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当代乡建
产品类别: 当代乡建

李春梅:“分享收获”的可持续农业探索

真实的食物,真正的农夫,真诚的社区,“分享收获”致力于搭建一个信任的桥梁,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健康安全的食品,让生产者得到公平合理的收益,促进城市与乡村的交流与发展。

有机耕种的“分享收获”农场

每周一次的配送,是“分享收获”农场社员最忙碌的时候。跟蔬菜批发市场繁忙的节奏一样,他们从夜半就开始忙碌,为了能在凌晨把最新鲜的蔬菜送到客户的家中。但是与蔬菜批发市场不同的是,他们配送的蔬菜也许在几个小时前还长在农场的田垄里,浸透着泥土的新鲜气息。

“每个礼拜固定的某个清晨,我们的客户都能收到一个保鲜盒,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样,打开都有意外的惊喜。盒中装着五公斤的新鲜蔬菜,都是来自‘分享收获’农场纯天然无污染的蔬菜。”“分享收获”创始人石嫣戴着一顶帽檐破损的草帽、手上拎着一个手编的篮子,正在给刚收了一茬的四季豆修剪老蔓,以促进底下的藤蔓生长。

和石嫣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田间,配送的车子已开走,社员都回到宿舍休息,农场里十分安静,只有鸡犬之声相闻。

石嫣每天早晨到农场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各个角落转一转,看看蔬菜的长势。“现在正是春天时节,菜长得很快,昨天才黄豆大的果实今天比指甲盖还要大,绿油油的,感觉人与自然如此贴近,心情就会变得很好。”

一副“古意村妇”打扮的石嫣,更愿意别人叫她“新农民”,而农场的社员都亲切地唤她为“掌柜的”。

“掌柜的”对农活驾轻就熟,但是谁也想不到这个皮肤被晒得有些黝黑的“农妇”竟然是个“城里人”,而且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博士后。

“农业和土地改变了我。”采访时,石嫣说。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她师从中国著名“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进行中国农村发展的研究。

2008年4月,她飞赴美国深造。同样是留学,石嫣没有走进美国大学的校门,而是“洋插队”到明尼苏达州的地升农场干起了农活。这一干就是半年。

“最初是一种新奇,向往一种田园生活。但农场的活其实很累、很枯燥。可能一个月你每天进出的地方就是温室、仓库和农具房,干的活就是不断清洗育苗盘和工具,天气还非常寒冷,很多人熬不过一个月,就都放弃了。”石嫣坚持了下来,一个从没有下过地干过活的女孩,从此喜欢上了与泥土打交道的生活。

2009年石嫣归国参与创办“小毛驴市民农园”,2012年创办了“分享收获”。

“分享收获”目前在北京有两个农场,分别位于通州区和顺义区。与资本化运营的农业园区动辄上百亩、上千亩规模不同,“分享收获”位于通州区的农场占地60亩,位于顺义的农场只有40亩,规模都不大,用石嫣的话说“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不适合‘分享收获’”。

空气中弥漫着有机肥料发酵的气味,阡陌田埂上有来不及除去的杂草,大棚和露天的田垄里条理分明,分别种植着黄瓜、西红柿、丝瓜、四季豆、秋葵、洋葱、芦笋、胡萝卜、红萝卜、芹菜、蒜、韭菜、佛手、鸡腿菇等三十多个蔬菜品种。除了蔬菜,农场还在一角辟了养鸡场和养猪场。从创办至今农场一直坚持不施用化肥、农药、激素,不使用转基因品种,采取多样种植、生物防治、轮作等措施,按照有机自然农法栽培。

在健康的土地上,生产健康的食物,传导健康的理念。目前“分享收获”的客户数已经达到了六百多户,并在不断地增长。

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社区支持农业

“我选择做农业,没有指望它能够挣大钱,只是希望能够在中国城乡矛盾如此突出的今天,用我的所学,力所能及地改变中国农业的现状。”石嫣说。

中国的经济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快速推进,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代价。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从农村掠夺大量的资金、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农村越来越萧条,农民越来越贫穷,生活难以为继,“三农”问题突出。

