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政策理论
产品类别: 政策理论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编者按: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经济波动下行及其内生的社会变化波诡云谲,全球危机的挑战如约而至。以史为鉴,方知初心何驻。70年前应对建国初期危机的经验过程——靠亿万农民承载大城市转嫁的危机代价而缓解恶性通胀,实现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对于当代复杂局面仍不无启示意义。从这里看去,第一代领导集体如何治理建国初期发生的赤字和通胀互相恶化的危机,以及如何扭转通胀压力下城市经济符合市场规律的“脱实向虚”,如何应对城乡二元结构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自觉抵制工业品下乡导致工业化难以推进的矛盾……对当今困境化解也有借鉴意义。而且进一步看,这一决定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初新政权的生死存亡的经验过程,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解殖为目的的民主革命亦具有普遍意义。

“乡村建设研究”今天推送温铁军教授团队新近发表的研究,与读者共同思考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主权货币的建立与经济危机的化解及其对当代的启示。文章原载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年7月,第10卷第4期,原标题为“土地改革与新中国主权货币的建立:建国初期‘去依附’体制下的反危机经验研究”。

本文亦为温铁军教授团队关于建国初期危机及其化解的最新研究成果的部分观点。关于这一问题的整体性分析,在温铁军教授团队即将出版的新著《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1949-1952)》中有详细论述。本书将于9月初上市,敬请期待!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董筱丹、温铁军等:《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1949-1952)》,东方出版社,2019年9月即出

作者简介: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刘亚慧、唐 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生;

董筱丹 ( 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 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土地改革与新中国主权货币的建立:建国初期“去依附”体制下的反危机经验研究

温铁军 刘亚慧 唐 溧 董筱丹

摘要:民国“黄金十年”经济高增长之际, 银元币制受西方国家纸币改革和美国白银法案的负面影响无法维持, 民国政府被迫进行外汇本位的纸币改革, 但也因此而必须依靠外部支持来维持币值稳定。民国后期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 直至谢幕。新中国被动继承这币改成本, 初期通胀严重;但通过土改, 仅用1年多时间就依靠国内的力量彻底治理了通胀。其中的关键机制是, 土改形成对占人口88%的农民的动员能力使得新政权能够获得绝对充裕的物资, 为打击投机和实施货币折实制度提供了基本保障;货币折实、抑制投机使人民币回归了价值载体的最基本职能, 政权与城乡劳动者相结合的“实物本位”和“劳动吸纳货币”的币制特征, 体现了人民币内含劳动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之币”的政治经济学属性。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大制度创新, 不仅显著区别于民国法币体系的外币本位和“投机吸纳货币”, 也与西方财富吸纳货币、资本剥夺劳动的币制具有本质区别。

关键词:国初通胀; 土地改革; 货币吸纳; 货币折实; “去依附”主权货币;

 

一、引言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于民国晚期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剧痛之中。这场通胀可溯至1929年那场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期间, 美国为摆脱危机而调整了国内的贵金属政策,但其巨大成本外部化转嫁导致了民国政府的贵金属本位无法维持,纸币化改革后长期陷于高通胀, 再度依赖“顶层设计”而把外汇作为本币依据的“金圆券”深改, 却最终导致了民国金融、财政和经济体系的全面溃败。

1949年以后,在遭遇西方封锁致经济基本面形势更加恶化的局面下, 按照现代金融学的常识,新政权仍不具备走出这场通胀危机的可能。事实上, 通胀形势确实一度恶化。

但令人关注的是,这场严重的恶性通胀却在不到一年内被彻底平复;更令人不解的是, 治理通胀中不仅财政赤字压力未减, 而且弥补赤字还得大量增发货币……历览古今中外, 在财政赤字压力下增发货币而仍能控制币值稳定的例子少之又少。而由财政危机引爆金融危机, 连带发生外贸巨额赤字或者外汇危机, 进而引发革命等事例, 则比比皆是!很少有执政者能在多重危机的连环爆发中全身而退!

学术界已有研究着重介绍了国初四次通胀的背景、过程和治理措施, 分别指出了政治稳定、折实制度、经济调控、土地改革等的重要作用, 但大多侧重单一主题历史资料的收益与汇总, 缺乏基于整全科学 (holistic science) 思想的兼具财政学、金融学和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文试图填补这一学术空白。

本文特别强调这一历史过程所发生的世界背景。根据世界系统论可知, 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当中, 中国作为一个非核心国家, 在经济危机时期几乎注定要受到其他国家的成本转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尽管中国国内正值政治整合深化和民族资本主义高增长时期, 但西方正处于1929—1933年大危机的深渊, 其摆脱危机的过程充满了对外成本转嫁的阴谋与阳谋, 而对于被转嫁成本的国家来说, 一次打击就可能是致命的。正如后人所见, 西方的这次成本转嫁, 中国人用了二十年时间以及一个朝代的更迭, 才彻底摆脱。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去依附”的典范, 也是发展经济学核心逻辑“储蓄 (S) =投资 (I) ”得以成立的孤证。我们曾经借助萨米尔·阿明的“依附理论” (dependence theory) 对新中国工业化初期彻底“去依附”条件下的危机应对做出过解释。本文重点构建土地改革与主权货币体系之间的逻辑相关性

深入研究民末国初通货膨胀从发生到化解的整全历史过程, 总结其中的机制性规律, 对于当前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化条件下制定货币政策, 从而有效应对外部成本转嫁和输入型危机, 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以下的结构安排:第二部分分析1929年“大萧条”向中国的传导路径、国内币制改革的背景、过程以及30—50年代金融危机的深化机制;第三部分分析新中国政权如何在上海打击金融投机, 并在全国城市通过储蓄、公债、工资“三折实”对人民币进行“做实”;第四部分分析新政权如何通过财政“做多”和土地改革两手作用, 彻底平抑物价, 确立了解殖、独立、自主的主权货币;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白银危机、法币危机与人民币危机:20世纪30—50年代恶性通胀的产生与延续

本部分首先分析导致民国发生恶性通胀的主要外部原因及其引发的“白银危机”, 其次分析民国政府推行外币本位的法币改革如何导致法币危机, 然后分析法币危机向人民币危机的延续与深化。

(一) 白银危机打断民国“黄金增长”

1929年西方大危机爆发。由于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基本上实行金本位, 危机之下金贵物贱, 这些国家的商品价格水平包括白银价格在1929年后急剧下降;又由于银价下降幅度大于商品价格下降幅度 (例如1929—1931年, 按黄金价值计算的国际市场上银价下降了40%, 而同期美国的批发价格指数只下降了26%) , 因此, 大危机发生的前两年, 中国不仅能靠不同币制规避西方经济危机向中国的传导, 还通过白银入超扩张了货币供给, 这才能持续私人资本为主的经济“黄金增长”。

但以上仅是昙花一现。1931年, 深陷危机中的英国、日本、印度为提振经济, 相继放弃金本位, 主动进行本币贬值, 仍然维持白银币制的中国随即货币升值, 国际收支急剧恶化, 国内白银本来就极度稀缺, 1932年又被迫输出白银735万两以对冲贸易赤字。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使中国雪上加霜, 中国货币兑美元从上一年的19美分上升到33美分, 出口进一步下降, 1933年出口仅及1930年的58%, 贸易赤字只能继续靠净出口金银等贵重金属来弥补。1932年以后, 随着通货减少, 中国输入型萧条开始初现端倪。

但这还只是序曲。使中国承受更大成本转嫁的是美国1934年开始实施以提高白银收购价格并提高白银储备为主要内容的《白银收购法案》 (简称“白银法案”) , 致使国际白银价格节节攀升, 到1935年春天, 国际银价已超过中国国内银价50%。由于出口白银每千元即可获利300—400元, 民国政府紧急征收的白银出口税和平衡税根本无法遏制白银外流, 自1934年4月至1935年11月, 中国的白银储备从约6.02亿元骤降至2.88亿元。9可见, 白银法案因政府直接出手操控贵金属市价和收储而极大破坏了中国的币制体系。

由于中国通货被当作商品大量出口, 结果当然是银贵物贱, 通缩严重!由于出口白银的毛利在30%—40%, 超过绝大多数实业经营的利润水平, 城乡资金价格飞速上涨, 1934年7月的市场利率为5%, 到9月的时候就上升到了12%。大量的工商企业倒闭, 仅1935年, 上海倒闭了1 065家工商企业, 全国银行倒闭或者停业20家, 当时中国最大的产业纺纱业开工量减少60%。危机传导到农村, 农产品价格1934年下降了6.9%, 1935年再下降3.7%。由于物价下降以及工业对农业原材料需求的减少, 加上当年发生灾荒, 1934年农业产出比1931年下降了46%。10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势所必然地发生并形成恶性循环, 如图1所示。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图1 美国白银法案对民国经济危机的传导机制 

注:中国在1932年开始发生白银大量外流后, 刚发展起来的实体产业迅速萧条, 而城市则发生私人资本析出实体产业进入投机部门, 导致投机泡沫泛起的情况。这样, 在国民经济数据上仍然表现为经济高增长。于是, 1927—1937年又被笼统地概括为民国“黄金经建十年”。

关于白银法案出台的原因, 大多数人认为此举是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为了获得西部产银州在国会和总统选举中的选票而为;也有分析认为, 美国当时需要走出大萧条, 收购白银并推高国际市场银价, 就控制了银本位大国如中国和墨西哥的经济命脉, 把这些国家的货币信用由白银转向美元;当中国的货币信用从白银变成美元之后, 要进口就只能买美国货, 相当于保护美国的工业复苏, 不仅可以挤占1934年以前靠以物易物贸易打入中国工业品市场的德国货份额, 也能借此增强纸币美元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 白银法案可以说是美国依靠向中国转嫁代价完成币制改革的后续, 民国经济骤然萧条则是美国转嫁代价的直接结果。

(二) 法币危机导致民国政权覆亡

白银危机发生后, 加收白银出口税、严厉打击白银走私等试图遏止白银外流的措施均告无效, 直至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被迫宣布放弃银本位, 实行外汇本位的法币制度, 国内的货币体系紊乱才告一段落。11虽然在当时及现在很多人看来, 这一币制改革是中国跃过金本位币制、一步进入纸币时代从而跟上“货币现代化主流趋势”的发端, 但从历史经验看, 由于此举建立的是一种依附型的货币体制, 是以英磅、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的“外围”货币, 因此币值稳定性决定于中心货币的支持程度。当二战后随着地缘关系改变, 来自中心货币的支持趋弱, 法币就被推向了恶性通货膨胀的不归路, 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

