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记住乡愁”和“新乡贤”等时代背景下,在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机构的支持下,当代中国乡村建设从2001年大学生支农下乡起步,至今已形成服务大学生(学生下乡,教育支农)、工友(工友互助,尊严劳动)、农民(农民合作,改善治理)、市民(农业生态,城乡融合)、学术研究(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和爱故乡(社会参与,文化复兴)的六大完整体系。通过坚持“人民生计为本、互助合作为纲、多元文化为根”的行动原则,深入基层提高小农的组织化程度,依靠丰富的民间力量降低社会治理成本,维护民生权益所赖之资源和环境,复兴乡土文化,为实现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艰苦奋斗。
作为这个乡建事业的一份子,我们这个团队的事业发展历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下乡(2003-2007)、进城(2007-至今)和回归(2012—至今)。2012年发起的全国“爱故乡计划”,作为这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乡”和“进城”为基础,成为新时期探索在地化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期努力的方向和有效实践的方式。我们从乡村出发,扎根城市,最后又回归到乡村中去,我们是这个事业的推动者,也是第一批学员。
下乡:办一所农民的学校(2003-2007)
在“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背景下,2003年,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河北定州翟城村创立,“三农”专家温铁军担任院长。这是21世纪第一所免费培训农民(农村发展带头人)的平民教育学校,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生态农业试验、生态建筑的研究与推广、翟城村社区综合可持续发展试验、与乡村建设相关的研究与出版等。其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自力更生的能力,是所有工作的核心。
学院原是翟城村的废弃中学,占地60亩,其中农地26亩。经过我们的维修建设,有食堂、宿舍、图书馆、教室、操场和农田等,设施相对齐全,成为办在村里的“大学”。学院的核心工作团队,主要由近20名大学生(本科或硕士学历,也有从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四个本地农民组成。我们一边做培训、研究,一边种地。“一个村庄、一所学校、一群青年”,是我们当时的写照。我们满怀理想到农村去,希望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农民合作、改善治理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市场中谈判的力量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进行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是有效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缓解“三农问题”的必要策略。
2004年4月18日,主题为“农村合作经济与乡村建设”的第一期全国农民合作组织培训班在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举办,拉开了推动全国性的乡村建设和农民组织化序幕。此后,农民合作组织试点在全国十多个省份展开。“改变自我,做家乡主人;团结起来,建设新乡村!”这是做农民培训的口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农民合作起来的奋斗目标。我们将全国农村合作社试验形成的基本经验总结为:文化建设,收效最高;联合购销,风险最小;资金互助,制度重要。
生态农业、环保农村
学院创建之初就认识到:农业既是农民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民生计的主要来源。正是那时,严重的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因此,恢复传统农耕、研发适用技术、推广有机农业是学院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5年,我们成立了生态农业工作室,一边种地,一边做技术研发,同时举办短期农业培训、夏令营、秋收体验等活动。同时,建立自己的农业实验室,实践了“猪-沼-菜-厕”四位一体模式,组织了翟城村生态农业示范户,开设了“乡土家园”农产品展销店。经过四年努力,通过种植、养殖和堆肥的合理配置,一个半封闭的、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小型生态循环系统初步形成,成为一个典型的生态校园。
我们面向全国发出“拒绝有毒农业,保护国人健康”的倡议书,呼吁不使用农药化肥,“每户留半亩保命田”。
生态建筑,协力造屋
2004年,台湾著名生态建筑师谢英俊先生来到学院,成立了乡村建筑工作室,试图建立区域性自主营建体系,推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本地工艺,合作换工”的理念,把现代建筑知识简单化、平民化,将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合作经济、合作互助理念结合起来,利用当地技术与资源,农民自己动手一起把自家的房子盖起来。
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是乡村建筑工作室在学院的第一个作品,后来又陆续兴建地球屋001、002号示范屋、生态礼堂。之后,又到全国各地“与村民共建”房子:2006-2007年去了河南兰考、安徽阜阳、北京小汤山等地推广兴建生态屋;2008年奔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参与灾后重建……这些生态建筑采用木结构或轻钢结构、草土墙体,有冬暖夏凉、抗震节能等效果。