另一方面,政府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政策导向,使资本化农业对传统小农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工业化、化学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在几十年内快速地取代了已传习几千年的传统农业耕作文明。农药、化肥、激素等的大量和过量使用,使农业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面源污染来源。空气遭到污染,水源遭到污染,土壤遭到污染,这些供养人类生命生活的地球自然资源正在慢慢枯竭。

而牺牲环境换来的并不是安全、美好的生活。中国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毒黄豆等恶性事件的曝光,每一次都引发了社会巨大的恐慌,食品安全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三农问题频发,中国乡村的出路在哪里?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反思着中国的城市化,思考着中国的乡村重建,在泥土中寻找着8亿农民的民生出路。

“分享收获”项目是石嫣创建的一个致力于研究、推广社区食品安全的社区支持农业项目(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这个项目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区食物安全研究推广中心的实践基地。

社区支持农业是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乡村建设的运作模式之一,是寻求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等的一种探索。

消费者预先支付农场全年的会费,作为农场生产的成本。作为回报,消费者每周都会分到规定数量的新鲜蔬菜。

“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CSA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社区化的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体系。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为核心理念,把社区里的消费者和当地的农场或者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重建农村与城市社区和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使本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石嫣介绍道。伴随着资金和劳动力流入农村与农业,CSA是一种城乡合作的农业经济。

社区支持农业在全球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最初,农民与市民联合组织“莱斯贾迪斯德科卡涅”(Les Jardins de Cocagne)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瑞士出现,社区支持农业由此起源;随后日本成立了类似的组织“Teikei(提携)”,日本早期有机食品的销售几乎完全通过提携系统“TeikeiBox”,截止2001年,55%的有机食品仍然经由Teikei系统直销;德国于1986年建立了“托柯楠堡”(Topinambour);1990年代英国遍地开花的小型有机农场建立了“箱式计划”(Box Schemes);意大利于1994年建立了第一个GAS(即CSA),1996年成立了GAS的全国性组织,目前超过600家GAS;葡萄牙将CSA称为Reciproco,其国内有52个乡村行动组织帮助农民与市民建立CSA关系;法国将CSA称为AMAP,第一家AMAP农场于2001年建立,到2012年法国已经有约3000个AMAP小组。

在中国,“社区支持农业”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也被称为“城乡互助”“社区农业”“社会农业”“社群支持农业”或“社区支援农业”等等。近年来,CSA在中国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出现了五百多家CSA。

做关注环境和社会的“新农夫”

“你们的团队看上去非常专业,蔬菜的品质看上去也不错,但是到底我怎么才能确认你们的产品是值得信任的?”时常有人这么问石嫣。

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对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的负面报道,人们对食品、食品的生产者都缺乏信任,甚至对一些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中国目前虽已有五百多家社区支持农业项目农场,但是缺乏规范,各个农场各自为战。

CSA农场基本上以生产生鲜初级农产品为主,‘分享收获’从最初的4个蔬菜品种,已经发展到现在近40个品种的种植规模,规模也从原来的一个农场扩大到两个农场。“对外我们不会宣称我们的产品是‘有机产品’,即使我们的产品完全达到有机产品的标准。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产品都去做认证,这在时间和经济成本上都是巨大的浪费。即使认证,送检的费用最终也会摊到消费者的头上。我们希望建立与消费者直接的信任关系。”

社区支持农业生产目前在国内还缺乏低成本的生态农业技术支持,在农业生产、农资采购、土壤培肥、病虫害控制、产品产量与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些农场尽管有有机认证,但在实际的种植运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认证的要求去做。

诚然,国内的社区支持农业尚不成熟。但是社区支持农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建立在产销双方高度信任的基础上,唯有诚信才能让社区支持农业的路走得更远。