虽然, 历史地看, 中国当时在列强环伺之下, 国家主权尚且属于“半殖民地”性质, 那么, 在关乎国家主权的重要核心——货币领域, 也就很难建立完整的“货币主权”, 因此依附性的外汇本位币制似乎就成了纸币化改革一个摆脱不开的命题。与白银本身具有贵金属的商业信用, 从而白银币制具有政权和商业双重信用不同, 纸币天然信用残缺, 国家间的地缘关系就成为决定币缘选择的重要因素。当时, 美、英、日都希望本国货币能够成为民国政府的本位币。民国政府在法币改革中最终选择了绑定美元, 12客观上有“没收”日本将《马关条约》所得甲午战争赔款用在中国之投资 (总计4.77亿两白银) 的制度收益, 也有促使日本加快侵略占领中国的副作用:日本在中国推出法币制的同年进占华北, 并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诚然, 这对民国政府刚建立的币制体系具有釜底抽薪的破坏作用, 它导致抗战中民国政府对内财政开支和对外军火采购开支急剧增加, 维持法币稳定所需的外汇储备严重不足, 此外法币还受到日占区“伪币”的冲击。

在战争环境下币缘与地缘的相关性体现得格外明显。1935—1945年, 在英、美和后来苏联的支持下, 法币体系勉强维持稳定, 温和通胀;1945—1948年, 外部援助骤减, 国民党内部矛盾爆发, 同时国内战争导致财政赤字巨大的压力仍然客观存在, 法币币值狂泄且愈演愈烈。1948年8月, 在美国支持下, 民国政府启动金圆券改革, 同时对市场物资限价限购, 但11月即宣告失败, 物价愈发不可控。从货币发行量来看, 流通纸币阶段性攀升的特点明显:从1937年1月的13亿元扩张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的5 567亿元, 8年时间增加了420多倍;到1948年8月21日为6 636 946亿元;131948年年底货币发行量达到245 589 990亿元。14通货膨胀也具有阶段性特征:以1936/1937年为基期, 1945年6月上涨到2 133倍, 1948年8月币制改革前是725万倍, 解放前夕是31 667万倍。100元法币的购买力, 1937年是两头牛, 1941年是一头猪, 1943年是一只鸡, 1946年是一个鸡蛋, 1949年5月是0.245%粒大米!

在这样的形势下, 别说普通升斗小民的生活日益艰难, 就连上层建筑的核心——军队都不愿意打仗, 因为军饷发到手就是一堆废纸!因此可以说, 国民党政权是先亡于金融和财政, 后亡于军事。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城山智子:《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货架与世界经济》

(三) 人民币逆境问世“继承”危机

1949—1950年的共产党, 尽管在地面战场上连连大捷, 但在货币战场上却同时面临四重压力挑战。

第一, 从贵金属储备来看, 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几乎带走了国库全部的黄金储备。

第二, 从财政收入侧看, 由于连年战争及自然灾害, 1949年粮食总产量比战前最高产量减少25%, 棉花产量减少48%, 油料产量减少60%以上。全国牲畜比战前减少1/3, 主要农具减少30%。不仅物资匮乏造成税基薄弱, 而且由于铁路、公路、航运等基础设施受到破坏, 全国干支线铁路仅26 878公里 (包括台湾省的913.7公里) , 运输不便加剧了区域性短缺, 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 从财政支出侧看, 新政权延续了民国时期的上层建筑, 对愿意服从的旧军队和旧政府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 军政人员数量剧增, 要靠财政养活;另一方面, 国内战争仍在进行, 1949年仅直接用于部队的军费支出高达财政总支出的60%;再加上铁路修补、轮船交通企业投资、国营事业周转金等费用, 当年的财政总支出是财政总收入的2.9倍。

第四, 从层级结构看, 财政支出的压力主要集中在中央, 而不是地方。解放战争后期, 过去由各解放区提供供给的野战军离开了各自的根据地, 进入新解放区的野战军无法像过去那样得到根据地的直接物资补给;中央和地方收支脱节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收入的大头是公粮, 都掌握在地方手里, 其他税收也有一大半由地方掌控。“近水楼台先得月, (地方) 自己可以先用, 中央拿不到。”中央只好用发行货币来支撑部队。

综上, 与国民党尚有一定的金银储备和实体资产 (后来作为官僚资本被没收为新中国的国家资本) 作为货币发行基础相比, 人民币问世之初不仅是“负资本”基础, 而且是支出收入比将近3∶1的深度负债。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任何现代经济, 资本原始积累都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何况是最核心的货币经济?新政权在几乎没有任何现代产业资本为基础的条件下发行货币, 一步跨入铸币税阶段, 当然会遭遇巨大的制度成本!其所引发的结果是不到一年就发生了四次严重的通胀危机, 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 全国先后发生4次物价暴涨, 一年多的时间里物价指数上涨了160多倍。每次都是从大城市开始, 然后波及各地, 一些地方数月间物价即上涨几十倍。这一局面用“人民币深度危机”来形容绝不为过。

具体情况如图2、图3所示。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图2 1949—1950年四次物价涨风情况 

资料来源: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52) 》,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年, 第442页;贺水金:《试论建国初期的通货膨胀及其成功治理》, 《史林》2008年第4期。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图3 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全国批发物价指数 (1948年12月=100)

资料来源:龚建文:《建国初期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经验》,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

如何破此近乎无解之局?20世纪有很多关于发展中国家“解殖”的讨论, 但对殖民地经济基础上如何实现萨米尔·阿明揭示的“去依附”理论却很少涉及。因此, 下文关于应对国初危机的完整分析, 有助于理解中国当时在发展水平相当于非洲的情况下, 如何通过土地革命恢复传统小农经济, 从而在化解民国“依附型”币制深改造成的长期通胀危机的同时, 建立了“去依附”的主权货币体系。


三、用实物物资抑制商品投机:上海“多空大战”与全国城市“三折实”

关于新中国“人民币保卫战”, 包括“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折实储蓄、折实公债等, 已有诸多文献。本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 在经济危机时期, 金融和实业部门的选择往往是收缩性的, 银行惜贷, 实业紧缩投资;政府如果顺周期调控则属“做空”, 逆周期调控则是“做多”;经营者如果顺周期操作则往往追求“现金为王”而“做虚”, 逆周期操作则是“做实”。总体来看, 国初政府治理通胀的主要思路有两个:一是“做多”, 二是“做实”。这两个思路在通胀最严重的上海以及全国城市都有鲜明的体现。

(一) 上海“多空大战”

1.上海“多空”决策:疏散外迁还是“必须维持”?

中共决策层曾经围绕要不要保上海有过不同的意见, 最终决定对上海的政策取向是“做多”, 而不能“做空”。

上海是民国时期中国私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方, 也是货币最为集中的地方。民国后期, 法币一半以上是由上海发出, 各地的新发行货币又大部分迅速流回上海, 上海物价涨幅远高于全国均幅。从1937年6月起到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 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约47万倍, 同期上海物价上涨约571万倍。从1948年8月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 金圆券的发行量又增加了30万倍 (其中1949年前5个月增加了1万倍) , 上海物价上涨达644万倍。合计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的12年, 上海物价共上涨约36万亿倍;如按粮食价格计算, 则上涨约47.6万亿倍。

通胀肆虐下上海工商业陷入瘫痪状态, 全市发电量从20万千瓦减至7万千瓦左右, 工业生产开工率仅为正常时期的20%左右;同时物资也很匮乏,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时, 接管的粮食只够全市半个月的消费, 煤只够1周的消费, 私营纱厂的存棉仅能维持1个月的生产, 其他各种生产原料和消费资料, 存底亦很枯薄。

1949年夏天, 邓小平奉命西征, 从上海到北京向中央做工作汇报, 反映上海形势严峻:“煤粮两荒。接收旧人员十五万人, 工厂原料缺, 运输贵, 开厂难, 学校多, 税收少, 开支大, 被迫大发行。农村全部以物易物, 或光洋市场。”为此, 邓小平提出厂校及人员疏散, 向各解放区求援。

但毛泽东和陈云却不同意外迁疏散。陈云指出,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东方的金融中心, 上海站不住, 全国经济稳不住。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维持上海, 统筹全局。不轻议迁移, 不轻议裁员。……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吃。……自愿和可能迁移的工厂、学校, 必须精密筹划, 到新地后能够维持下去, 并有前途, 否则不要迁移。”

就微观来看, 在战争和危机影响下的上海工业陷于停滞, 确实很难依靠自身力量走出当时的困境;要救济上海, 对于本已困难的财政来说确实是个包袱。但从工业化这个长远使命出发, 则上海是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上海轻纺工业占上海工业产值的74%, 上海纺织厂纱锭229万占全国的40%, 贸易额占全国的一半。上海的纺织厂的纱锭如果停转, 不仅将严重影响上海的经济, 而且会严重影响全国经济。”因此, 毛泽东指示“必须维持”, 也就是要求面对上海的困难, 不能听任其继续恶化, 必须逆周期“做多”和“做实”。

2.货币领域的“淮海战役”:通过“做实”支撑“做多”

中共当时手里有三大武器:人民币、枪、解放区。但由于新问世的人民币基本上属于政权信用所派生的产物, 对应的实物资产实际为负 (财政支大于收) , 市场上对贵金属的接受度更高, 因此上海新发行的约20亿元人民币只是浮在市面上, 实际发挥货币本位作用的仍然是银元, 并且银元本身也成了投机对象。

面对市场投机,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政府应通过“平准”操作将市场调控到正常区间。但前提是政府手中要有足够的实物储备, 否则那些抛售的物资只能成为对投机者的低价补贴, 进而加剧市场波动。

但短期内这个前提不具备。因此, 用非常规手段来扭转人民币弱势, 似乎就成了一个必然选择。在陈毅、饶漱石、邓小平、刘伯承等的主持下, 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查封了证券交易所大楼, 逮捕了一批投机分子, 同时公布《华东金银和外币管理办法》, 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和私相买卖, 或以金银、外币计价。人民银行开始挂牌收兑金银外币。6月14日起, 银行举办折实储蓄存款。

这些强硬措施强制性地确立了人民币作为国家主权货币的唯一合法通货地位, 同时把上海货币战的主战场有效集中到了实物领域。正如陈云所说, “人心乱不乱, 在城市中心是粮食, 在农村主要靠纱布”;“我掌握多少, 即是控制市场力量的大小”。而打物资战, 毫无疑问是在长期的政党建设中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中国共产党的长项。

因为“农村包围城市”这种国际公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夺权战略之成为优势, 恰在于当年占人口88%的农民一旦恢复传统的小农经济就几乎没有行政和社会成本, 而且对使其获得土地的革命政党有不计代价的支持力。

