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淑贞,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农村教育研究学者,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人文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
文章出处: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会 主管主办 《群言》杂志社
乡村的教育问题不是孤立的,它凸显了中国教育目前面对的整体困境。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起源于近代以来对西方现代化的追赶,一方面,它使教育普及程度日益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另一方面,主要教育资源过度集聚在“做事教育”上,使受教育者从儿童时期就陷入考最好的大学、找最好的工作的焦虑中,树人教育缺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位。
如果只是以升学导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乡村教育永远赶不上城市;如果照搬城市教育,乡村教育永远没有出路。事实上,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更加符合儿童的天性,值得深入挖掘。
“做事教育”是喂养大脑的知识教育,“做人教育”则是养心化性的行为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能集中在一个阶段,但道德心性的修养是一辈子的功课。
人生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安身立命,好的教育应该首先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教会青少年做人,处理好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先做人,后做事”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遵循的理念,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乡村恰恰具有满足立德树人教育的独特优势。
中国传统教育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12岁以前,注重完成道德、心性和人格养成教育,能够为孩子的人生、也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下,中小学生自杀事件、抑郁症日趋高发,说明教育存在严重问题,许多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迷茫,找寻不到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动力,其根源正在于价值空洞。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重视做人教育,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成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迫在眉睫。能随时与自然亲近、有文化传承、有生活体验的地方更具备开展“做人教育”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恰恰具备办好教育的优越条件。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母体和载体,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都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乡村与文化、与自然、与社区的全面联系能够为儿童提供健全完备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关怀他人、服务社会的下一代。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更容易落地生根,在乡村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全人类文明成果的儿童和社区教育,不但可以推动现代教育变革,还可以带动乡村振兴,让乡村成为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落地生根的先锋和根据地。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势话语背景下,人们看不到乡村教育的资源优势,乡村学校也没有建立起对乡土的自信,去充分挖掘乡村独特的教育资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发起的“华夏三亲启蒙教育”强调亲情、亲乡土、亲自然,并以乡村作为该理念的载体。课程内容包括使儿童在与自然节律的协调中感知、认识自然和自然开慧教育,在幼儿心中埋下孝、仁、义种子的经典诵读教育,培养儿童安身立命之本的行为养正教育,让儿童充分接触土地、植物、动物的四季农耕教育,涵盖手工艺术、舞蹈游戏、健身习武等课程的心灵手巧教育,以乡土音乐、乡土艺术、乡土文化、乡土习俗等对儿童进行全方位熏陶的礼乐艺养教育,等等。从教育的角度看,“三亲启蒙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了中国教育传统,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乡村振兴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看,开展农耕和乡土文化教育,有助于建立平等互助的城乡关系,能够为乡村振兴打下人才基础,也包含了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层内涵。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些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教育探索可以疗愈工业化带来的伤痛,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和资源,符合儿童的天性,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仅局限于乡村。
从生命出发,而不是从知识学习和考试出发,就容易看到乡土、自然、亲情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亲近大地,亲近田园,亲近自然,亲近社会,都是生命的一种回归。我们应着力培养孩子对自然、对生命的热情、敬畏和尊重,为他们的人生储备丰沛强劲的潜力,让乡村重新成为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乐园。
现代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感觉、情感、道德和精神方面的缺失,亲近乡土、社区、农耕和大自然的教育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乡村无所不有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思维、敏锐感知和情感系统,综合的系统思维和敏锐的感知是生态素养的重要基础,乡村的环境正是培养这种特质的沃土。
农耕本身就是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跨学科领域,开辟食农学园,开展农耕教育和自然教育,以大自然为课堂,乡村学校天然地具备优势。比如,将《诗经》与二十四节气结合起来,打破诗歌和科学的学科界限,将天文、地理和人文融为一体。正如“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顾问鲍喜堂所言:用传统文化的经典陶冶综合的文科素养,把经典教育做成全文科教育;以自然为本,培养综合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把自然教育做成全科学教育;立足乡土,熏陶综合的艺术素养,做以乡土为本的全艺术教育;以生活为本,把生活教育做成全道德教育;以生命出发,做身心灵为一体的全生命教育。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耕读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路径,个人可以从耕读教育中汲取生命的滋养和成长的力量。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全面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一个没有经历耕读教育的人,很难真正读懂中国乡村;一个对乡村无知、无情的人,很难领会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真谛;一个对中华文明与文化不能入心的人,也无法生发出发自内心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与爱国之心。
无论是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希望解决教育现存问题,耕读教育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土地上做真正的乡村教育,在耕读教育中实现身心合一、知行合一,这是使孩子免受过度竞争之苦的良方。
即便单纯从知识教育的角度出发,乡村教育改革也能够另辟蹊径。乡村儿童很容易厌学,数学不好的偏多,但地处偏僻山区的农村学校——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圣陶学校,却缔造了一个教育传奇。
圣陶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没有固定教材;课前无预习,课上无笔记,课后无作业;同样的学习内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考过他校的七年级学生;初二学生参加中考,被当地优质高中录取;高一学生参加全市高中联考,包揽全市前19名……
校长王天民在圣陶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他遵循学科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带领教师团队,对小学到初中的主要学科进行重新梳理,跨年级安排教学内容。与抛开教材相适应的教学秘诀是“单科独进”,教师以一大周(10天)为单位只教一门学科,比如数学周、英语周、物理周等。王天民介绍,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克服遗忘规律,懂、会、熟、巧,一气呵成。
在语文教学方面,初中学生不上传统的语文课,成绩却总在县、市联考中名列前茅,学生的思维水平、表达能力也普遍高于同龄的农村孩子。“字词、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在七年级之前就过关了,七年级之后,就不怎么开有形的语文课了。”在王天民看来,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只需要做好三件事:阅读、生活、写作。“学生必须广泛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还要有丰富的生活,不能整天关在教室里写作业,要走进大自然,结合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经常性思辨;还要按照规律适当进行写作训练。”每当遇到困惑或发现好的话题、社会热点事件,学生会自发地组织辩论赛、主题研讨等活动,“生活化的辩论和研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做人,且能提升语文素养”。
王天民校长不断强调“教会的是知识,学会的是智慧”。他将从《易经》《道德经》中汲取的教育智慧与古代私塾的教育方法运用到乡村教育改革中,这样基于中国教育智慧的教学改革必将对中国基础教育形成重要的启示。
总之,乡村教育应该有两个面向:为了乡村的教育和为了教育的乡村。只有真正立足乡村的优势资源,将中国文化有利于人类的可贵之处通过教育展现出来,使乡村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直至可以为中国和世界教育提供智慧,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文明造福人类”的宏伟目标。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乡村发展研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10k0f5gzBwya9A7XrRG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