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言题目
我们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它的视角是农村空间资源如何利用的视角,空间上怎么解释呢?比如今天下午我们大家都坐在这个屋子里面,我们共享房间内的这样一个空间,但是我想把这个概念在扩展一下,比如说我们来到这里会有一种浓浓的关中风味,这就是文化空间,如果我们觉得这里空气比城里的空气更新鲜,这就是生态空间,所以说我想把这个空间的维度变得丰富起来,我们一般谈农业空间利用,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2.案例一:袁家村一二三产演变收益递增
以袁家村来讲,它的第一步就是当年老书记带着全村人,通过360块钱买了三头公牛,然后把它育肥了之后卖了2000多块钱,再买了九个母牛,最后变成十多头牛等等,这个因为有了牛就可以有粪肥上田,然后粮食高产种棉花也是一个高产,然后全部都实现了一个基本的温饱之上的那个小康水平,这是在农业的这个层次内看我们的空间,这时候我们的空间主要用来干什么?用来进行农业生产,满足我们的基本生存需求。那这时候空间有价值吗?有,但是它是围绕我们农产品的产出来定价的。原来我们这边的田比较薄,产出比较少,就几十斤这个两位数,等到后来大家干到1600多斤,那这时候我们说我们的地很肥,也就是这个时候空间给的产品的丰富程度是提高了。
接下来袁家村跟着第二步是干什么?办了水泥厂海绵厂等等,这是二产。所以原来的一产内不受重视,村后边的山,我们把这个石灰是买来变水泥,水泥场曾经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固定资产项目,每年给村里的利润最多的,那么这时候它的空间是什么?是二产化范围内村里的所有土地用来盖厂房,用来建设,然后开发变水泥的砖窑等等,这是对空间的二产利用。那在工业产品价格比较高,农产品价格比较低,过去“剪刀差”价格机制下,二产带来的收益就高于一产。那么接下来第三阶段,就是大量的小水泥厂小加工厂等关停并转等。如果说你把所有的空间,综合天上地下所有的涉及之内的空间做二产的利用的话,那你面临的前途可能就是倒闭、破产、关门,这时候怎么弄?我们转向三产。
三产涉及到的维度很多,比如说我们在这里边开享受的一个会议服务,跟大家看看小吃体验的一个民俗,这些都是三产的范围内,甚至说我在这里面呼吸一下清新空气,晚上看一看星星,或者说我在前天看农民怎么劳动,在作坊那看那个厨师怎么干活,整个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这都变成了对空间进行三产化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变成三产之后,它的机制有什么不一样?就在于这样的一条线,底下,这是一个基本的两条向下的斜线,它表示什么?收益是递减的。收益递减是经济学上的一个基本的规律,比如说油泼辣子第一家很挣钱,第二家不挣钱,第三家就更亏,毫无疑问就是做的底下这个数量。上面价格和产品数量就是收益,做的越多,显然这个平均收益就越低。其他两条线分别表示一产和三产,也就是一般的来讲一产的,如果空间是用于一产的用途,它的收益是比较低的,比如说土地如只用来进行农业生产的话,那一亩地顶多就是千八百块钱。你就种成果树,现在我们的苹果树,农民把地转租过来也就5000块钱对吧?但是如果我用做三产开发,因为三产往往是面对市民,而市民他是来参照他城市生活的成本。
3.三产化中蕴含的巨大收益空间
我在城市里边的几十平米的小房子,放在农村一个广阔天地中会觉得这个空间很舒服,所以我宁愿多花一些,来享受这个服务,那也就是说城市对农村的空间是一个三产性的服务业的利用,他愿意支付的价格更高,而且相对于稀缺性,不是很快就达到一个瓶颈。我今天吃个手擀面,明天去吃酸辣粉等等,那这时候也就是它的消费弹性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我稍微提一点价就提上来了。所以这时候我们发现如果农村的空间从一产变成三产,并且一产是参照农业产出来定价,就是空间参照农业的一产来增加变成三产开发,就是按照城市的三产化休闲服务的来定价,那么中间就有一个巨大的收益空间。比如说我们这一片地,如果说这个缴纳的土地过去用于种粮食,甚至说你在做一点产业结构调整,它的收益是有限的,但是他们把它变成这样一个会议场所提供会议服务的话,那当然这个价格就不一样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巨大的增值收益,这个就是一产变成三产之后的增值收益,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在过去绿水青山就是一产范围内,参照一产来定价,所以价格比较低,现在按三产来定价,它的收益可以比较高,这个时候绿水青山就变成金山银山了,这是一个一产条件下过去一产定价,现在三产定价提高收益形成的一个机制。那么下一个问题是什么?就是谁的绿水青山,谁的金山银山?