上海的这场物资战史称“米棉之战”, 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中共既然强调“新民主主义”战略, 强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则最终还是要按照市场原则来应对投机:一方面按照市场行情不断调整牌价, 配合投机商抬高行情, 把投机资金吸引到米棉上来, 避免战线分散;另一方面, 则以最大的动员能力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物资, 其规模达到了当时运力的极限:从7月份一直到11月, 所调集的粮食不下50亿斤, 5倍于淮海战役的规模;国营中纺公司掌握的棉纱和棉布达到全国产量的一半。当按照时价, 中央掌握的物资已经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相当时, 中央指挥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 集中抛售, 同时配合税收征收、紧缩银根等多种手段。33虽然起初投机商仍然大量扒进平价、低价货物, 甚至不惜举债买货, 但从当天起物价不仅稳定, 而且稳中有降, 大大出乎投机商的意料。在政府连续抛售10天后, 物价下跌达30%—40%。米棉之战以人民币完胜结束, 尽管货币仍然增发, 但币值信用得到了强化。

当然, 上海可以被“做多”也在于中国幅员辽阔, 有着广大的内陆纵深, 各地物资可以不计成本地集中来力挺上海。这是中国相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比较优势。诚然, 客观上, 这种依靠全国支援上海的决策, 远远超出了地方的决策能力, 只有中央的毛泽东和陈云等人才能做出。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在河北石家庄由农民参与研制的多用耘锄(1956年),资料来源:《劳动人民》(1950—2010),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二) 城市“三折实”:建立按实物价值折算的货币运作体系

为避免人民币“浮在市面上沉不下去”, 新政权借鉴抗战时期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边区发行和管理货币的经验, 先后推行了折实储蓄、折实公债、折实工资等多种制度, 努力让人民币在更多领域走进基层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这些制度创新有一个统一的特点, 即不以人民币的固定票面价值作为收付依据, 收和付都是以实物购买力为标准进行转换。这可以称为“浮动式”的实物联系币制。其巧妙之处在于, 既用实物的购买力来支撑人民币信用, 又不采用限价等币值与物资的固定锚定方式, 给增发人民币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货币贬值导致的损失仍用货币增发来弥补, 并不增加额外的财政负担。显然这是一个既能增加货币信用又不致使其他群体利益受损的“帕累托改进”。

1.折实储蓄:从“米棉金融化”到“金融米棉化”

折实储蓄就是储户存、取款均按牌价折成若干“折实单位”计算, “折实单位”价格上升而出现的币值差额由银行 (国家) 补贴。34折实储蓄是针对人们重物轻币心理开办的。这种储蓄方式在1948年由华北银行试办过。1949年4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定期储蓄存款暂行章程》, 规定开办整存整付、零存整付、整存零付、存本付息四种折实储蓄;一个“标准实物单位”为面粉1斤、玉米面 (或小米) 1斤、布1尺三种货物价格之和, 其价格以当地报纸公布之物价为准, 并按存取款前5日平均物价计算。

由于折实对应的物资以白米、白面、白布为主, 所以有的地方又把折实储蓄通俗地叫作“存三白”。

由于物价上涨时折实储蓄存入与支取的牌价有很大差距, 为防止商人投机, 在举办初期, 规定活期及定期1个月以下的折实储蓄只限于职工、教师等人, 3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不限对象。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一百分

折实储蓄随着通胀压力缓解而退出舞台。从1950年3月开始全国物价逐渐向下滑落, 并日趋稳定, 天津于1950年7月1日停办折实存款业务, 到1950年年底, 全国停办折实存款业务。

如果说, 之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粮食、棉布、棉纱等被金融裹挟, 即“米棉金融化”, 那么, 折实储蓄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 即“金融米棉化”。这对今天走出金融脱实向虚、不服务于实体产业的困境, 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折实公债:应民族资本家主动要求而发行

发行公债早在建国前就开始酝酿了。从第一次计划到第二次落实发行时隔仅5个月, 公债发行规模却增加为原计划的5倍。

为了稳定金融物价, 解决财政困难, 1949年7—8月, 陈云主持拟定了第一次公债发行计划。这次公债发行规模为2 400亿元, 占当时财政赤字的大约1/4, 占拟下乡收购物资的货币的2/3左右。

虽然这次公债也拟用折实办法, 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对当时发行公债尚有异议, 中央决定推迟发行。

但公债发行第二次提上日程则是民族资本家的主动要求。

其背景是:11月25日中共在各大城市统一抛售物资, 当天物价开始回落;3天之后, 中共就开始应各方要求讨论发行公债, 并且由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亲自主持会议。也许是物价下降连带打掉了私人资本投机牟利的空间, 于是, 民族资本家们要求政府发行公债, 作为一个财富保值手段。

第一期公债自1950年1月5日发行。公债之募集及还本付息, 均以实物计算标准, 其单位定名为“分”。每分以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之大米 (天津为小米) 6斤、面粉1.5斤、白细布4尺、煤炭16斤之平均批发价的加权平均计算。其权重为:上海45%, 天津20%, 汉口、广州、重庆各10%, 西安5%。40依当时物价计算, 每分公债之值约等于12 000元人民币。第一期公债计划发行1亿分即12 000亿元。规定公债不得用以代替货币流通, 不得向银行抵押, 不得用于投机买卖。

“为什么选择这四种而不是其他实物呢?因为这些都是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必需品, 在物价上涨过程中一般都会领涨且比其他实物涨幅高。以这四种实物来计价, 最有利于保护债券持有人利益。至于这四种实物的数量配比则基于以下三方面:一是抗战前的一块银元能买到这四种实物的配比数量, 二是市场成交数量之比, 三是人民需要的比例, 即一个人用了16斤煤, 同时也需要四尺布。”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十分

公债总额2亿分, 于1950年内分期发行, 第一期1亿分在1—3月间发行。经各地努力推销, 到5月初一期公债基本认缴完成。

从1950年4月份起, 全国物价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这是中国12年来物价史上的转折点。公债原定发行两期, 鉴于下半年财经状况好转, 此外一期公债发行带来了一定的银根紧缩, 部分私营工商业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政府适时停发了二期公债。

3.折实工资:在城市确立“劳动吸纳货币”的人民币币制内涵

与折实储蓄、折实公债相比, 折实工资涉及的货币量最大, 和日常生活最密切。

这一办法私营、公营企业都广泛采取, 基本覆盖900万军队和行政人员以及400多万旧职 (国民党) 人员。折实标准多种多样, 有时候为计算简单就都折成小米。1952年前后的工资改革所确定的标准是:每个“工资分”含粮0.8斤、白布0.2尺、食油0.05斤、盐0.02斤、煤2斤。实物的数量全国一致, 而实物的具体品种各地有别。

由于折实工资的1/3与公粮的实物征收直接对应, “实收实发”, 不以货币为中间媒介, 极大地压缩了民生物资经由市场交易而被投机炒作的空间。因此, 一方面, 以“工资分”为计算单位, 是物价波动情况下稳定职工生活的重要有效措施;另一方面, 一份劳动对应一份工资, 对应着一份实物物资, 杜绝了社会游资通过投机抬高物价、变相剥夺劳动者收入的时弊, 有效地将货币流动的渠道由“投机吸纳货币”转变为“劳动吸纳货币”, 从而彰显了“劳动本位”而非“财富本位”的人民币币制内涵。

总体来看, 折实储蓄、折实公债和折实工资分别对应着银行、财政和实业单位三个系统, 涵盖了城市市民收支的主要领域, 意味着政府对城市通胀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可以通行全国的标准化做法。在农业税实粮征收和劳动者折实工资之间建立直接对应关系, 极大缩小了社会游资冲击各个交易环节导致物价上涨的风险敞口;折实储蓄的实施, 自法币改革以来第一次使得持有货币的财富效应由负变正, 对回流社会多余资金具有重要作用;同理, 折实公债也起到了减轻财政压力、回笼货币、抑制通胀的作用。

据此可知, 这些通过“去货币化”应对恶性通胀的措施, 实质上抑制了“资本异化”。金融领域不忘初心地坚持“群众路线”, 则是建立国家金融资本的信用基础。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总产值达483.9亿元,比1949年增长48.5%。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图为农民交售公粮,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河南辉县,1975年)。


四、财政增支+农村土改才能“以多做多”

在城市实行折实制度, 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是“实物锚”足够大, 要有足够的物资保证货币的购买力随时兑现, 民众才能对折实制度形成稳定预期。这是“锚”能发挥稳定作用的关键。本文强调土改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土改的制度红利与逆周期做多的财政政策相结合, 在农村激发出了巨大能量, 短期内就实现了“以多做多”的目标, 使延续了十多年的恶性通胀被彻底遏制。

陈云曾说:“农民发动起来了, 农村的经济阵地就可以展开, 人民币就可以占领市场。”大多数研究从微观层面强调土改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劳动积极性等, 本文重点从宏观层面分析土改和其他政策相结合产生制度红利的过程。

(一) 主权货币增发转化为财政做多, 逆周期调控改善基础经济环境

今人看到的建国史, 大多淡去了建国初期复杂的抉择过程和试错过程。

早在1949年4月, 董必武、薄一波曾提出, 因为物价上涨压力大, 新政权不能增发货币。这个观点显然是有道理的, 因为当时的财政赤字早就超出了政府债务率的红线, 确实不具备增发货币的基础。然而, 陈云主张增发货币。他认为, 长期来看, 随着共产党在全国夺取政权和各地生产恢复, 新政府在经济运行中是能够占据主动地位的, 那么, 就不必担心暂时的增发货币会导致形势失控。中央最终采纳了陈云“做多”的观点, 当年财政支出达到财政收入的2.9倍, 部分也是用增发货币对接收过来的国有资本和上层建筑“做多”的结果。

如果从狭义的货币金融学视角看, 在贵金属或者外汇作为货币发行依据的条件下, 增发人民币只能使其信用摊薄, 因此增发属于“做空”。但如果从“大金融”的视角看, 货币是中共最大的对冲赤字的手段, 在政权大局未定之时压缩财政支出, 显然会自缚手脚, 不利于新政权站稳脚跟;而增发货币如果运用得当, 则可促进生产的恢复, 有利于夯实经济基础, 使人民币对应的实体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因此, 增发是“做多”, 减发才是“做空”。

从下文可以看到, 土地革命巨大潜力的释放、国家资本的接管与运营, 都需要政府使用“看得见的手”来操作, 而货币是这只“看得见的手”当中近乎唯一可用的武器。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一分

同为增发货币, 人民币增发与民国时期的法币增发具有本质不同。法币是依附货币, 信用维系在美元外汇储备上, 随着外汇储备减少, 法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则法币在市场上的购买力下降, 遂有发行出去的货币大部分又回流到上海, 涌入实物投机领域, 政府财政之手的调控作用亦被摊薄的情况。而人民币是主权货币, 具备通过制度创新自我赋信的基础条件, 自我赋信即为自我赋权, 使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有实在的力量。从第一次国债发行计划来看, 全年拟发行的9 300亿人民币中, 有3 500亿即将近40%最终落实为积极财政政策。

