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百年乡建
产品类别: 百年乡建

贺照田:我们还能向台湾学习什么

编者按

本文为作者在2019年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台港澳研究室组织的“深耕工作坊3:两岸视野中的人文研究”上的发言。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是两岸关系演变至此,如何才能把握台湾社会心理、抵达人心。作者认为,为此中国大陆有关的知识思想状况需要认真调整:“我们还能向台湾学习什么”的知识思想意识,到了该正面强调的时候。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我们发展得多么快,台湾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样一种心态,我们对台湾社会实不可能有更展开、深入的认识,也不容易有非常诚挚的心态。相比,积极强调“我们能向台湾学习什么”,则不只在具体的知识、思想上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收获,也有助于我们更切实有效找到和台湾社会建设互动的方法,从而为两岸开创新局面作出贡献。



首先我特别感谢台港澳研究室组织了这个活动。今天下午坐在这儿,收获非常非常得多,也有很多特别的感触。我自己虽然不做台湾研究,但是我在台湾东海、清华、成功、交大几个大学教过书,还在中研院和台大做过访问研究,在台湾加起来待过三年左右。我非常关心台湾,台湾很多事情的发生,我都能想象台湾一些朋友他们的身心是怎么反应的。


我在想如何参与“两岸视野中的人文研究”这个问题的讨论时,原来想的是,从我的台湾经验出发,特别是从我在台湾教书的经验出发,谈两岸的相互交流与理解问题。我在台湾教书,会有意识选择教中国近代到大陆现在的历史,中心是讲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大陆那么多去台湾客座的人中,我这样的选择应该是非常特别的。牵涉到的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到底应该在台湾那样一种语境中,怎么来讲述中国共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又诚实讲述,又让台湾师生建设性理解。我本来是想就我在台湾讲述有关课程的经验,来参与对这个问题讨论的。但在构想的过程中,我的注意力却越来越滑向刚才季平主任和沙主任都讲到的问题:就是两岸的关系演变到今天这种状况,它需要我们思考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台湾社会心理、抵达人心。


不过,一旦这么来思考,就会发现今天中国大陆有关的知识思想状况和知识思想感觉方式其实需要非常大的调整。而要有效调整,我觉得在知识思想上就要认真问刚才黄纪苏老师提到的,后来李娜特别重复强调的问题,就是:“我们还能不能向台湾学习什么?”在80年代,很多大陆人说我们要向台湾学习经济发展的经验;到了90年代以后,台湾的政治民主化是大陆众多人觉得应该学习的。但随着台湾经济发展出了很多问题,而大陆经济发展很有成就,加之大陆很多人又看到有一些外面评论中国大陆的视角,粗暴且简单,所以大陆现在提倡自信,提倡自信当然有其意义,因为取得了这么多成就,一定有很多值得整理的经验。但如果自信变成针对台湾很多人爱打的民主牌,便与之针锋相对论辩:政治的目标应该是善治,你说台湾民主政治是好的政治,但是台湾民主化以来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得并不好,你说大陆政治不好,但从结果看,大陆社会经济发展得好,达到了善治的目的。这样一种关于什么样的政治是好的政治的争论,本来是好事,有助于我们对政治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入认识,其在今天所以成了问题,是很多大陆人心态中认为台湾没有什么值得大陆学习的了。这种知识和心态上的轻慢,后果很大,是以特别需要被告别。


而要建设性告别这种状况,便涉及——我们还能向台湾学习什么——这一重要问题。对我而言,要展开谈这一问题当然超出了我的能力,我只能从一些我个人具体的经验入手谈这一问题。我们当代史读书会做很多调研,前年的调研我们当代史读书会,包括李娜和程凯、我都去了山西平顺县羊井底村。羊井底村在50年代非常重要,它在农林牧全面发展方面做得非常好,其带头人武侯梨成了双料的全国劳模——既是农业方面,又是林业方面的全国劳模。当年羊井底村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成绩,使得1953年林业部专家郝景盛帮它做了一个《羊井底红星生产合作社农林牧水15年发展规划》,据说是中国山区作这种规划的第一个村庄。羊井底的水果种植,包括梨的普遍种植,是50年代一直延续下来的,过去做得非常好。但是近年它的梨遭遇了严重的病虫害,当地很多人就把梨树砍掉了。


去年我再去羊井底村,是参加一个跨学科的三农调研团,里面有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这位教授不是研究林业病虫害的,但是他的朋友中有研究有关方面的专家,他就把羊井底梨树病灶区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朋友。他同事一看就说,这是一种常见病。然后他说这个病是怎么来的,怎么防治,等等。总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你看在一个非常有林业传统的这么一个地方,并可能是中国大陆山区第一个做了综合规划的村庄,竟然现在这么常见,也很容易防治的病虫害,便差点让有着种植传统的梨树业毁掉。