进城:城与乡的牵手(2007-至今)
历经2005年底的“教授卖大米”事件、2006年的“河南购米包地小组”、2007年的准消费者合作社“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我们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光靠农民是不行的,还要让市民也参与进来。
2008年春天,在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创办了“小毛驴市民农园”。恰遇“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引发了全国的QQ开心农场热和轰轰烈烈的市民餐桌自救运动,致力于推动市民参与式生态农业、以国际流行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运营的小毛驴市民农园,2009年开始声名大噪,引发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小毛驴市民农园以“市民下乡、农业进城”为社会动员的口号,其CSA运营模式,核心是将农村资源要素重新定价,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推进农业三产化,构建新型有机农产品产销直供链条;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市民、农民、媒体、社团等多主体的优势,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农业产业,最终形成农民生产合作与市民消费合作的城乡互助合作平台,推动乡村建设。
农园占地230亩,原是荒弃的苗木基地,经过我们几年的奋斗,成为一片美丽的田园。回顾这十年,小毛驴市民农园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
市民农园的先行者
“城市里的农耕生活、北京人的放心菜园”,市民在“小毛驴”租种30平米的菜地,通过亲身农耕,体验到农民的艰辛、农业的不易,知道食物从哪里来,了解生态农产品的真实成本,也释放了城市工作的身心压力等。市民下乡也推动了乡村旅游,传承了农耕文化,振兴了农村经济,特别是促进了城乡人才流动,让传统农业越来越时尚化、科技化。
2009-2017年,9年来小毛驴累积为北京市近1000个市民家庭提供租地种菜服务,有机蔬菜总产量约100万斤。通过不定期组织亲子教育和农业节庆活动,成立 “市民委员会”,发展 “乡村生活市集”,农园成为一个非常融洽的“城市农业社区”。小毛驴还面向全社会输出“市民农园”运营模式,2016年更是和北京市农研中心一起参与制定了“北京市民农园建设标准与经营规范”。
中国CSA的摇篮
CSA倡导“本地生产、本地消费”“食在当地、食在当季”。从2009年开始,小毛驴把来自国际的CSA本土化,市民预付全年(半年)蔬菜费用、农场计划性生产并定期定量将当天采收的生鲜蔬菜配送到市民家庭,最终形成了“生鲜蔬菜宅配”商业模式,成为很多大资本投资的新兴行业。
2009-2016年, 8年来小毛驴累计为北京市2000多个市民家庭配送了200多万斤有机蔬菜,为食品安全作出了很大贡献。“您花的每一笔钱,都是在为您想要的世界投票”。发展CSA,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实业救国”!也是发展生态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
中国CSA的推广者
为了把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的模式向全国推广,促进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在地CSA,自2009年以来,小毛驴先后在北京、上海、福建福州、浙江丽水等组织了八届全国CSA大会,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000人参会,在全国孵化了约500多个CSA农场,并于2017年推动成立中国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搭建了全国性的CSA行业交流服务平台。特别是2015年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CSA大会,增进了海外同行对中国社会参与式生态农业的了解,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大众热衷生态文明、绿色创新的大势所趋。
从2010年开始,小毛驴市民农园推动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孵化和全国农夫市集的发展,并先后举办了十期全国CSA与自然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了约375位家庭农场主。我们还每月定期编辑《小毛驴市民农园CSA简报》《田间地头》刊物,承接多个都市农业研究课题,编印出版CSA书籍,诞生了一大批以小毛驴市民农园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博士论文,对CSA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有效的总结和理论提升。
新农人的“黄埔军校”
创园伊始,小毛驴就把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才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2008年,农园正式启动了“小毛驴市民农园CSA实习生项目”,每年招收约10名社会青年,在农场开展为期8个月(3月报到,11月答辩结业)的“耕读”实习,完成一个种植与配送周期。实习生除了集中学习乡村建设与生态农业理论培训外,更主要的是现场参与农场运营的各个环节,包括农业生产、景观建设、技术研发、产品营销、客户服务、农业传播、培训教育和农场经营管理等农业全产业链的体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智力资源,为他们成功返乡奠定了基础。