可见, 人民币和法币相比的一大优势是依靠土地革命形成了“去依附”的国家政权, 从而拥有了“去依附”的国家资本和货币体系, 没有外部势力介入和国内财团干预侵蚀货币主权, 货币可以与国民财富建立直接的对应关系, 体现了货币主权的完整性。因此, “以多做多”的财政调控手段才高度有效。

土地革命使新政权获得了放手发动农村的条件, 将增发货币形成的货币流疏导到农村, 极大地减轻了城市的通货膨胀压力, 在货币领域再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战略。从下文可见, 土改和货币增发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以多做多”:在土地革命对农村、农民进行了全面发动的基础上, 通过增发货币, 将更多劳动力和资金要素注入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 激励农业生产3年实现了46%的增长;通过恢复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基础设施, 将农村征收和采购来的农产品迅速集运到大城市周边, 才能形成对商品投机者的绝对力量优势, 并使各种折实制度成为可能;搞活国营工商企业, 将城市工业产品带到农村市场回笼货币, 才能够渐次地推进“货币下乡”并“沉淀在乡”, 使农村成为巨大的货币蓄水池。

(二) 通过土改动员有组织地投入劳动力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产出

新中国成立之初, 物质条件非常有限, 能让农业短期增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大规模动员劳动力近乎不计劳动报酬地投入农田水利建设。

以劳动投入为主的水利工程的实施, 则以土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动员程度为基础。

据统计, 1949—1952年, 全国农林水利投资总额为10.3万亿元, 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3.14%, 其中大部分用于兴修水利工程;水利建设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中排第二位, 仅次于交通通讯设施建设投资。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除投资外, 政府还组织人民解放军32万人和2 000万人民群众直接参加水利建设。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将水利设施修建与“以工代赈”结合起来, 既完成了工程量, 又有效防止了灾民流落和向城市聚集。据不完全统计, 1950—1952年这3年中, 全国以工代赈的人数分别为12.39万人、5.96万、8.51万人。501950年用于救济灾民的粮食共计15.32余万斤, 其中, 水利工赈粮和灾民运输的运价粮约占救济总粮的37%。

3年中, 全国4.2万公里的江河堤防的绝大部分获得了整修和加固。全国各地施工计划受益万亩以上的大型水利工程达107项, 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建设达208万处, 共可扩大灌溉面积3 240余万亩, 当年受益2 400余万亩。

3年中, 全国耕地面积从14.68亿亩增加到16.19亿亩, 增加1.51亿亩;仅粮食、棉花、油料3种作物共增加播种面积2.75亿亩。全国施肥面积增加15%, 总施肥量约增加30%。水利建设毫无疑问是一个重要因素。

据当时粗略估计, 由于兴修水利, 防止水灾和增加灌溉面积而增产的粮食当以数百万吨计。

(三) 通过土改以较低成本维持了农村较高的剩余输出率

土改后的新中国与历代开国的最大不同, 在于刻意地“只均田, 不免赋”, 53而且还相对“重赋”。因为建国初期城市工商业尚未恢复, 国家财政开支和政权巩固相当大程度上依赖农村。“1950年的收入概算中, 公粮收入仍占第一位, 占全部收入的41.1%”。

如何低成本地收取重赋, 就成为关键问题。历史上看, 农民税负水平在“什一税”以下时能比较容易地被接受, 20%则显然属于高税负。对于新中国来说, 如果不是土地革命战争形成的广泛动员, 以及土改对过去地主占有土地的重新分配, 被路径依赖地继续强化且“意识形态化”, 则一个新政权不可能如此低成本地就让农民承受了如此沉重的负担。

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 老解放区负担高于新解放区。1950年公粮收入平均占农民“总收入的19%强”, 而老解放区则“占农业总收入的21%”。

第二, 土改后农民的负担水平有所提高。在抗日战争中, 各解放区农民的公粮负担一般约为人均32斤米, 有的地区还要低些, 人均18—19斤;1948年, 人均负担公粮40斤米左右;1949年为56斤多, 占当年农业总产量的18.2%。抗日战争时期, 农民负担除公粮外, 只有一些村款, 并无其他附加;而1949年, 各省、县都有附加, 几经统一削减, 仍有省附加5%—15%, 农民总负担平均已到58—64斤细粮, 占当年农业总产量的20.6%—22.7%, 此外还有通过盐税、关税、战勤负担等方式从农村提取的剩余。56此外, 1949、1950年通过货币发行、整理公债等方式解决的财政赤字总计375亿斤小米, 1949年底全国总人口5.4亿余人, 平均每人为70斤小米, 如果将农村的这部分损失计入, 则农民的总体负担率可能达到40%以上。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背面

第三, 解放区征粮难度相对较小。1949年底至1950年初, 中财委组织从全国各地征粮打击城市投机。在较晚解放的西南地区, 尽管总量上征粮任务不多, 为4亿斤, 但由于既未经土地革命又没有基层组织建设, 征粮中大量无粮户沦为流寇, 或是抢粮来上交, 或者阻挠征粮 (这也是建国后西南匪患严重的一个客观原因) 。同属于新解放区的华东地区和中南地区也同样出现了因“征粮”引发的“匪乱”。如1950年的头两个月, 匪患基本平息的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地, 随着饥荒的出现, “匪乱”重新活跃起来, 较普遍地进行暴动抢粮、反对征粮及破坏仓库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 1950年1月至3月, 中南地区“匪特”袭击地方政府和抢劫粮仓达150多次。这些“匪乱”在性质上已不似刚解放时的军事“匪乱”, 而是有大量的普通群众参与, 口号则是“反征粮”和“开仓济贫”、“想吃饭找仓库”。1950年3月, 中南局在给广西省委的电报中明确指出:“广西匪情严重与农民缺粮、缺种有直接关系, 不适当解决农民最急切的粮食问题, 要剿灭广西匪患是不可能的。”

而东北地区, 征粮任务10亿斤, 但由于较早解放和推动土改,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公营商业和合作社, 征粮比较平和, 成为城市粮食的主要来源地。“当时, 对物价影响最大的粮食, 主要从已经完成土改的东北老解放区调来”。可见, 不同地区的征粮难易程度不同,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革命的“制度收益”。

第四, 通过广泛发动底层群众的土改运动, 新政权还彻底地完成了一件历朝历代都难以完成的任务——清查土地。在查田定产中, 1951年查出了6 000多万亩黑田, 使计税产量增加200亿斤以上, 按20%的平均税率算可增收农业税40亿斤。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清华大学学生参加体力劳动(1958年)。资料来源:《革命年代》(1949—1978),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四) 货币下乡沉淀, 农村成为增发货币的吸纳场

新政权大规模集中农村农副产品打击城市通胀, 其实是一石二鸟:一方面有效遏制了城市的投机和通胀;另一方面促进了人民币下乡, 有效降低了货币集中在城市的压力。

据调查, 1950年3月以前, 在新解放区农民还很少使用人民币, 老解放区农村的流通量也很有限, 人民币即使到了农村也很快回流城市。但随着城乡物资交流的展开以及农产品收购价的提高, 货币向农村的投放量增加, 同时货币在农村的沉淀比例增加。比如, 东北合作社1949年采购与推销总值91 900余亿元东北币, 占国家在东北贸易额的40%, 相当于东北人民需要量的14%;1950年第一季度东北合作社的购销总值是97 700亿元 (1元人民币约合9.5元东北币) 。中南区从1950年4月至5月12日在全区各省收购棉花、菜油、桐油、麻油, 约有550亿元人民币流入农村。华东贸易部门1950年4月至6月在收购茶、蚕时, 即投下人民币5 000亿元左右。中南区1950年全区土产输出总值达1.8亿美元。另据统计, 1950年农副产品采购额为80万亿元, 1952年增加到129.73万亿元, 货币投放量增长了62.16%。

小农经济对工业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极低, 使下乡货币相当一部分沉淀为“在乡货币”。1951年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使农民收入增加了19.5万亿元, 但只有47% (9.2万亿元) 转化为工业品需求的增量;1952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增加了27.7万亿元, 转化为工业品需求增量的仍然只有9.7万亿元, 收入弹性下降到34.3%。

农民持有大量现金, 主要还是在传统农村经济部门内部流通。新中国成立初期, 为了迅速恢复农村经济, 在各大区制定并经中央批准的发展农村经济政策中, 都允许土地买卖和出租自由、借贷自由、雇工自由和贸易自由。这些经济行为的发生需要大量货币。比如, 当时中共山西省忻县地委对143个村的42 215户进行调查, 发现已有19.5%的户出卖了土地, 共卖出土地39 912亩。据对湘鄂赣3省10个乡的调查统计, 1953年3省有65户卖出土地103.13亩, 81户买入土地126.83亩;而1952年仅有10户卖出土地17.02亩, 9户卖出土地14.52亩。土地租佃方面, 1953年出租土地比1952年增加3.07%, 出租户数增加19.13%。68另据当时对全国21个省14 334万户农家的调查, 从土改结束到1953年底, 我国农村贫雇农由占总农户的57.1%下降为29%, 中农由35.8%上升为62.2%, 富农则由3.6%下降为2.1%。69显然这些过程都要伴随着大量的货币周转, 客观上使得一定比例的货币滞留在乡村。

到1952年底, 据人民银行总行估算, 农民由于储蓄防灾、购置牲口和买进土地等习惯, 持有的人民币已达11万亿元, 约占当时人民币流通总量的40.4%。

可见, 农村像海绵一样吸纳了大量货币, 也像减压阀一样有效降低了全社会的通胀压力。农村货币“蓄水池”极大减缓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从而使社会有效货币供应量极大缩小, 这也是全国物价走向稳定的重要因素。

五、总结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总结如下。

(一) 民国“依附性”币制改革的教训及对当前的启示

民国转向现代化纸币信用的金融改革与当代金融“深改”类似, 都是应对输入型危机的产物。其实, 远在改成法币之前16世纪中叶开始的白银本位时代, 明清政府就遭到国内白银余缺受国际白银供给波动的困扰了。法币的推行, 不仅改变了中国自明朝以来的白银币制, 也使中国越过金本位而直接演进到纸币时代。沉痛教训至今仍值得记取。

第一, 外汇为锚的局限性。

外汇本位币制对于币缘“外围”国家, 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替外围国家节约了构建货币信用的成本, 但也加剧了该国货币体系波动的风险。对于一个经济体量大的国家来说, 它还带来了另一重悖论:一国只有获得足够的外汇储备, 才能满足其国内经济增长和要素货币化的需求, 否则将导致货币供给短缺和信用不足;但想要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就要有足够出口乃至大量的进口, 这不仅意味着对“中心”国家让渡铸币税, 还意味着对外依存度提高, 外需、外汇等风险敞口增加。战争中的民国饱受外汇不足之苦, 时下之中国则面临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风险。

