作者:杨帅 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ISBN:9787010217864定价:¥46.00内容简介《社区网络组织:小农户组织化的路径分析》理论部分在不接近契约的理论框架下,讨论了农业契约的不接近性及其带来的治理问题;并使用社会资本作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农业网络组织中的履约机制;进而,依据不接近契约框架下的组织理论,分析了农业网络组织的产权及治理结构。选取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具有较长发展历史,且初步实现财务可持续的综合性社区网络组织的案例,对其发展过程、制度设计、组织模式、经营效果等进行了详实的叙述。目录前言第一章 为什么社区网络组织更适合小农经济?第一节 农业契约的特点第二节 市场-科层治理结构在农业领域的失效第三节 社区网络组织与农业契约的治理第二章 社区网络组织的理论基础:社会资本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网络组织第二节 农村中的社会资本与农业契约的履约第三节 用社会资本分析网络组织的理论难点第四节 嵌入视角下社区网络组织的分析框架第三章 社区网络组织中的履约机制:嵌入的视角第一节 农业网络组织中的交易类型假定第二节 纯商业性环境中的农业契约:完全信息有限次重复博弈第三节 嵌入双边关系的农业契约:合作型参与人重复博弈……参考文献
5
2020 - 08 - 13
点击次数: 0
作者:温铁军书号:978-7-5207-1548-5定价:65.00元图书分类:经济上架时间:2020年8月1、编辑推荐温铁军教授团队系列作品。多年来,温铁军教授始终坚持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国内外的区域比较分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在《解构现代化》这本书中,温教授拨开迷雾,用自己的“实践出真知”来告诉大家“现代化”的本质,深刻剖析了此时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全球化危机”的成因,并总结了我们以往应对类似问题的一些经验。本书的第一版于2004年上市,今年编辑部提出修订计划,并且得到温教授的许可和支持,正是因为本书所讨论的诸多问题与当今世界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值此“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挑战之时,本书再版上市,可谓恰逢其时!2、内容简介本书是《告别百年激进》的姊妹篇,是温铁军教授多年来不断反思所形成的理论体系的通俗读本。本书深刻剖析了由于照搬西方“现代化”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现实危害,以及由于工业现代化而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进而最终演化成为一场全球化危机的形成路径。温教授作为老一辈的调研形学者,曾经身历其境的体验了过去中国在国内外复杂环境下中华民族如何应对挑战,凤凰涅槃的全过程。在今天“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下,将这些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后来者对于客观世界形成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
6
2020 - 07 - 03
点击次数: 0
作者简介 吕程平,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治理、科技政策。在《管理世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参与多地乡村振兴、地方治理政策咨询。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 王少锐,北京林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就职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主要研究方向:林业经济、集体经济。目录第一章 导言一 脱贫攻坚是有历史厚度的国家战略二 举国体制的综合效应三 金融全球化与贫富两极分化四 中国应对危机的生态化转型与反贫困战略五 乡村振兴要体现绿色生产方式六 结语:讲好中国故事第二章 深度贫困县的农村改革探索第三章 大宁县“购买式造林”改革一 走进大宁二 “购买式造林”改革历程三 “购买式造林”思维的推广及意义四 以造林促全面改革,以实践求飞跃第四章 多样化社会政策创新与基层发展一 政策路径迁移引致创新:观察“购买式造林”的一个视角二 路径联通“赋权于民” 攻坚深度贫困三 关于社会政策创新的进一步讨论...
7
2019 - 07 - 30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 作者:蒋高明 著出版时间:2019-01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或将从乡村振兴开始。乡村振兴从哪里入手?需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能否留得住人?本书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探讨了乡村问题的由来、乡村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社会特点,提出以高效生态农业破解乡村产业升级难题,大力发展种、养、加、销、游“五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全面提升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就业,从而让农民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变成现金。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农业是关键,在农业各个环节应尽量避免有害化学物质投入,实现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从源头告别有害化学物质残留,保障全民健康。在人的去留问题上,建议就地发展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本书的最后,从教育、科技、扶贫、金融、乡村组织、新乡贤等角度,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本书可供各级领导干部、“三农”问题研究学者、大中专学生、中学生以及广大农民朋友阅读。作者简介蒋高明,山东平邑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生态学报》编委、《生命世界》编委、《首都食品与医药》编委、联合国大学国际干旱区问题咨询专家。长期从事植物生态学、生态农业研究,关注乡村与食物安全话题。研究成果曾两度进入西方大学教科书,并被美国《科学》杂志长篇报道。目录序 有生态的农业...
8
2019 - 07 - 24
点击次数: 0
生态文明时代,需要具有生态内涵和文明内涵的生态农业探索。有机农业,有机乡村,需要有机先行者。由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黄志友、崔国辉编著的《有机乡村》一书中的十个新农人故事,反映了当代中国有机运动的先行者,在社会生态农业CSA领域做出的先行先试努力。这本凝聚着这些“一懂两爱”新农人生命心血的故事书,里面不只写满鲜花和掌声,还有挫折和困惑;既是对他们自己书写的农业历史的真实记录与深情回望,更是对乡村振兴新时代的献礼,期许一个美好农业、更好生活的未来!编者简介黄志友,江西南丰人,现任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联合创始人、总经理,国仁乡建社企联盟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2004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先后参与了河北定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北京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和北京海淀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创办与运营工作。2012年,参与发起全国“爱故乡计划”,并于2016年创办“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2018年,参与发起“国仁乡建社企联盟”,以聚合城乡社企力量,服务乡村振兴。十多年来,致力于社会生态农业(CSA)、都市农业、乡建人才培养和乡土文化保护的倡导与实践。崔国辉,湖北襄阳人,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曾在小毛驴市民农园和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工作。目前职业为出版社编辑。书名:《乡村振兴探索丛书:有机乡村》编著:黄志友 崔国辉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213...