“小毛驴市民农园CSA实习生项目”起步较早,是国内首个比较系统的 CSA 人才培养计划。2008-2016年,共培养出110名新农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留在农业领域,成为全国各地发展CSA的带头人和返乡农业创业的重要力量。生态农业的发展、乡村的振兴,需要青年人亲力亲为,持续耕耘。
回归:爱故乡是情怀,更是力量(2012-至今)
城市化摧枯拉朽,“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新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日益衰败;与此同时,城市人乡愁泛起,渴望回到乡村去,“逆城市化”的趋势也开始愈加明显。2012年,应该属于现代性“乡愁”元年。
为什么要做爱故乡?一方面,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缓解“城市病”的主战场在农村,而不是城市;没有乡村的振兴,就不可能有城市人的美好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也认识到,这十多年的乡建,更多的是城里知识分子、是外来人的乡建,乡村本土力量的主体性及其自信,没有有效确立起来。另外,我们希望把推广CSA过程中累积的城市资源,向农村转移,支持乡村发展;同时,通过乡土文化挖掘,重新认识乡村价值,通过发现新乡贤,建立在地乡建的主导性力量。最终通过爱故乡平台,把城市与乡村连接起来,把市民与农民对接起来,实现城乡共建、融合发展。
(一)爱故乡的道路
要建设家乡,就要先了解家乡!2013年,我们首先启动了 “发现故乡之美”图文征集活动,鼓励人们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通过文学、摄影、书画、视频短片、音乐等形式,记录故乡的容颜、生活和人物,发现故乡之美,重新认识与定位乡土价值。这个活动共收到来自22个省的200多份乡土题材的作品,展示了一幅广阔悠远的乡村图景和情深意切的民间乡土记忆,其中《王坪文化》(村史)荣获特等奖。12月20日,我们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了“发现故乡之美”颁奖典礼,积极回应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爱故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这是爱故乡的文化建设。
爱故乡要以人为本。我们发现了故乡的美,记录了故乡的情,但这远远不够,关键还得有人去做事、去推动故乡的改变。为了寻找这些乡建典范人物,我们于2014年4月启动了“爱故乡年度人物” 征集评选活动,鼓励大家发现、挖掘自己身边的乡建榜样,并传播他们的故事。当年九月,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这样“爱故乡年度人物”就和中央的“新乡贤”的提法相呼应,形成很重要的社会影响。四年来,“爱故乡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共征集到172位候选人,最终评选出了63位爱故乡年度人物,分布在28个省,涵盖乡土博物馆、民艺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农业、社区建设等十个领域。这是爱故乡的人才建设。
“情归故里,共建家乡”。从2015年开始,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爱乡平台的孵化与运营”上,利用地缘、血缘、人缘关系,在各地成立爱乡会、爱故乡工作站(理事会制),把关心公共利益与家乡建设的本乡本土的在职或退休干部、教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农村发展带头人和返乡青年等爱乡群体组织起来,整合资源,群策群力,共同开展本地区的综合乡村建设工作。这种在地化的爱乡平台具有高效、精准、低成本等优势。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河南、福建、湖北、陕西等四个省级及近30个市县、村镇级爱故乡工作站、爱乡会,有些已经注册成为本地的社会组织,其中湖南安化大福爱乡协进会是村镇级爱乡平台的典范。“不做故乡陌生人”,爱故乡工作站,已经成为本地乡贤与返乡青年互动合作、老中青三代共同推进家乡建设的桥梁与中枢。这是爱故乡的组织建设。
向大地学习,向人民学习,向团队学习!四年来,爱故乡工作团队走过了二十多个省份、近百个村庄的约两百个项目点,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到东南丘陵、秦巴山脉,再到西北大漠,我们了解了中原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感受了关中地区气势磅礴的朝代更替,看到了西南地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下的生态可持续,以及华南地区的华侨接通历史与世界的窗口……这正是乡土中国生态资源多样性与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魅力所在,是人类最悠久的农耕文明得以传承下去的基础。我们探访的两百多位人物中,他们职业不同,但都在躬身亲为,以一颗朴实的心建设家乡。通过团队走访和学习,我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与乡土中国文化,了解了中国乡村与城市的现状,也看到了多姿多彩的在地乡建实践案例,我们思索着爱故乡的方向和乡村建设的道路。这,是爱故乡的思想建设。
“我们日夜思念的家乡/问你是否别来无恙”, 对故乡的情感,用音乐来表达是非常适合的一种形式。为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故乡主题的歌曲创作,抒发故乡情怀,推动人民文艺事业的发展,2016年,我们发起了“寻找故乡之歌”作品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595份,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他们的职业有农民,有诗人,有进城务工者,有公司职员等,尽管不是“正规军”,但他们的歌声接地气,有民间气息,是实实在在的劳动者发出的声音。