如果我们单纯封闭在中国大陆内部来看这个问题的话,我们会感慨羊井底村今天梨树的遭遇,和毛泽东时代建立的全国各个层级布网的农业林业科技体制被毁掉有关。这样讲诚然不错,但问题是我们今天还能再建立一个那样的体制吗?还是可以建立另外一种成本没那么高的使羊井底梨树问题不会发生、或发生了会马上解决的科技-社会体制?从这个角度,我就想起台湾一个人类学者写的《社区如何动起来》一书,这书重要内容之一是台湾高雄林边乡如何把本来上不了台面的水果莲雾,怎么最后变成了价高质优、广受欢迎的“黑珍珠”的;还让我想起我客座过的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一篇优秀的关于台中东势镇嫁接梨怎么发展起来的硕士论文。从这些研究我可以清楚看到台湾果农在水果研发方面的非常有活力,和政府研究机构的介入方式,跟大学里面有关研究人员的介入方式非常有关。就是如果把台湾有关经验视野拉进来,我们小到思考羊井底村梨树的遭遇,大到思考国家大力提倡的乡村振兴,我们就既可以从毛时代的有关经验中,把对今天有益的东西再学回来,也可参照台湾的有关经验,积极思考如何建构另一种国家、学院科研体制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很显然,台湾有关经验,是对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有直接意义的。


另外一个让我有很深感触的关于台湾农业的经验是,我去年在台湾交通大学客座时,交大老师带我到宜兰兰阳平原。在兰阳平原看时,你会发现台湾农业方面的严重问题,比如台湾对农田的保护不如大陆有力,兰阳平原那么好的农田上被盖了很多房子。相比,大陆在农地政策方面则更严格,在粮食供给自主性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但如此并不意味着台湾在农业方面就没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比如,我特别注意的台湾现在有很多“知青”,包括现在在学院里面就职的高知和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却选择从都市返乡的青年,他们发展出新的农业形态,有学者用“农艺复兴”概括,注意不是“农业复兴”,而是“农‘艺’复兴”,是文艺复兴的“艺”。这一非常有灵感,很能传神的“农艺复兴”所概括的经验为什么特别重要?因为放在大陆现今相关语境下,我们现在通常说你应该在农村建个院或者怎么样,都会说你到那可以洗心、洗眼、洗肺,等等,还未脱功利、算计的表达。但在“农艺复兴”中,它指涉的是一种更为综合、更为舒展的农业、环境、生活、生命形态探索。在这一形态中,人的整个身心、生命在面对土地和土地上与农有关的一切的展开中,自己的身心、生命也更能被打开,更为舒展与自在,生活、身心、生命在这种农务中有更为饱满的安放。相比,中国大陆现今强调的乡村振兴,如果核心关怀的仍是农村如何不成为问题困扰,并在附属于城市的功能性连带中被思考,那这种振兴仍缺少一种文化的力量、扎根生命内在深处的力量,乡村也就仍然缺少能有力滋养中国文化的根或者说中国人生命的根的力量。就是,我们看台湾的农业经验,如果我们只从农地政策防止资本侵入这样一些角度,那我们看到的是大陆做得更成功;但如果我们也从乡村振兴应该发展出一种非常有魅力的生活、生命样态这样的角度,台湾的农艺复兴经验就变得非常值得参考。


也是从渴望更多收获的角度,我看台湾的文学书写,特别愿意看他们的自然书写。这是因为台湾的自然书写其背后的历史-社会-文化脉络,使他们跟西方的自然书写意识不太一样,而这种不太一样让我特别珍视。就是,我的特别重视台湾有关探索,是因为中国文明有一点跟西方很不一样,西方讲逻各斯,中国讲道,在很多人看来这两者所处的核心观念位置相像,却未注意逻各斯是作为起点的,相比,中国的道是起点,但又被“法自然”所规定。当然这个“法自然”的“自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而是“本来如此”,但中文所以把自然叫“大自然”,是指自然的展开最合“法自然”的状态。这也就是生命如何感受自然,艺术、文化、生活如何参照自然,为什么对中国人那么重要的根本原因。现在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使他很难像古代中国人那样去感受自然、从而更多赋予“自然”以多方面关键性意义,但通过自然书写这样更为积极、有意识的努力,我们有可能让“自然”在人们的感受与理解中仍然有基质性的承载力。而如此,中国跟“道法自然”有关的思想、生活、艺术、文化部分就更能被转化,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生命感、文明存在,也就仍然能更有效向自然积极开放,从自然中汲取安慰、力量和灵感。