4.谁的金山银山?
我们现在一般遇到的问题就是农民花很大的力气,培育了好几十年,保护了这片绿水青山。但是如果你一个招商引资或者集中流转出去,变成别人开发的话,那么这个绿水青山的开发者和它的收益就会出现不对等的问题。这个中间有一个机制,就是空间的定价问题。我们在城市里感觉很清楚的,比如大家买房子楼层朝向,然后这个空中怎么样,外面景观怎么样,有没有城市公园配套等等,每一个因素都会导致这个房价不同,也就是说城市里面尽管空间是看不见,它是被分割成多少格子。比如说房地产,它其实都是和这个空间的其他特征结合在一起的。
而农村呢因为长期以来是在一产范围内,一产收益比较低,同时又没有交易,这个空间价格就显示不出来,那整体上定价就缺失了,所以说阳光是大家共享的,那么这个风啊水呀等等都是大家共享的。过去一产条件下共享,现在到三产条件下,尽管它有可能实现差异化定价,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个三产项目并没有体现在这里面。
5.案例二:某农旅公司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在某个地方做的一个调查,一般的农业开发公司大概过程就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它那个山区农民开始种梨树,再种柑橘。那个村总共有3800多亩,也有几个大户从农户手里流转了200多亩土地,但始终这个数, 2012年后等到果树开始挂果的时候,到2015年正好经济下行期,就卖不出去了,怎么办?就引来县里的几个合伙人一块把它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农家乐这样的旅游公司。每年春天的时候办梨花节,秋天的时候办采摘节,旅游公司不到两年的时间,它总的产值就达到了1200万。那在这个过程中他说这个游客来了可以到我这吃饭,做一次餐饮费有600万,然后再加上他在这边摆个柜台,农民采摘,城市来的游客在这买水果等等,但是同时他说我这个也是对农户有收益的。比如说到我这儿来玩了一天半天之后,可以去农户那里采摘,那农民说我就不用再雇人采摘把它拉到市场上去卖,你带人采摘,我既节省了这些用工支出,同时每斤的价格还能提高到一块到两块,我们按平均一块五来讲,农民收入也是提高的,所以所有给我们介绍的材料当中,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公司和农户双赢,对吧?
6.“理性剥夺”
但是我们又进一步的算了一个账,经济学上有一个基尼系数的概念,这个然后画一条曲线叫洛伦兹曲线,衡量收入平等,我们大概把这个项目涉及到的农户和投资者,也做了这样的一个划分,那么在农村中,我把它分成这样几类人。第一类就是把土地用200块钱的价格流转出去,什么也没做。第二类农户,游客可以到农户家里去采摘,那么农户是有一个收益增加的。第三类是旅游公司招了30多个农户在他这上班,还有十多个兼职的,每年有一笔工资收入。这一部分农户他既享受这个采摘收入,家里有果园,同时还能拿到工资收入,收入更高一些,接下来就是这个公司。所以把这个图这个人群比例和这个收入增加的占比算下来,少部分的农户百分之四点几,基本上没有享受这个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开发的新增收益,然后98%的农户是采摘的收入,那百分之一点几呢,是既有采摘又有工资,核心的几个人大概占全部人口的0.4%,它是投资收益。我再把那个面积这样一涂,按照洛伦兹曲线的那个算法,他的收入,基尼系数的0.48。
我们都知道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如果过了0.4就是警戒线,这表明收入已经达到一个很不平等的程度了。我们在农地上虽然感觉大家都是平等,相对比较平等的占有,但是在这个空间资源的开发上,显然大部分的空间景观营造的收益等等,是被这个旅游公司所占有的,这是我要向大家提示的,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温和,甚至你会觉得大家都是双赢,但其实这恰恰是一个,我把它称之为“理性剥夺”,也就是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大家都在讲三产化开发,一二三产融合,但是大部分的收益呢?这是给大家一个警醒的例子,下一个案例。