爱故乡,需要专业人才的专业服务能力。2017年,我们尝试依托累积五年的爱故乡民间智库(爱故乡年度人物)和十多年的乡建网络资源,发起成立了乡土博物馆、文学与文化、乡土书写等爱故乡专业小组,举办了乡土博物馆、乡土书写和爱乡平台等方面的爱故乡工作坊,为爱故乡各地实践者提供定向、专业的服务,助力爱故乡实践的深入、可持续发展。这些培训内容,来自民间,服务民间,通过汇聚民智,共同建设家乡!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乡土博物馆和乡土书写工作坊,分别与陕西旬阳县委、湖南汨罗市委联合举办,开启了爱故乡的官民互动新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
“留一半青春给故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自2012年“爱故乡计划”启动以来,高校大学生就开始以“爱故乡”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参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唤起青少年的故乡记忆、对乡村价值的认同与情感回馈,促进更多青年人走上归乡创业的道路,再造魅力新故乡!2017年,“青年爱故乡”全面启动。我们鼓励全国200多个高校支农社团与周边地区的爱乡平台合作互动,包括邀请爱乡会骨干或爱故乡年度人物走进高校宣讲;社团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爱乡会或爱故乡年度人物所在项目点开展力所能及的支农支教扶贫工作,具体包括:1.体验生态农业;2. 举办乡村文艺晚会;3.组织儿童夏令营;4.开展口述史,了解乡村发展的变迁;5.协助乡土博物馆的物件与档案资料整理;6.参与地方爱乡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7.发挥摄影、绘画、工艺等特长,做一些文史、活动记录与社区美化工作等等。“关注三农、塑造自我、建设新乡村”,通过爱故乡活动,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成为乡建的宣传队、生力军!
(二)爱故乡的理想
每年一次的全国爱故乡大会,是表彰爱故乡年度人物以弘扬善行义举、展示各地爱故乡行动风采以求共同进步的舞台。那么,爱故乡究竟是在宣扬一种怎样的理念和理想?
这个时代最难做的事情,莫过于节制人类的欲望。因此,生态的视角(人与自然)、人文的关怀(人与人)、在地的尺度(人与社区)、适度的需求(人与内心),正是爱故乡的核心价值观。
爱故乡的文化内涵是丰富的,她是男耕女织、诗书济世的“耕读文化”,是敬天爱人惜物的“传统文化”,是不忘“国有史、乡有志、村有祠、家有谱”的“家国文化”,是反哺桑梓、泽被乡里的“乡贤文化”,是敢为人先、爱国爱乡的“华侨文化”……这正是中国文化的根,也是爱故乡的生命力之所在。也只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融合和文化坚守,才有“文化中国”的民族复兴与国际影响力。
“从乡村出发,从世界回来”。爱故乡是在地的,也是国际的;在爱故乡的世界里,世界是小的,也是大的,是闭合的,也是开放、包容的;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有力量,每个人都能为家乡带来改变。爱故乡,是乡村土地、山川、河流和餐桌健康的守护者,也是乡土文化和乡村经济的守护者;爱故乡,正在成为城乡资源互动的平台,并为东西方文化融合架起一座友爱的桥梁,携手创造生态幸福家园!
爱故乡与乡村振兴
中国社会剧烈变革并深度调整的这十五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洗礼。面对中国城乡可持续发展这一巨大命题,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近十五年的探索,我们不但成长了自己,也动员了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无论是农民和市民、干部和群众、专家和大学生、媒体和企业家,现实和未来都告诉我们,在大自然的保护、乡村的振兴、城乡的融合以及人的幸福全面发展等方面,我们是共生体。
乡村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爱故乡,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我们迫切需要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训练“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商复合型人才,推动“政府、企业、民众”三位一体的地方乡建,践行低碳、环保、与农共生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有城乡人民美好的未来!
“重拾人心是基础、培育团队是关键、适合乡情是突破、细水长流是服务、扎根乡土是目标”,这是爱故乡伙伴在全国各地推动爱故乡行动的几点深刻体会。
发掘历史,传承文化,汇聚人心,共建家乡!为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让我们共同努力!
文章出处:“乡村建设研究”微信公众号,转自微信公众号“爱故乡行动”(此文根据作者在河北馆陶2017年11月11日-12日举办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与爱故乡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而成,已经作者审阅修改。)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LsU_FQKya3nlVaw1wEr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