9
2018 - 11 - 16
点击次数: 0
2018年9月1日,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教授与多名特邀研究员参加了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乡村振兴中心主办的“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新书研讨会”,该研讨会在未名湖畔的章桂堂举行,《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一书首发。会上,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专家,以及乡村建设的先贤后人、当代乡村建设实践者及媒体代表四十余人就如何记录乡村建设的历史、探寻当代乡村建设的路径进行研讨。据悉,该书由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和学院特邀研究员、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潘家恩联合主编,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今年5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历时十余年,以乡村建设的“实践—研究者”为独特视野,以“百年”为单位重新梳理乡村建设的内外环境与基本脉络,通过打破历史与当代实践在时空和叙述上的割裂,从数千幅中遴选出从自清末实业家张骞到新世纪乡村建设珍贵照片近千幅,辅以专文导读与详细注释,为读者系统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形式的乡村建设整体面貌,以全新视角探寻了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与鲜活经验,通过“百年民众民间建设史”展现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复杂性。
10
2017 - 09 - 02
点击次数: 0
因为有话要说,而且要说在我们团队近期系列出版物的前面,[1]所以写总序。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从被动实践中的主动反思,到80年代以来主动实践中的主动反思,经两个“11年”在不同试验区的历练,[2]加之后来广泛开展的国内外调查和区域比较研究时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自忖有从经验层次向理性高度升华的条件,便先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自觉地“告别百年激进”;[3]遂有新世纪以来从发起社会大众参与改良、对“百年乡建(ruralreconstruction)”之言行一致地接续,而渐趋达至“国仁”思想境界,亦即一般学人必须“削足”才能跟从制度“适履”、但只要纳入主流就碍难达到的“实践出真知”。因此,我在2016年暑假从中国人民大学退休之际,要求为今后几年的一系列出版物担纲作序,也主要是想明了指出“国仁文丛”何词何意?亦即:这个丛书是个什么思路和内涵?1.释义之意“国”者,生民聚落之域也。“上下五千年”是中国人开口就露出来的文化自豪!就在于,人类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华文明得以历经无数朝代仍在延续之外,其他都在奴隶制时代以其与西方空间距离远近而次序败亡。由此看中国,惟其远在千山万水之隔的亚洲之东,尤与扩张奴隶制而强盛千年的西方相去甚远,且有万代众生勉力维护生于斯而逝于斯之域,“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兹有国有民,相得益彰。遂有国民文化悠久于国家存续之理;更有国家历史传承于国民行动之中。“仁”者“爱人”,本源于“仁...
11
2017 - 08 - 16
点击次数: 0
本文为《四千年农夫》序言2011年时值辛亥百年,恰逢《四千年农夫》英文原版书出版百周年纪念。自中国倡导"洋务运动"以来,这百年间食洋不化之辈甚多,而认真反思现代化历程中变迁成本的中国人甚少。由我的两位博士生翻译的《四千年农夫》的中文译本在此时出版,可谓是罕见的空谷清音!在殖民者对美洲大陆进行开发的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北美大草原的肥沃土壤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美国农耕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美国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使得美国农业部土壤所所长、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专家富兰克林•金萌生了探究东亚国家农耕方式的想法。1909年春,金教授携家人远涉重洋游历了中国、日本和高丽,考察了东亚三国的古老农耕体系,并与当地的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急切地希望了解在人口稠密的东亚三国,农夫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壤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在这次旅行中,金教授发现了东亚农业模式与美国的区别、两者的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东亚模式的优越性。东亚传统小农经济从来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而且可持续发展。东亚三国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高效利用各种农业资源,甚至达到了吝啬的程度,但唯一不惜投入的就是劳动力。众所周知,中国耕地资源仅占世界的7%,水资源占世界的6.4%,而水土光热配比的耕地不足国土面积的10%。由于这种人口与资源配比的不平衡,导致2/3的中国人生存资源极度缺乏!何况,中国大...
12
2016 - 04 - 20
点击次数: 0
2015年7月,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与西南大学统筹城乡发展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主编的论文集《可持续实践与乡村建设》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12年12月,可持续实践与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举行,会议由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岭南大学(中国香港)共同主办。有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西南大学统筹城乡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岭南大学(中国香港)群芳文化研究与社会发展部承办。会议主题是:在探讨当前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的现状、机制及其对人民生计深远影响的基础上,集中关注作为民生基础命脉的“粮食安全与食物主权”议题,进一步延伸出“统筹城乡”、“乡土经济与社区建设”等可持续实践与包容性发展议题。根据大会专家学者发言和提交的论文,我们编辑整理成了《可持续实践与乡村建设》一书。本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宏观背景;第二部分,粮食主权与经济政策;第三部分,生态危机与公共品;第四部分,社区与农村建设;第五部分,中国基层实践经验;第六部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书的编辑出版,正值中国乡村建设运动110周年,希望本书能够为中国未来乃至人类文明提供另类思考与实践的路径。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