就是,我们看台湾,若要从大陆有成绩的角度看,我们当然不会有收获。但若我们善于学习、善于发现,其实台湾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开展与经验。当然反过来,如果我们讲述大陆经验得法,我们当然也有很多值得台湾学习的经验开展。比如,我去年在成功大学的一场报告,核心讲雷锋在60年代是通过一种什么样的努力,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集体。有一个来听的台湾工会干部便很感慨说,他们在情感和立场上偏左翼,但他们组织工人的方式,却是从长老教会学来的,现在他们听我分享雷锋的经验,他发现其实雷锋有关经验若用在台湾工会的组织中,其实更适合。从这个例子可以清楚了解,中国大陆的有些经验,包括看起来已经成为历史的革命时期、毛泽东时代的经验,其实对台湾社会也可构成高度启发性的。

我们当然很难要求现在的台湾社会也像我们这样想问题,正面思考台湾应该并可以向大陆学习什么?但我们应该这样自我要求,而这样不仅有助于大陆更好地自我完善与发展,对大陆更深入认识台湾,更有效地与台湾社会互动也都特别有益。比如大陆很多人都说台湾传统文化保存得好,去年有重要人物在公开场合也讲台湾中国传统文化保留得多、保存得好。我那时因为正在台湾客座,了解这样的讲法在80年代或者90年代讲有它的效果,但今天对台湾社会大多数人,这样的讲法则不会有什么效能。假如我们称赞的是台湾社会正活跃——也正牵动社会相当部分人,特别是在思想上非常活跃,在政治和社会中非常有行动力的年轻世代——经验,我们想台湾社会,特别是年轻人会怎么反应呢?若果如此,很清楚,知识和思想上“我们可以向台湾学习什么?”的关怀,就转换为很有政治意义的实践了。

我自己对两岸政治方面情况了解不多,不过刚才听沙主任和季平主任讲,说现在两岸关系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抵达社会人心,怎么跟台湾社会有一种特别深层、有效的互动,怎么往我们期待的目标方面潜移默化。从这个角度,我想再强调一遍刚才黄纪苏老师和李娜讲的,我此处又反复叨念的“我们还能向台湾学习什么”知识思想意识,实到了该正面强调的时候。如果我们始终停留在——你强调民主,那我强调善治,我比你更实在,更抓住了政治的根本——这样一种心态下,我们对台湾社会实不可能有更展开、深入的认识,也不容易有非常诚挚的心态。相比,积极强调“我们能向台湾学习什么”,则不只在具体的知识、思想大陆会有更多的收获,也有助于我们有一个更宜为台湾接受的心态,从而为两岸的政治、社会互动开创新局面作出贡献。


原文收入《将心比心:两岸视野中的人文研究》,刊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20年第4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d6TyAKAN7K2vRq2FEYlFw