第二, 依附地位的制约性。

半殖民地条件之下的民国政府受“依附理论”给定的规律约束。当时无论选择何种外汇本位, 对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列强来说, 都意味着一个超大型国家的铸币税收益将被一家独占, 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势力均衡格局将被改变, 势必引起本国相关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

更重要的是, 一旦陷入依附地位, 则进退维谷。维持依附关系要长期支付成本, “去依附”则要短期内支付极高的成本, 以摆脱原来制度的路径依赖。如此看, 新中国初期的恶性通胀, 客观上是民国依附体制之成本的延续;而新中国要“去依附”, 用什么来支付成本?只能继续依靠新中国政权建立的基础——农村地权和土地革命, 只能继续对农民进行革命动员, 并继续维持对农民较高的剩余剥夺率。要在主权独立的条件下彻底治理通胀, 建立主权货币信用体系, 只能让农村剩余与国家资本相结合, 形成构建主权货币的经济基础。从历史视角看, “中心”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条件下, “去依附”是一个需要不断支付成本来维持主权独立性的历史过程。在当代金融资本全球深化中, 已经在产业资本上“去依附”的国家也会对金融资本霸权“再依附”。

第三, 微观调控的不可控性。

私人资本在长期高通胀之中一般都会“脱实向虚”, 将资金从实体经济析出转向投机炒作。民国年间, 据对平津200家以上的行庄调查, 96.6%以上的资金都是从事间接或直接投机的, 投入生产的资金只占1.7%—3.4%。这种情况下, 只掌握有限外汇、贵金属和实物并且尚未完成政治整合的中央政府, 不可能有力地逆周期调节市场投机行为, 政府抛售压价反而成了对投机商的巨额补贴, 就连官方资本都以各种方式进入投机市场, 腐败横行, 最终搞垮了整个信用体系。

总之, 民国政府以外汇储备作为发行货币的依据, 虽然在当时有不得已之因素, 但其罔顾本国国情而照搬西方制度推行币制“深改”, 最终付出了政权败亡的惨重代价。

温铁军等:土地改革与货币主权:建国初期的“去依附”与反危机 | 新书预告

1957年河南济源农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荒山。资料来源:《革命年代》(1949—1978),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二) 新中国建立“去依附”主权货币体系的经验及对当前的启示

第一, 中华历史传统是新中国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制度体系的深厚历史基础。

人民币能够相对顺畅下乡, 而在城市则只能“浮在上面”, 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理论界公认, 纸币要有“重锚”才能维持币值稳定, 但某种程度上这只是西方商业社会在放弃直接使用金银作为货币后才形成的经验, 而中国早在宋代就已经发行了纸币“交子”, 明代发行纸币“大明宝钞”, 二者虽然与实物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但民众并没有强烈的兑换要求, 因为大一统的国家政权提供了强大的信用保障。农村接受信用货币一个重要的基础社会环境是大国小农安土重迁, 追求“在地化”的人口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 因此, 东方农耕社会中市场交易所使用的价值符号不必像商业社会为主的西方那样, 必要采用贵金属等国际通用的货币手段作为交易媒介, 西方国家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大危机条件下放弃金本位;东方中国的信用货币不仅可以是国家赋信的纸币体系, 也可以是地方化的甚至社区化的 (如后来的工分制) 。因此, 人民币可以伴随工业品顺畅下乡。农村老百姓一手卖粮食得到人民币, 另一手能拿着人民币买来工业品, 就表明这张纸币是有信用的, 老百姓就能接受。而工商业资本集聚并带动人口集聚所形成的城市, 在东西方都是高度同质的, 所以城市对于既没有商业信用也没有强大政治信用的人民币并不接受。

可见, 中国长期是大一统国家政权, 与欧洲长期邦国林立、分裂割据不同, 二者形成货币制度的基础条件有天壤之别。中国具有依托政权信用“做多”的比较制度优势, 这一优势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大一统治理中形成的。新中国初期的经验表明, 在近代民族国家竞争中可以通过强化这一优势来建立主权货币体系, 成为加强本国政治主权的有力工具。

第二, 土改后的农村成为人民币的强大后盾和重要吸纳场, 是人民币跳出发展陷阱、通胀陷阱的重要保障。

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旦跌入类似的“发展陷阱”就难以自拔, 但土改后的乡土中国可以为国家战略性目标做出重大牺牲。只有在暴力革命形成的强权政治充分发动和依靠农民的条件下, 此类在农村由分散小农生产出来的物资才能被官方商业机构成规模地集中起来。土改后的中国, 政府以革命的名义给4亿多农民以自然村为产权边界来政治性地均分土地, 一方面在客观上使中国的“三农” (农民、农村和农业) 对高风险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去依附”, 进而为全国整体上的金融秩序恢复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以至于毛泽东在城市的金融斗争中反复强调土改的政治性和经济性功能, 反复强调胜利的保障在于土改!但另一方面, 也由此形成了严重的制度“路径依赖”, 此后历次经济软着陆, 大都以“三农”作为载体。

其实, 推行土改时, 执政党号召愿意回乡土改分地的人都回归乡里, 使城镇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0.64%, 就意味着大幅度缩小了风险敞口;“九个农村人给一个城里人搞饭吃”也意味着城市风险是总体可控的。国际比较来看, 相当多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拉美) 的城市化率在80%以上, 城乡人口比例和中国相比几乎倒置, 在长期高通胀面前几乎束手无策。

由此可以认为, 土改重塑了国家和乡土小农的关系, 改变了传统农业社会“山高皇帝远”“皇权不下县”的状况, 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国家政权下沉到每个自然村, 在国家政权与农民财产之间建立了互相依靠、互相支持的结构性关联, 并通过继续革命的意识形态动员不断予以强化:农民分到的土地财产需要国家来保障, 国家政权稳定需要农民提供物资支持。一旦这种结构性关联确立, 则本来因财政赤字被动增发货币, 从而陷入财政和金融双重危机的执政党就相当于拥有了“三农”这个广阔的战略纵深, 不仅农村的自然资源可以直接用纸币来购买, 农民投入劳动所形成的农副产品等劳动剩余也可以直接用纸币购买, 既吸纳了增发货币, 又充实了国家资本, 成为进一步盘活其他国家资本的基础。像这样用土改形成的国家政治动员能力和政权信用, 来撬动农村实质性要素投入形成农业增产, 从而“用宏观意义上的要素替代”实现了萨米尔·阿明所强调的“去依附”的发展。这个实践经验对于普遍深陷于资本稀缺而找不到替代机制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是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

第三, “劳动吸纳货币”内涵是人民币持续“去依附”的重要制度保障。

还需要注意的是, 新中国初期, 通过折实、土改等重大制度变迁, 人民币确立了劳动本位 (劳动吸纳货币) 的币制内涵。城市实行的折实工资, 实质上是允许城市平民用其劳动所得来等比例地吸纳货币增发, 对冲掉货币贬值导致的损失;在农村, 货币发行和实物物资直接对应, 实质也是用农民的劳动所得来吸纳货币, 因为农副产品当然是农民劳动和一定资源环境相结合的结晶。新政权通过国营商业机构或合作社采购农副产品, 依据采购数量多少投放货币, 并且抑制私商加价, 体现出“劳动吸纳货币”的币制内涵, 即依据劳动产品的多少来进行相应的货币投放。这一“劳动吸纳货币”机制, 使得广大民众的劳动成为“实物锚”背后的“劳动锚”, 中国十二年来第一次彻底结束了通胀肆虐的局面。当数以千亿、万亿的缺乏实物对应的空头货币被几亿劳动者的劳动投入所均等分摊, 新发行的货币不再集中涌入实物投机领域, 就从制度上改变了社会投机追求保值的土壤, 同时摆脱了外汇本位币制下货币发行对于外汇储备的依赖, 使货币发行改由本国内部劳动投入和产出等因素内生性决定。货币劳动化、金融米棉化是人民币持续维护独立主权货币地位的重要制度内涵。

“劳动吸纳货币”也使人民币成为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国家财富本位的货币体系。现代货币问世以来, 即以贵金属保有量或者财富保有量作为发行依据, 这其实是“财富吸纳货币”, 进而演化为“资本雇佣劳动”、异化为“投机吸纳货币”, 并在21世纪金融资本全球化下呈现出普遍性的“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从这个角度看, “人民币”名符其实是“人民的币”, 是用货币来表达、传递广大人民群众劳动价值的制度体系, 是对土改动员农村、保障小农土地财产权益、从而维持“去依附”货币主权和政治主权的深化和延续。


