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于《新华月报》2016年3月号“乡村建设”专栏。
白亚丽: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农村发展部统筹,2003年起开始参与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2004年休学一年到湖北房县三岔村志愿工作一年,是全国大学生“休学支农第一人”,并作为人才计划第1、2、3期的负责人参与该项目的管理。
“乡村建设”专栏是由新华月报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及国内多家乡村建设实践机构友情合作出品。
主持人语:
新世纪初,中国乡村社会日趋凋敝,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大学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指向下的大规模扩招,以大学生为代表青年群体,从人人仰慕天之骄子,日渐成为普通劳动者的一员。这种落差使一部分人迷失自我、日渐迷茫;但也有一部分人坚持理想,并走向农村,从刚开始的零散下乡调研,到有组织的下乡支农支教,再到成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大学生与农村就在两者都处于困境之时联系在一起了。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称:乡建中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其前身是“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发起的《中国改革》杂志社大学生支农调研项目部。带着对大学教育的反思,以及“三农问题”视野下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在香港社区伙伴的支持下,乡建中心启动了“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称:人才计划),旨在构建一个青年人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动青年人走入农村,关注农村发展;同时也尝试促使青年人将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结合在一起,在与农村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身与土地、农村乃至社会的关系。
人才计划项目从2005年8月开始,一年一期,每年在全国各地选拔学员,并将他们派往全国各地的农村社区,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与实践,培养了一批具有农村发展领域理论视野,同时具备行动能力的有志青年。截至目前完成十期,共有186位青年参与了该项目,结业后仍在农村领域工作的学员超过一半。
“为农民服务,为理想奋斗!走理想之路,过有意思生活。”这是写在乡建中心青年公社院墙上的两句话,这两句话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志愿者走入乡村、走向田间地头,在乡村驻足停留,甚至扎根,本期乡村建设专栏将以该项目的发起人、负责人和学员几方面为角度,和大家一起走近这一“另类”的青年实践教育。
(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刘良)
2004年,我作为首个休学一年到农村支农并参与乡村建设的青年学生,通过与贫困山区农民一起,共同推动以改善在地社区经济为主要目的的合作社工作及各种社区文化教育事业。这一年个人深受其益,不仅使我加深理解了乡土社会在所处历史时代背景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遭遇,也认识到乡村问题在内外交困下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同时在与善良淳朴的农民共同生活中,让我深感青年人应有与社会弱势民众结合的责任,以及推动社会朝向良性发展的理想。这种深入乡村一年的社会实践形式,不仅对帮助青年人更具社会责任感有所助益,更潜在培养着乡村建设运动中扎根乡村的青年人才。
2004年白亚丽在湖北房县三岔村农民合作社培训班上讲课
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始于2005年8月,每期培养三十名左右在读或者毕业的青年学生,历时一年(即学员必须保证全职一年的时间参与人才计划)。“人才计划”项目作为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扶贫试验区和乡村建设实验区建设项目的辅助项目,旨在选拔一批有志于农村发展的青年经过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培训后,深入到农村社区进行实践性培训,在实践中切实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树立志愿精神、强化学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其理论水平,目的在于培养一批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型人才和新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以推动农村社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项目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青年首先学习农村政策制度的相关理论,掌握农村工作基本方法,再透过与理论培训呼应的实践平台,比如农民的合作组织、乡村社区大学等,在实际工作中让自身的社会理想、理论知识和个人意志接受检验。整个项目实施参与式的管理模式,“人才计划”同时作为一个教育项目,我们认为青年人不是被教育者,完全可通过开放性和弹性的设计,发挥其在实践期间的创造性,使其主动认知、获取与实践需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作为主体参与者共同来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事业。
在这场通过文化启蒙入手、运用文娱盘活农村精神,以组织训练民众团结、发展合作经济、动员市民和知识分子广泛参与的新乡村建设运动中,“人才计划”与其同步,并为这场运动输送了一百多名超越一年长期投身其中的青年人才。这种参与不同于任何体制内或者历史上的被动参与,完全源于内心对乡土社会和中国社会命运的自觉责任承担,以及对乡民和乡村割不断血脉的情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