7.案例三:空间资源需要整体开发
过去这个山下的一个村底下的一个水库,那这张照片呢是我站在上面拍的。山上的一个村,一个投资者把这个山头包下来,然后在山头建了一些农家乐。周末的时候大家过来可以吃饭喝茶,然后还有部分可以在这住宿。那这个道理和刚才那个差不多,不同的是,他就直接说我就占用享受水库的景观资源,水库是谁的,是山下的这个村民,过去集体化的时期,大家共同出工形成的。我说那你不给人家交费吗?没有,我就是白干了。然后山上有开发嘛?目前也没有,山下也没有,找他们谈,他们也没有给山下任何的反馈机制,所以说这个水库当然也不能说客观上也是一个无法垄断的,在全域的一整个山坡或者一个小流域范围内,它空间就有一定的整体性。
在这个时候你如果任由某个投资者把好的地段进行垄断性的开发占有,那毫无疑问就是会导致一个挑肥拣瘦。那么在一些环境不是很好的地方,它可能就享受不到这样的收益。所以新的收入差别或者是这个贫富差距拉大,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些产生,这毫无疑问是不符合共同富裕的方式。那么我们怎么做呢?这有一个想法,我们讲的制度创新这个方面。乡村振兴最重要就是把这个线索捋一下,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空间资源开发。
这里边除了一个自然的空间以外,更多的是人文空间,自然空间,甚至是有历史空间,这个空间从一产到三产化的开发中会有着巨大的收益。如果我们任由在农村空间定价权缺失的情况下,由市场化的那种非整体性规划的行为来进行简单开发的话,就会导致刚才的那个空间收益占有不平等,那么如何来相对占有的平等,然后又使得空间能够有限开发?温老师提了一个三级市场的制度设计,它是一组制度框架,我们用这个图相对简单的表示一下,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
8.三级市场的制度创新
因为空间资源它往往是基于一个整体性的地理单元、地理空间,所以它具有不可分割性,那么只能由代表这个不可分割性的集体来对外和投资者进行合作,进行谈判。投资者想要占有这个山头和我集体来谈,在我集体内部对成员再进行分配,而不是你个人进行集体收入,看哪块地好,我们直接和个别的农户去谈。那么集体和农户内部形成一个整合,这是一级市场。农户把他全部资源交到集体,由集体对外的谈判,形成商业上的投资合作,这是二级市场。同时我们知道现在最多的资源其实是在资本市场上,我们不断的在讲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按中央的说法,金融资本脱实于商区不服务于实体产业,也就是说社会上最多的资源,对产业发展最有影响的其实是金融资本。那么如何在这个条件下,让更多的金融资源能够服务于这种乡村空间资源的三产化开发,所以我们在这设计了一个三级市场。
二级市场是实体市场,三级市场是一个资本化的市场。那我可以把这个资源,比如说袁家村要股票上市,用我们整体的这个模式打包,然后投到资本市场上,资本市场看看我这个题材是否可以投资,然后是否有增值,随着这个价值不断的在股票市场上对那个交易价格来体现它的价值,那大量的农村它的题材,很可能不像上市公司那样标准化,那我可以把它放到板外市场上。我不管是林地还是这样的山林水土等等特色的资源,我把它打包之后,让县乡向两级涉农机构组成一个对外推介这些投资题材的机会,那么社会上的投资者如果自己有余钱剩米的话,可以进行这样的股权交易或者是产权交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来充实集体内部的资金运作,所以集体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做市商,一方面对村内要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理,资源的有效归集,对外是实体上如何操作,资本市场上如何操作。
(本文根据2018年全国合作社大会董筱丹演讲整理而成,略有删改)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共仁公益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v3ISZyMT_mj2b2azMON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