相关产品 / Products More
  • 发布时间: 2021 - 09 - 21
    2021年9月8日,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信阳内置金融村社之家、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征求意见稿)》线上座谈会”,来自四川、浙江、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广东、辽宁8省和重庆市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积极参与,充分发表意见。9月12日,活跃在三农界的5家公益组织和研究机构联合起来,支持乡村基层共同发声,期望持续起到连接政府部门与基层的纽带作用。五家发起单位汇总整理了座谈会前后征集的所有意见,形成了一篇意见报告和一份条目修改建议附录并呈报财政部。本篇是意见报告。报告揭示了当前政府赋码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乡村多样化的集体经济性质的合作社、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存在的矛盾,以事实说明前者在大部分村庄并未运营,形同虚设;后者在多年农村改革实践中形成了较成熟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财务处理方法,可作为制定财务制度的参考。报告提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根本在组织,组织问题不清晰,财务制度就立基不牢。报告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尚未出台,作为下位法的财务制度法律依据不足。对于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两个法人是否要事务分离和账务分设,是否要坚持“村财乡管”,是否要限制村集体筹融资渠道,报告列举了不同意见,建议制度规定要从实际出发,具备兼容性、可操作性,留有发展空间,方便落地执行。报告还对如何解决各地发展差异大影响...
  •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8
    专家名片:温铁军:著名“三农”专家,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乡村振兴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海口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曾长期在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原农业部、原国务院体改办等单位从事政策研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中国以举国体制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目标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赋予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地的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是与中国新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的不同于资本主义一般生产方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一、共同富裕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必须具有高于经济理性的政治理性和国家综合安全理性,坚持高质量发展及共同富裕的正确政治方向。凡是追求现代化并被纳入全球化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不可能像先发国家那样对外转嫁成本,大都会落入制度成本大于制度收益造成的...
  •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7
    编者按:2月23日,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共同举行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活动在重庆日报新媒体矩阵平台“乡村振兴大讲堂”开讲,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为题,进行了观点独特、角度新颖的讲解,150万人线上观看了讲座。我们摘录重点内容,以飨读者。此外,我们还采访了国内部分专家,剖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有效路径和实施方法。将三农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强调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指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这就凸显出三农工作是面对全球化挑战所必须的“练好内功”,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建在2月22日新闻发布会中提到,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影响,一度有3000多万农民工留乡或二次返乡,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农村发挥了重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在未来不确定的全球化挑战和叠加风险中,三农对国家整体 安全的意义更加显化。在国家综合安全中,首先要强调的是粮食总量安全。除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更要强化农民和市民相结合的粮食安全责任,要在贯彻“省长米袋子”的责任到位进程中,构建起“在地化”的能够分担粮食生产风险和合理收益的城乡互助体系。其次要...
  • 发布时间: 2021 - 02 - 01
    01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议: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将部分扶贫政策整合优化为乡村振兴支持政策;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衔接2021年将是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确保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平稳过渡、有序衔接的关键之年。通过精准脱贫攻坚战,我国已实现了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对已脱贫地区而言,脱贫摘帽后乡村内部发展的差异性仍然存在,要全面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是我国高质量稳定脱贫的重要路径,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2021年,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采取以下几方面重要措施:一是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注重帮扶政策的延续性,因地制宜设立巩固脱贫过渡期,构建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注重将脱贫攻坚阶段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针对贫困户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帮扶政策转变为针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常态化扶持政策,拓展政策普惠性。二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加强对已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注重将脱贫攻坚期间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结合各地发展新阶段的实际需要,将部分扶贫政策整合优化为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三是高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衔接。推进攻坚工作体系向乡村...
  • 发布时间: 2021 - 01 - 07
    编者按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一周年之际,川渝两地该如何高质量唱好“双城记”,进一步掀起合作发展新高潮?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  温铁军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乡村振兴中心主任。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战略调整的产物。成渝两地的工业化原本是外面“飞来”的。”  “成渝两地具有南下“纵向整合”中南半岛、进一步战略前出到南亚次大陆东缘、撑住海上丝绸之路软肋的独特的区位经济优势。”  “成渝两地要推进纵向整合而不是横向整合,发挥各自的工业优势,做到错位布局和差异化发展。”  “成渝两地要以城乡融合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借鉴浙江各地包括安吉活化乡村资源产权交易的经验,运用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改革创新中,实现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化。”  “成渝地区尤其要对现代农业产业在内的“绿色产业”做结构调整,以“绿色生产方式”作为农业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实现城乡生态化融合体系的营建。”  “要建立地市政府与...
  • 发布时间: 2020 - 12 - 30
    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这其实主要是一个城镇化的专题。一、城乡融合发展战略:不是城市化或者简单的城镇化我们首先清理一下概念。大家知道前面这个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我们是在新时代,把过去的城市化发展、城镇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等,最终演化成了城乡融合发展这个概念。在10月29号发布的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即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的文件中,更多强调的是“城乡融合”,而不是以前的老的比较体现发展主义的概念,就是讲“城市化”,或者简单地讲“城镇化”。其实这些概念每一个对应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差异甚至是比较本质性的。大家知道,“城市化”对应的英文概念叫做urbanization。那“镇”,就是我们提出的“城镇化”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变成英文,就很可能被人认为是 Chinglish(中式英文)。那我们怎么翻译“城镇化”呢?城镇化当然不是城市化。“城镇化”可以字对字地,用所谓信译翻译成townization或townshipnization。它就不是一个urbanization的概念,因为urban主要指的是城市,城市另外一个概念叫city,纯粹指的是“市区”的概念。所以当我们讲城乡融合发展的时候,就应该说,它既不是过去的那个城市化——urbanization,也不是过去的城镇化——townization,而是一个叫做urban rural integratio...
  • 发布时间: 2020 - 12 - 18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贫困状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当前,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亟须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此,可以加强对农村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让农村低收入群体普遍受益。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提高农村生产要素报酬。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获得应有报酬,让农民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进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畅通劳动力社会性流动渠道,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利。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是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前提。实现产业兴旺,需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下乡,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让农民共享乡村产业发展成果,...
  • 发布时间: 2020 - 11 - 19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 厅(局、委) : 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发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我部拟定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 试行) 》,现予以印发。请各地参照本示范章程, 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或完善其章程。农业农村部2020年11月4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 行)本示范章程中的〔〕内文字部分为选择性内容,内文字部分为解释性内容,或……部分为补充性内容。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年月日成员大会通过。〔年月日成员大会修订通过。〕)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规范集体资产管理,维护本社和全体成员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本社实际,制定本章程。第二条本社名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经济(股份经济)合作社。本社法定代表人:【注:理事长姓名】。本社住所:。第三条本社以维护集体成员权益、实现共同富裕为宗旨,坚持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享收益的原则。第四条本社集体资产包括:(一)本社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二...
  • 发布时间: 2020 - 11 - 12
    为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求,畅通资本、人才、服务下乡通道,推进“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现就我省大力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措施。一、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1.鼓励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扶贫工作队员自愿长期扎根基层。对驻村满三年且所在村新增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于全省行政村前30%的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扶贫工作队员,符合条件的,派出单位一般应当给予晋升职务职级或进一步使用。从驻镇村第三年起,享受就医绿色通道政策。2.允许主要从事科技创新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下乡领办、创办、兴办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可以知识产权、资金等要素入股、参股,获取股份收益。离岗创办企业申请应经所在单位批准,期限不超过3年,期满后创办企业尚未实现盈利的可申请延长1次,延长期限不超过3年。为集体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人员,3年期满后返回原单位的,根据岗位空缺情况和人岗相适原则安排工作岗位,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3.支持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符合条件的退休下乡人员实行“清单管理”。对下乡连续工作5年以上且为所在村集体收入年均贡献达60万元以上的,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由所在行政村授予“荣誉村民”称号,并奖励一套乡村人才公寓。市县和乡镇党委、...
  • 发布时间: 2020 - 10 - 18
    9月17日,温铁军教授在全球大学南南大讲堂讲述了“两个大循环的故事”,国仁乡建B站同步直播。温老师认为,国际国内两个大循环都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影响而客观发生的演化过程。没有理论上的对错,只有过程中的成本、收益与策略,我们需要讲好这个中国故事。讲座由国仁乡建社会企联盟理事长严晓辉博士主持,以下是文字实录,已经讲者修订。两个大循环的故事主持人【严晓辉】:今天晚上温老师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两个大循环的故事”。老子说“周行不怠”。周行是道,是大道,所以循环是世界运行的根本。万物的运行,都脱离不了这个循环,也停不下来”。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大循环,它并不是一个什么新的事物,也不是什么创新的说法,只不过是事物运行的基础规律。一般来说,越是基础的,越是在底层发生作用的这些规律,我们越是习以为常,越是感受不到,意识不到。但其实这些都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在经济领域,最近热议的国内国外两个大循环也是如此。也得遵循道所给定的规律。因为它太根本,我们平常不拿出来讨论。只是到了今天,在各种危机和压力底下,重新强调了这个说法,并且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含义。其实内循环的说法,现在对它的强调本身,首先揭示了过去几十年我们以外循环为主,一心向外看,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经济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们以低廉的国内的劳动力价格,以很多人12小时的工作,包括996的方式,牺牲国家的生态资源环境,同时大量地...
  • 发布时间: 2020 - 09 - 26
    关于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20〕13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人居环境、农村供水、村内道路、文化体育等村庄建设项目量大面广,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相对简单,建设内容较为单一。对于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小型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优化审批程序,简化报批内容,改进审批方式,有利于提高审批实效,节省报批成本,加快项目推进实施,有利于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尽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现就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提出以下意见:一、把握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基本原则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要坚持规划引领、统筹谋划,守好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确定村庄建设项目布局,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务实管用、便捷高效,结合不同地区和领域实际,出台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解决各方面反映突出的难点堵点;坚持依法依规、循序渐进,在法治框架下探索完善优化审批流程和审批内容,并为推进相关政策法规修订积累经验;坚持各方协同、创新模式,通过部门间信息联通和业务协作,构建适应新时代特点的新型审批服务体系。二、明确简易审批适用范围根据《政府投资条例》,具有审批权限的地方投资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围绕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以及农村供排水、村内道路、...
  • 发布时间: 2020 - 09 - 19