中国的社区支持农业与国外的模式不同,有其独特之处。比如从生产主体上来说,国外社区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的生产者是农场主。而在中国,因为这个模式刚刚起步,从事的主体是原本生活在城市的知识分子或者商人,他们为了追求健康生产方式和健康食品转而去农村“务农”,土地和劳动力都需要购买,必然造成项目经营成本的攀升。农场种植的品种繁多,多品种繁复的管理,要求生产管理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杰出的管理能力,这些目前农场的经营者都不具备。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中国社科院和世界银行的研究同时显示,中国的中等收入人群的规模已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23%。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等收入群体的占比达到40%。他们密切关注食物来自于哪里,是如何生长的。从消费端来看,他们构成了社区支持农业的消费主体,实际上消费人群并不是高端消费者,更多的是对健康饮食有特殊需求的家庭。

另外中国的社区和外国的社区在概念上不一样,外国的社区广泛地包括地区内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但是中国目前的社区仅仅指一个生活区,所以很多人在最初了解CSA的时候,就误以为应该是以小区为主拓展消费者群体,但反而发展起来很艰难。

“虽然问题多多,但是在中国乡村建设陷入困境的今天,社区支持农业不妨是一种尝试。”石嫣说。今年的11月,全球第六届CSA会议将在北京举行。石嫣作为国际社会农业联盟副主席,忙碌着做着会议的准备工作。“希望通过不断的交流,不断的完善,我们能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的农耕形式。”


文章出处:“乡村建设研究”公众号,原载于“中国周刊”公众号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rc=3×tamp=1529070757&ver=1&signature=ecY8fWhNV4z6ADnCn-I*gdOmEd6EVZ5nWajJIv9pLSR-fLPc0R-7shTh7GDb449pWcQeG2PpZSavpwN7gfuKJqQ59PKifHp0X3xDFs7q0Zx0WeZvXLpN1pKzultWQd*30YRQ1NnxIbve5yE1JyTSkQ==


