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朦胧的远处,也在澎湃的心头;
乡情,在闪烁的双眸,也在古朴的犁头。
爱故乡,更爱扎根大地、世世代代传承古老智慧的人们。
从2012年起,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起了全国性公益活动“爱故乡”,以“故乡情怀”唤起人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
三年多来,先后在全国组织了“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活动、“寻找新乡贤——爱故乡年度人物”征集评选活动,举办了“中国爱故乡论坛”、“爱故乡生态文化节”,发布了“爱故乡行动倡议”,发起了爱故乡高校宣讲会,鼓励并支持各地爱乡机构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爱故乡”理念和文化的传播,以及以本地“新乡贤”为主体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2016年1月18日,由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重庆市社会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重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承办的“首届重庆市爱故乡论坛”在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天印村成功举办。来自重庆市委统战部、北碚区政府及全国各地的乡村建设学者、民间组织代表齐聚这个散发着浓郁农耕气息与文化韵味的陈列馆,就寻根乡土、保护乡村文明、爱故乡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重庆地区的爱故乡工作。中国新闻社、新华月报、重庆晚报、有机慢生活、中华环保宣传网和北碚电视台做为支持媒体参与本次论坛。
一、参观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
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是由今年已经74岁的刘映升先生及其家人创办,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收集各种农具,共计1000余件,共三个展厅。18日上午9时,参加论坛的嘉宾纷纷到场,由陈列馆发起人刘映升先生带领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教授、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李大刚先生,重庆市北碚区委党校副校长杨欣女士及各位专家学者、媒体朋友和爱乡人士共同参观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沿着大门径直往前走,随着刘老先生的带领大家来到一间十分简陋的石头房中,但陈设着的各样农耕器具、传统家具和悬挂的手工灯笼让嘉宾们眼前一亮,仿佛穿越到了久远的农耕时代,特别是每件器具上面都附着物件介绍和陈列馆主人原创的打油诗,大家边交流,边感受厚重而多元的巴渝农耕文明。
接着,刘老先生还带着大家参观了设在二层的陈列馆,进入馆内,整齐摆放着各种精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同时还有几架纺织机,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镇馆之宝”——草把龙,刘老先生给大家一处一处讲解,最让他感慨和自豪的是他和另外一位老人历时十余年亲手绘制的1949年前蔡家、悦来地图,地图分别名为《蔡家场(农耕)地图》、《蔡家石板路图》、《蔡家街道店铺图》、《悦来场店铺图》,他们尽量的还原了当年的街道,刘老先生告诉大家:“我只希望子孙后代还能记得住这些地方,明白我们来自哪里”。
参观中,嘉宾们无不惊叹老先生的智慧,无不敬佩他对于乡土文明真挚的热爱,同行中,来自西南大学老教授协会的几位老教授真诚的和刘老先生进行了交流。
二、首届重庆爱故乡论坛开幕暨主题演讲
从充满农耕智慧和厚重历史的展馆中出来,大家驻足在一层展馆门前,等待观看今天论坛开幕前的草把龙表演,随着雄壮的音乐声起,只见前方一群人手舞一条红色长龙欢呼而来,这是蔡家镇的另外一项频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编草把龙,大家一边观看舞龙表演,一边听刘老先生介绍,值得欣慰的是,在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的不懈努力下,目前草把龙的传统手工技艺已经走进几所中小学,成为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外活动之一。
上午10时,首届重庆爱故乡论坛正式开幕,由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潘家恩博士主持,他介绍了参与本次论坛的嘉宾和与会者,真切的道出了本次爱故乡论坛在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举办的重要意义,围坐在传统八仙桌和长板凳上的参会者们一边倾听,一边感受着四周传统农耕器具传递的文化底蕴,感受着寒冷冬季腊梅散发的淡淡清香,开幕式中还特别播放了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特别为此次论坛录制的祝贺视频,他高度肯定了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在重庆地区的重要文化价值,希望能有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参与进保护并弘扬巴渝文化的爱故乡行动中。
接着,分别由刘映升先生、重庆市社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程运康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教授做了主题演讲。
刘老先生在演讲中,介绍了他创办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并通过文化创作建设家乡的历程,几次都流下眼泪,还特别感谢一直支持他进行这项事业的家人,从他的老伴,妹妹,儿子,女儿和孙子孙女,一家三代都在刘老先生的带动下积极参与进来,现在他们在慢慢影响更多人重新认识传统农耕文明,用行动留住乡愁,更为积极的参与到爱故乡行动中。
接着,重庆市社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程运康教授做了巴渝农耕文化和北碚生态家园建设的报告,程教授从政府发展政策和未来北碚生态规划等方面做了精彩演讲,他对北碚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能保留下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表示欣慰,同时也感谢刘老先生为此做出的贡献。
最后,爱故乡公益活动发起人之一、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孝德教授做了主题演讲,他提出要将生态、文化、生命等融入乡村建设中,并就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技术和文化等概念做了深入浅出的创新解读,提出我们爱故乡不仅是拯救故乡,更是通过乡村文明的复兴以反思建设更加包容持续的现代世界。
三、“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爱故乡工作站” 揭牌仪式
上午论坛进行到尾声,由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的长期支持者,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教师、2013年全国教师美术书法作品展览一等奖获得者陈永年老师现场进行书法展演,题字“留住乡愁、爱我故乡”一幅。
同时,然后由国家行政学院张孝德教授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李大刚共同为“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爱故乡工作站”揭牌,该工作站由 “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乡村发展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联合颁发。
四、传统·生态·在地的巴渝美食
在午间,大家品尝了一顿别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巴渝传统席·水八碗,当天宴席食材全是本地生态食材,农家土猪、农耕馆家养鸡、自酿桂花酒,吃在当地,吃在当季,在尽享美食的过程中,大家对这样一席不同于常见麻辣的重庆饮食,又体验了一次本土文化特色,在五颜六色的灯笼之下,在喜气洋洋的音乐之中,觥筹交错,仿佛是村里乡亲们过大年一样,一派热闹景象。
五、自由论坛:从“留住乡愁”到“爱我故乡”
在非常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开始下午的自由论坛,论坛由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副主任、老教授协会秘书长周鸣鸣研究员主持,在周老师的带动下,大家齐唱《故乡的云》。
本次自由论坛还特别邀请到了重庆市委统战部巡视员、重庆市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徐家祥女士做主题发言,她通过感谢、传承和发扬六个字讲述了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介绍近年来自身参与推动的乡村文化建设工作。
紧接着,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巫工副教授做了题为“真实的看见”演讲,他回忆了自身在农村的生活劳作经历,并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反思当代艺术文化,希望通过自身的乡土艺术创作体现更多乡村文明的价值。
之后由重庆市社科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合初人生态社区发展中心主任朱艺老师,重庆公众河流环保文化中心负责人余剑锋先生等嘉宾就乡土文明和爱故乡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张孝德教授做最后点评和总结。
(文/王茜,图片/刘志娟、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