    引言:2016年乡建院协作树林召镇党委政府的乡村振兴实践,经过深度融合,“一个体系、两个平台、三个突破、四个升级”的乡村振兴架构初见成效。2020年8月16日—17日,由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乡建院联合主办“达拉特旗乡村振兴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文是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农村改革”项目首席专家徐祥临教授在这次研讨会上的发言。徐教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分享了他在树林召镇的学习感受,并提出4点宝贵建议。大家下午好,这是我从去年到现在第三次来到树林召镇,这次我谈一点感想。第一点:搞乡村振兴,要学好中央的顶层设计在达拉特旗旗委、旗政府领导下,树林召镇党委政府在乡建院协助下,做的这项改革是完全符合中央对于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有些研究者,包括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不太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中央在2018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中有个讲话,有一句话特别重要,中央是这样讲的:“党中央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各地要解决好落地问题,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要搞乡村振兴,大家首先要学好党中央对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我这里给各位同志们,推荐三篇文章:第一篇是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讲话;第二篇是十九大闭幕的那年,2017年12月28号,中央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这篇讲话尤其重要;第三篇就是刚才说的2018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
  • 发布时间: 2020 - 09 - 19
    引言:2016年乡建院协作树林召镇党委政府的乡村振兴实践,经过深度融合,“一个体系、两个平台、三个突破、四个升级”的乡村振兴架构初见成效。2020年8月16日—17日,由达拉特旗人民政府、乡建院联合主办“达拉特旗乡村振兴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文是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在这次研讨会上的发言。温教授在树林召镇的学习中,产生了对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5点体会,值得诸位乡建人细细品味。今天的分享李昌平给的题目是让我们谈来树林召镇的学习体会,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些这两天的学习体会。1.做任何一件事情,要认真搞清楚再做先说第一点,第一个学习印象,是从咱们树林召镇的张栋梁书记那儿学到,他不仅把树林召镇的整个过程讲的很详细,条分缕析的,而且有一点是让我非常有感触的,就是为了把这项改革推进下去,他们这个镇的党委政府班子把所有的相关法律和文件政策都学了,并且是梳理出来,针对他们在操作这项改革过程中间可能遇到的法律障碍、政策障碍,都一一对应的去做了研究和解释,所以每一个改动的背后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政策分析工作。因此,我提醒在座来自各地的干部,这是重要经验,如果我们事先没有把相关的政策、法律等等研究清楚,没把它吃透,只说这事儿应该这么做,那应该的事情太多了……▲联合社章程讨论会上午有个年轻的朋友递材料给我,讲对土地问题如何合理解决的建议,其实说合理与否,当然大家可以各有见解,但你要想让你提出的这个分析能够得到实际...
  • 发布时间: 2020 - 09 - 11
    编者按 本文为2020年8月27日,由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联合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等机构举办的“第四届国仁乡村振兴论坛——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工作专题研讨会”上,著名三农问题专家、国仁乡建社会企业联盟总顾问温铁军带来的专题讲座文字整理稿。大家好,其实我今天要讲的东西都是跟大家学的。来了战旗以后,首先跟陈锦部长(成都市郫都区组织部副部长陈锦)学了大家开座谈会(指8月26日下午“郫都区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研讨会”)讨论的一些问题,跟何院长(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执行院长何玉建)学了唐昌怎么能够变成一个大公园,跟高书记(战旗村党支部书记高德敏)学了现在战旗村作为一个集体经济怎么能把租吃得多多的,怎么能让租值最大化。01什么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就是收租经济刚在会议室跟大家讨论昨天会议(“郫都区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研讨会”)的要点,我通过昨天大家的讨论,将学到的东西归纳为一条:今天中央提倡搞集体经济,很多人不知道集体经济是干什么的,我告诉大家今天的集体经济主要不是搞生产,而是学会吃租。我今天早上跟大家说,你们想想过去在农业社会,地主是干什么的?是吃租的。除了收租他还干什么?地主至少是掌握了他这块土地上的生产情况,也就是信息,佃农能生产多少,哪些佃农适合种哪些地,应该给他配牲口,还是配农具等等,这些在传统农业管理上的管理责任是地主的。那再进一步,地主当时收租收的是实物租,打下...
  • 发布时间: 2020 - 07 - 15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从2017年开始,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历时3年,于2019年底基本完成全国清产核资工作。近日,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问: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是怎么安排部署的?全国农村集体家底有多少?  答:农村集体资产是亿万农民长期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  2017年以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抓组织保障。以国务院名义召开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推进会议,中央和地方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6.7亿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抓制度建设。会同财政部等8个部门研究制定清产核资办法和报表体系,为各地部署工作提供制度规范。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三是抓督导指导。明确各阶段时间表路线图,连续两年将这项工作列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督查重点,督促各地抓好工作质量。四是抓宣传培训。农业农村部共举办两次新闻发布会,开展25期专题轮训;各地采取进村入户宣讲、给农民一封信、播放宣传片等方式使政策家喻户晓。  截至2019年底,全国拥有农村集体...
  •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3
    从近代史上看,1840年到1900年,中国从贸易盈余、财政盈余逐渐转变成贸易赤字到财政赤字,是导致清王朝的解体的内因。在列强分割控制的压力下,中国早期民族工商业不可能外向积累,只能加剧对三农的剥夺,其中主要是在外地主把地租货币化、用于城镇工商业的投资,引入金融资本恶化了对分散小农的剥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遂有毛泽东发动的农民革命。因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遵从苏联理论体系,认为只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工业化大生产之后,才有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共产党才能发动无产阶级革命。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本土共产党人面对的恰是私人资本对三农的超强剥夺,农民革命势必爆发。上井冈山之后,毛泽东在山区剩余过少,不足养军的现实矛盾面前放弃激进的土地革命转而实行“斗土豪筹粮饷”,他的土地政策是与时俱进的“在地化”转变,因此虽然被中央批为右倾,但却支撑了弱小的革命军在井冈山立足。后来大量白区知识分子领导来到苏区搞左倾教条化,经济上照搬苏联制度,破坏了赣南苏区的经济,迫使红军去打外线。共产党是红色割据,地方实力派则是灰色割据,真正的白色区域是中央军;打外线的结果是把灰色缓冲区打掉,演变成红军和白军直接对抗。加之打外线就得扩红,就需要财政,没有财政来源就得增发货币,这就把苏区金融基础破坏了。所以,根据地先败于经济,后败于军事。这个时期可对比的是闽西傅柏翠的土改坚持了“平均地权、地方自治”的改良政策,即使红军退出了闽...
  • 发布时间: 2020 - 06 - 06
    每当中国面临重大危机,乡村都是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如同这次疫情危机,只有乡村可以最低成本实现对疫情的群防群控。5月15日,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以“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为主题进行线上直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温铁军深入分析了当前疫情扩散之下发生的“全球化危机”的客观规律,提出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  最近西方世界对中国抗疫过程有怀疑和批评,因为批评和质疑太过强烈,反而把中国真实的抗疫经验掩盖了。  中国为什么能够有效地防止疫情?在防疫战斗的过程中,最低成本的防疫战场是乡土中国。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大约有60%左右的人口是农村人口,跨省进城打工人员占外出人口的大约60%。也就是说,大疫期间(恰值春节),打工者回乡居多,初算3亿左右的打工者中有1.6亿人是出省的,还有1.2亿人留在本省;几亿人流动使乡村变成了防疫工作的主战场。一个现实情况是,中国农村缺医少药,在村医生很少、卫生所几乎没有;在防疫资源聊胜于无的情况下,竟让疫情止步于村野。  曾经有个朋友看到这个讲座题目之后问我,可以说大疫起于村野吗?我回答说应该是大疫止于村野,虽然农村抗疫能力是最弱的,但是农村发生的疫情程度...
  • 发布时间: 2020 - 06 - 05
    第二章 自然人第五十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家庭承包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五十六条 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第九十六条 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第九十七条 有独立经费的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机关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第九十八条 机关法人被撤销的,法人终止,其民事权利和义务由继任的机关法人享有和承担;没有继任的机关法人的,由作出撤销决定的机关法人享有和承担。第九十九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条 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法律、行政法规对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零一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未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法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第二百六十条&#...
  •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2
    编者按“三农问题”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三农问题”则是伴随1990年代激进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挑战,进入新世纪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2001年以来的“当代新乡村建设”,即为缓解“三农”困境的多种尝试之一。过去二十年来,秉承“维护民生、促进联合、提倡多元”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个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先导的、社会各个阶层自觉参与的、与基层农民及乡土文化结合的实践性的社会改良试验,已经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从新农村建设、记住乡愁到乡村振兴,从食品安全、文化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到国家安全,二十年来,乡建人的时代担当从没有停息;从乡村建设、城乡互助到国际交流,从社会公益到社会企业,从人才培养、农民合作、工友服务、生态农业(CSA)、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建设研究到乡村综合发展,二十年来,乡建人的社会探索从没有止步。为了记录新时代乡建历史,铭记这大地上的行动故事,传播乡建精神与经验,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近期我们将陆续推出新时代乡建二十年(2001-2020)系列专题文章,欢迎关注、参与!大家好,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乡建的实践过程中间理论联系实际所形成的理论创新。这也跟我进入六十岁以后到七十岁之间不断的带领团队一起开展各种课题研究所形成的这些创新性成果的归纳总结有关。我想把它归纳为五个方面的观点。同时在这五个方面开展研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全的。但是,希望大家注意在我说观点之前先说一下我...
  • 发布时间: 2020 - 05 - 05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做法。近期,部组织编写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现予以印发。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工作。今后,部将不定期向各地推荐成功案例,请你们组织市县积极探索创新,并及时总结报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0年4月23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第一部分 总体情况优质生态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做法作为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生态产品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特征,其价值实现的路径主要有三种:市场路径,主要表现为通过市...
  • 发布时间: 2020 - 05 - 01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郑州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各族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寄语,希望大家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在平凡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关心,必将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同时对广大青少年树立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产生深远影响。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就一项教育内容专门发文,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
  • 发布时间: 2020 - 04 - 25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作出具体规划,提出了五大支持政策和四大保障措施。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小编为您详细解读了此规划的要点。家庭农场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建设统一建设全国家庭农场名录数据库,不断完善数据库设施条件,逐步完善经营人员、经营规模、经营品种、示范评定等基础信息,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家庭农场名录信息采集、典型监测、发展分析体系。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家庭农场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建设小农户急需的通田到地末级灌溉渠道、机耕生产道路等设施,加快建设一批土地集中连片、基础设施完备的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自建或联合建设集中育秧、仓储、烘干、晾晒、保鲜库、冷链运输、农机棚库、畜禽养殖等农业设施。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做好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等服务工作。家庭农场能力提升支持家庭农场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开展产地初加工和主食加工,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提升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引导家庭农场领办或加入农民合作社,积极与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与销地农批市场、大型商超合作模式,保障生产与销售渠道高效对接。加强现代化新技术、新理念在家庭农场生产全过程的应用,鼓励家庭农场发展设...
  • 发布时间: 2020 - 04 - 16
    城口县地处重庆最北端。走进城口,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山大、沟深、坡陡。我先后两次到城口调研,2018年去城口时就感到,这里的自然条件不适合搞规模化农业,要脱贫摘帽必须在贯彻“两山”理念上创新,推进“生态资本深化”的改革。  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我一直在研究空间生态资源开发和生态资本深化问题。城口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在于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包围而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这个交通不便的贫困县,各级干部生态化转型意识清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明确,早已发展起县域生态经济。由此,西南大学与城口联合建立了深改试验区。  发展转型,首先要思想转变。面对脱贫攻坚这个党向人民郑重承诺的政治责任,城口县坚定不移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发动干部群众打好生态牌,算好生态账,走好生态路,依靠生态富。  几年来,城口在“三变”改革中盘活农村空间生态资源,不论依托公司带动,还是村集体引领,在生态资源开发中都强调群众参与村域空间生态资源定价,通过重构乡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制度创新来实现资源资本化内生的“益贫性”,这也利于各地在探索生产发展型、资源开发型、项目带动型等多种模式的生态经济发展中实现了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君不见,一批“大巴山森林人家”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打通了特色农产品出山的高速...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29
    这是一次典型的因全球产业链断裂而发生的全球化危机  早在2月17号我做一个连线的公开讲座的时候就强调说:这是一次典型的因全球产业链断裂而发生的全球化危机!首先是因为疫情会阻断全球产业布局所依赖的产业链分工。大家都知道全球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全球产业资本根据利润导向来形成产业的不同环节在全球的分布,跨国公司获取全球产业链的收益,却没有支付风险成本;那么,风险不断累积会因为任何一个偶然因素造成断裂!这次是疫情爆发而出现断裂。 因为疫情在多个工业化国家,包括原材料国家等爆发,使得原来按照追求利润导向的、风险偏好型的、而不是风险厌恶型的全球产业布局,当疫情陡然爆发的时候,这种巨大风险对全球产业布局造成了根本性的冲击。所以我觉得多数人以为在国内复工复产就能够延缓危机的的看法可能相对乐观了一点,至少是对危机的性质估计不足。由于多国相继爆发疫情,并且西方体制几乎没有阻断蔓延的社会控制能力。所以,任何单个国家复工复产都不可能挽救造成全球化危机的产业链解体局面。利用时间窗口把加工贸易型的粗放数量增长转向生态文明导向的空间资源开发  在这个关口上中国应该及时反思:此前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型的外向型经济,属于粗放数量增长并且形成累积的风险。如果想有所调整,就应该及时转向国家已经确立的生态文明导向的国内空间资源开发,朝着贯彻“两山”理念提高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方向努力,而不是...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众所周知,县区以下乡村防控的主体是基层干部群众,这对乡村治理来说更是一次大考。值得庆幸的是,农村抗疫过程中乡土社会的优势得以发挥,有效阻断了乡村疫情蔓延。且在很多地方因疫情防控出现了乡村善治局面:基层干部、群众、社会组织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一些地方还形成了“村自为战”的疫情防控模式。应重视当前一些地方形成的有效治理局面,并以此为契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重构社区治理格局。外部主体与分散小农之间的交易费用过高,是乡村治理症结所在。因此,必须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一要重塑村集体主体性,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个核心,发挥其在农村社区的领导作用。二要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对农村老年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各种社会组织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对于可以向社会企业转型的社会组织应予以扶持和规范性引导,增强其为当地服务的能力。三要利用社区当前因疫情防控形成的协同治理局面,借机构建“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格局,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治理作用。其次,县乡两级治理要各有侧重。对于县级层面,必须树立基层工作导向。一号文件指出县级是乡村治理的“一线指挥部”,明确提出要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就是为了让县级强化大抓基层的工作导向。有条件的县建议设立基层治理的...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28