相关产品 / Products More
  •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培养“一懂两爱人才(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这很让人感慨!因为,一方面这个能够在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贯彻中与农民群众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乡村建设这些年培养的深入三农工作的优秀人才恰逢其时地应该成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只要我们认真地培养“一懂两爱”人才,就难免在颟顸腐朽的旧教育体制之中遭遇“合规”困境,也势必受制于愈益西化的学科教条和学阀排异;这些被貌似科学的形式主义维持着的制式教育体系因内含复杂利益机制而依然冠冕堂皇地横亘着!如此,乡村振兴前路也仍然会荆棘丛生……1、青年志愿者支农下乡的时代背景2001年,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得到直接通知参加了由总书记召开的三农问题座谈会,会上我向总书记当面汇报三农问题,要求中央把农业政策导向改为三农政策导向。当时我是参加中央三农工作座谈会中,算是最人微言轻的,但也是说话最直白、最没有任何顾忌的。当我把农村形势之所以很严峻,导致三农问题越来越恶化这个涉及方针路线的重大问题和盘托出的时候,中央领导表态是非常积极的,当时总书记说:“我会负责任的把你反映的问题提交到政治局讨论”。后来中央全面接受了我们自九十年代以来一向强调的三农问题的概念,这是三农问题作为国家战略重中之重的背景。自2004年始,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的“一号文件”,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0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走进乡建北碚潘家恩(重庆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重庆 400044)“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与对话2019年为西南三省行,首站选择在重庆北碚这个近代乡村建设的集大成之地,可谓意味深长。乡村振兴在党的十九大上被提为新的国家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要讲好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溯历史,广泛存在于20世纪中国的百年乡村建设实践立足国情与乡土脉络,包括张謇、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在内的著名知识分子或实...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8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一方人造就一方水土周  立(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人是能动主体。一方人不仅被动地接受一方水土的滋养,还能主动地造就一方水土。此次“在乡村发现中国”西南行,去了三省市八地区,到处能听到一方人在一方乡村做事,最终造就一方水土的故事,到处能看到一群群有担当的人,在一方水土上不断耕耘,最终改变了乡村衰落面貌的景象。(一)西南三省市行程在第一站重庆的北碚和璧山,我们看到潘家恩等重庆乡村建设同仁,以极...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7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还种于民的乡土实践方  平(广西民族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万分荣幸,在2019年的盛夏,笔者能与许多良师益友一道,参与“在乡村发现中国”的主题调研。在丰富的行程中,逐渐理解了主题包含的两层含义:其一,研究的起点在乡村,其二,研究的目标是更深层次地理解中国。中国的乡村,孕育了重要的发展和变革动能。其丰富多元的经验素材,得到本土化研究学者一以贯之的青睐。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许许多多由现代化进程引发的回响。乡村的回响总是掷地有声,...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7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为了美好生活的大理的“风花雪月”王松良(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019年8月下旬的西南三省八县(区)“在乡村发现中国”“游学”之行,于同行是一个实现跨学科跨文化交流的尝试,于我是找寻生态学与经济学对话之旅。2010年11月间,在一起参加了海南儋州社区大学的挂牌仪式后,从海口到三亚沿途考察乡土人情的路上,大约被我们自己一天来的所看所思所说所感动,中国人民大学的周立兄和我说起他的一个想法,组织类似凤凰台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的跨...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7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反向奔跑——青年深耕乡土的理想与现实王茜(西南大学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重庆 400715)西南之行,于我们而言不仅是透过乡村用脚丈量日益崛起的中国内陆变革,更是深察古老中国历经激荡所裸露的褶皱。路途中,我们曾驻足“长江第一湾”,惊叹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与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构成的亿万年奇观。由于青藏高原抬升在西南形成巨大的横断山脉褶皱山系,改变了长江走向,使其自西向东奔腾入海,福泽千里,进而有诗云:“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孰不...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7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贵州湄潭农村改革中的产权固化与产业活化——以“四确五定促三变”为例李彦岩(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第三站调研地,我们“在乡村发现中国”一行人,来到了贵州湄潭。湄潭是探路中国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早在1987年,湄潭就成为了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它大胆提出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制度改革方式(简称“生不增死不减”),被写进了中发〔1993〕11号、〔2018〕36号,国发〔1995〕7号文件中,上升为国家层面的...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7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从海归视角看乡建与新移民张  聪(跨文传媒)2011年底,我辞掉工作20年的大学教职,携怀孕的妻子去美国游学。转眼7年过去,我们在美国添了三个年幼的孩子,也有了一些海外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国内的家人朋友,多以为我们从此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不会再回来。不过于我们自己而言,计划一直都很清楚:当初出国学习和工作,乃是为了今日更好地回到国内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若非孩子年幼、工作的牵绊让人无法一走了之,或许我们早已回国。经过1年多的预备,半年之...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7
    编者按语:诚如董其昌在《画旨》中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组(2019)至三省市八地区,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不拘一格,理性与感性交融,文白合一,逻辑分明,条理有序。学者们在聆听和思索“一方水土一方人”在当代中国的史诗式叙述的同时,梳理了以上地区的乡建历史、乡村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海归视角下的乡建、“风花雪月”的生活理想、青年返乡奔跑的独特风景及还种于民的活力驱动等内容。以调研报告的形式讲好乡土中国的发展故事,形成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和记录,推进学者、学问、学术论文间的融合互动。记录着乡村发展和乡建历史的衍化逻辑。他们的行知路既是学术论文写作内容的革新,更是传统期刊论文形式的创新,也是《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版内容多元化的换血式开篇。在此,不再赘述论文内容,详情待您细赏。西南乡村发展中的外部主体与地方社会狄金华(华中科技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4)(一)三年前,我与家恩兄在十堰的一座茶园里闲聊时谈起,我们是否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游学。起初的想法是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这些年轻的朋友在思想和学识上能够互相产生一些影响。家恩是一个执行力超强的人,他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周立教授一谈,发现周教授多年前也曾有过类似的计划,只是一直未能成行。于是周教授就成了我们这个“‘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团”的团长。家恩组织动员...
换一组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