    “国土空间规划”正面对两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条是现有的架构不变,改造、扩充传统规划的“应用程序”,比如在城市规划基础上增加“三区三线”等一些土地管理的内容;另一条是另起炉灶,设计新的 “操作系统”,重建“应用程序”。显然,前一条技术路线由于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术积累,无需迁移丰富的应用生态,相比之下要容易很多,但这种“容易”却是以难以执行新的规划任务为代价的。《论国土空间规划的架构》探讨了第二条技术路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我看来,架构重建并不一定更“难”,但却一定阻力更大,因为要放弃已有的经验,要学习全新的知识。但也只有逆流而上,才能达到成功的源头。——  本文作者:赵燕菁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19年第12期精彩导读【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不是任何传统规划的延伸,需要按照“任务导向”,设计一个全新的架构。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从国家赋予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事权(“两个职责”)出发,从编制、管理、监督、公众参与到整个规划体系,都要服从于一个简单的“元规则”——自然资源保值增值。在这一规则之下,规划工作的基础是要依次从法律上界定“自然资源”的内容和范围、“全民所有”与其他所有的关系、自然资源“产权人”的权利义务。为此,国土空间规划要设计出新的制度和政策工具,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权利与义务。【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规划转型1、引言  当下国土空间规划最急迫的...
  • 发布时间: 2020 - 03 - 07
    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的通知国发明电〔202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现将《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3月2日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部署要求,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工作,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秩序,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特制定本指南。一、压实责任确保春播粮食面积(一)压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将做好春耕生产工作作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通报考核结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稳定在上年水平。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抓紧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到县,层层压实责任。(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要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统筹实施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推进小麦、稻谷、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稳定农民收益预期,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
  •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9
    作者简介张孝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理事。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这次疫情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很多。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得到的不能仅仅是应对疫情的社会治理如何搞,应对疫情的医疗科技如何创新。在这次疫情中,最需要我们反思问题之一,就是要重新认识中国乡村的价值。从这次疫情看,当大家都聚焦在城市人如何在前线抗疫情的时候,别忘记了,中国乡村和农民在疫情的大后方默默地做着贡献。No.1不能忽略农村和农民对抗疫情的贡献这次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正好是农民工返乡过年期间。目前中国有2.9亿农民工。据报道,中国有2.9亿农民工,其中近1.7亿农民工返乡,大约80%都回家过年了。在这次疫情期间,随着城市封城的同时,各地农村各自为政也进行了封村。同样两个封,有两个方面的是不一样的。一是农村本身就是自足体系,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但其与城市相比,自足程度很高。春节期间,从人口分布看,至少一半人在农村,一半人在城市。但自从疫情以来,我们大量物质资源和服务等保障措施,主要是为城市服务。这不是我们的国家不关心农村,而是农村能够自我完成这些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农村的自足性,使当今中国在应对疫情上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可以说这是中国农村对疫情的贡献之一。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从武汉离开的这5...
  •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3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做好乡村产业工作的总体考虑是什么?目标任务是什么?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一起来看看!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的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政策、项目和措施落地,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奠定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基础,我部制定了《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0年2月13日总体考虑做好乡村产业工作的总体考虑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为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目标任务做好今年乡村产业工作,在目标任务上,要力求取得“三个进展”:一是在延伸产业链上取得新进展。依托种养业,提升种养业,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
  •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4
    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在2月5日发布的《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此,著名“三农”问题研究专家温铁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当前复杂局面下,为了实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战略任务,需要考虑把社会的创新能力引入三农领域。”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同时多渠道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温铁军则进一步指出,还要鼓励市民参与乡村的“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把社会参与式的创新能力引入三农领域,从而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有效手段。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过去没有预料到的” “一个现实情况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较为复杂的境况中,在此背景下,中央财政做统筹平衡的难度正在加大。”温铁军认为,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必须站在现实的经济背景下重新审视。 温铁军分析,当前面临两大复杂局面。一是地方财政支出能力受限,2019年全国的省市自治区财政都面临了新的挑战,继续维持原有的政府投入力度完成扶贫攻坚、生态环保、三农基础设施等建设和社会开支的能力,将很大程度受制于已经比较沉重的债务压力。二是经济下行压力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并不是主要问题,更为关键的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而现...
  •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0
    21世纪以来第17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五、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文件确定,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短板必须补上。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政策措施必须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任务。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
  • 发布时间: 2020 - 02 - 01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新型肺炎病毒仍在蔓延,防控任务依旧艰巨,确诊人数仍在增加,防控的重点,也从城市扩大到乡村。在1月26日国新办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官员表示,农村疫情防控要加强力度。事实上,从正月初一开始,越来越多的乡村就开始封村,拒绝外人进入,也劝阻本村人外出。然而,这一切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著名三农问题研究者温铁军说,“相对于17年前SARS流行时,今天的乡村,封闭能力变弱了,快速的城市化、撤村并镇等,使得农村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很多日用品甚至食品都要在市场上获取,这使得封村的效果打了折扣,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提升和保障乡村的防疫能力”。温铁军建议,要借此人人生命攸关的防疫工作来在乡村发动群众,形成社会参与式的、预防为主的医疗运动,在疫情缓解过程中推动医疗资源下移,“只要群众真正发动起来了,那些过去疫病流行时行之有效的措施,也都会逐渐挖掘出来。”相比17年前,乡村封闭的能力变弱了中国是人口大国,春节期间大约一半人口居住在乡村。早在2003年“SARS”流行时,乡村的防疫就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温铁军说,“当时还有70%的人口生活在乡村,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防疫更难,事实上,那个时候,很多乡村仍然百业兴旺,大多数维持兼业化农民的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合一,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农户和村社是可以自主存在的,封路之后切断外界人员...
  • 发布时间: 2020 - 01 - 07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食利经济向吃租经济转换势态逐步显现。发展吃租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落实农民的资源、资本、信用三大主权,提高农民的交易地位,带来利润和租值这两项收益的共建共治、共益共享。【关键词】食利经济  吃租经济  资本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如何推动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农民的金山银山?发展吃租经济,会提供解决办法。当乡村振兴成为长期国策后,各类投资纷纷涌向乡村,但“热投资”遇上了“冷农民”,资本排斥劳动,无法服务于劳动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其根本原因是农民的主体性一直未能有效落实,各类资源主权、资本主权和信用主权不在农民手里。共建共治,才能共益共享。没有得到主权地位,资产投资收益也就自然无法有效和农民分享。当资产的自然增值和社会增值逐渐成为收入主要来源时,经济形态正由食利经济向吃租经济转变。这就需要区分资源经济、产业经济和金融经济三类新型经济形态。长期以来,农民在这三类经济形态中,只能参与到产业经济形态中的一二三产业食利经济中,拿到微薄的产业利润和劳务工资。乡村振兴过程中,要考虑让农民参与到资源租和社会租的租值分配中。赋予农民以资源主权、资本主权和信用主权,才能让农民从被“微笑曲线”挤压到最低端的产业经济领域中释放...
  •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6
    党的十九大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为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就保持农村土地(指承包耕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以下简称“长久不变”)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自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方针政策,先后两次延长承包期限,不断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依法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是对党的农村土地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实行“长久不变”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特点,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强大生命力。承包关系稳定,有利于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保障农村长治久安。实行“长久不变”,顺应了农民愿望,将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奠定更为坚实基础,展现持久制度活力。  (二)实行“长久不变”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土地承包关系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需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巩固完善。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成功解决了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幅...
  •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6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农”工作成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要压实部门和地方政府责任,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精准脱贫成效显著,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明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如期完成脱贫...
  •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在实现养活、养好中国人的任务和目标上,成就卓著。同时,中国也为全球粮食安全、贫困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5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省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展区,有哪些“三农”重大方针政策、改革实践和辉煌成就?一起来回顾一下吧。1953年1953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同年10月,开垦边疆,屯垦戍边。1955年建成了现代农业大基地,农垦大军在黑龙江、新疆、广东等地的荒原野岭掀起了屯垦开荒的新高潮。1956年发布《1956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了农业生产全面高产要求;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7年普及推广农作物良种;开展农垦改革运动,提高农业生产力;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至此中央和地方两级农业科研体系基本形成。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兴建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化上新台阶1959年矮化育种取得突破,逐步实现了矮杆品种的熟期配套。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紧急指示信》,要求坚决纠正农村人民公社中的“共产”风,对扭转农村的形式起了...
  • 发布时间: 2019 - 09 - 04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全文如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党的农村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第三条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
  •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7
    潘家恩: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自2001年起参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实践至今十八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重庆区域统筹。在Cultural Studies、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台湾社会研究季刊》《二十一世纪》《开放时代》《人民日报》等处发表文章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中国乡村建设脉络机制研究”等项目,联合主编《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面对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这一重大历史转型,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返乡书写成为充满生产性与传播力的文化热点,其既因为主流文学影响力下降及非虚构写作的流行,还联系着“乡衰”和“城困”这种新的社会基础。在兴起的同时,充满内在张力的返乡书写在发展中还产生了“返乡体”“乡怨论述”“书写返乡”三种衍变。融合了“城乡视角”与“亲人视角”的返乡书写不仅是对书写对象的描述和书写者自身经验的呈现,还是城乡中国剧烈转型过程中复杂情感结构的折射。关键词:返乡书写   城乡中国   情感结构 近年来,有社科研究者基于历史比较与实证分析而指出,当前正发生着从“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这一重大转型。周立认为以下三个...
换一组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