相关产品 / Products More
  •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8
    周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实践,不同阶段党在“三农”工作上的重点顺序,首先是农民,其次是农业,最后是农村;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首先是农业,其次是农村,最后是农民。该实践过程中存在国家由汲取到给予、农村由贡献到振兴的历史轨迹。当前,“三农”工作一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望乡村振兴未来,我们需要切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促成农业农村现代化早日实现。通过农业与农村优先发展,促成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应牢记三点历史经验:农民富,国家富;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01百年领导、五个阶段(一)农民组织化为主,发动农民闹革命,夺取政权阶段(1921~1949)这一阶段,党的工作路线经过多次曲折反复,最终确立为农村包围城市,发动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动员农民参与革命,就要抓住农民的最根本诉求——土地。从建党初期在闽西、瑞金、大别山等苏区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减租减息”,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土地革命和斗争策略,在人们通常认为的“善分不善合”或马克思所言的“一袋子马铃薯”基础上,通过知恩图报、情景动员、革命话语建构等,党探索了汲取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各种方法。党在征粮派款、投工投劳、征兵征夫等多项基层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虽然部分时期和部分地区存在“...
  • 发布时间: 2020 - 12 - 14
    30年代前后,我国曾出现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其两大中心即为: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派和以梁漱溟为代表的邹平派。当时我与邹平和定县派都先后有过联系,参加过他们的活动,并直接参加过全国性的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学会”和“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所以我对此有所了解。晏阳初骑驴下乡首先从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谈起。晏阳初是美国留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到过法国,在华工中间做过一些扫盲识字工作,回国后参加了由熊希龄夫人朱其慧主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后来晏阳初任该会干事长,大权独揽,朱其慧徒拥空名,不久死去。平教会本来是在各大城市搞识字运动的,1926年至1929年也曾以河北省定县翟城村为基地,开展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该村原由本地人米迪刚办过一点教育和自治工作,但规模很小。当时的国内情势是,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势力在城市一时占据上风,而毛主席领导的农村红色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为给平教会募捐,晏阳初到美国游说,得到了美国资本家数十万美元的资助;又得到了南京和河北各级政权的支持,便从1929年秋起,将平教会移到定县县城,从此平教会几乎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所谓的定县实验区。他们标榜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并于1933年10月10日挂起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的官方招牌,掌握了定县全县的政权,把县政府的行政权(行政、税务、司法和警察权),尽都抓到“平民...
  • 发布时间: 2020 - 11 - 19
    编者按:联合国把贫困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从全球来看,当今世界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贫困依然存在,贫困现象蔓延、贫困面扩大成为人类文明中一道深深的伤痕。在中国,反贫困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从中国视角、用中国话语总结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的反贫困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是践行“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作为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反贫困研究与中国减贫历程紧密交织在一起,书写下辉煌的篇章。本报今日推出专版,选登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反贫困研究的成果和故事,以飨读者。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减贫事业,在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面广的不利条件下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从减贫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角度划分,大致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消除绝大多数“绝对贫困”1952年土改完成,3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获得了7亿多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受益农民达到当时农村总人口的约70%。1952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11318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整个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建设带动了大量城市就业,吸纳了2000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到1952年,工农业产值达到81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83.9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4...
  • 发布时间: 2020 - 08 - 13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专门提到重庆市历史上的著名实业家卢作孚,称其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并希望大家积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卢作孚等人在重庆北碚先后主持了22年的乡村建设实践,这个仅三千余户、一万五千余人的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陶行知誉为“建设新中国的缩影”。本是“落后地区”的北碚通过社会整合、冲突转化、各种资源价值实现等方式既发挥了“后发优势”,又获得包括“和平红利”在内的多重红利,还成功构建起低成本且符合城乡社会转型需要的治理结构,使得各种资源回流乡村,同时也发展出以民生为导向,强调社会参与的创新性社会企业与城乡融合的新局面。这些独特的历史经验可为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潘家恩,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黎,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温铁军,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重庆市北碚区位于昔日四川的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交界的嘉陵江三峡地区,百年前土匪极为猖獗,时人甚至用“魔窟”形容。然而,自1927年卢作孚于在当地主持开展乡村建设以来,这个仅三千余户、一万五千余人的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各项建设与文教民生事业日新月异,北碚也因创造了各种第一而全国瞩目:1928年举办四川最早的农民运动会,1930年创办我...
  •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1
    每当中国面临重大危机,乡村都是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如同这次疫情危机,只有乡村可以最低成本实现对疫情的群防群控。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以“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为主题进行线上直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温铁军深入分析了当前疫情扩散之下发生的“全球化危机”的客观规律,提出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以下为演讲实录: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 最近西方世界对中国抗疫过程有怀疑和批评,因为批评和质疑太过强烈,反而把中国真实的抗疫经验掩盖了。 中国为什么能够有效地防止疫情?在防疫战斗的过程中,最低成本的防疫战场是乡土中国。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大约有60%左右的人口是农村人口,跨省进城打工人员占外出人口的大约60%。也就是说,大疫期间(恰值春节),打工者回乡居多,初算3亿左右的打工者中有1.6亿人是出省的,还有1.2亿人留在本省;几亿人流动使乡村变成了防疫工作的主战场。一个现实情况是,中国农村缺医少药,在村医生很少、卫生所几乎没有;在防疫资源聊胜于无的情况下,竟让疫情止步于村野。 曾经有个朋友看到这个讲座题目之后问我,可以说大疫起于村野吗?我回答说应该是大疫止于村野,虽然农村抗疫能力是最弱的,但是农村发生的疫情程度却是最轻的。 这次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城市的传播,需要花几千亿元...
  •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6
    温铁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人称“温三农”,近日出版新作《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用自己的脚去走、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温铁军的研究自始至终坚持“不依附”。而对中国三农的未来,他更加坚持“不依附”的观点:“乡村振兴,要走自己的路。” 早上6时20分,69岁的温铁军从北京顺义的家出发,开车一个半小时到达中国农业科学院。8时整,他开始给台下100多名博士生讲课。课在11时40分结束,他全程站着,中间只有过一次15分钟的休息。午餐时,前后三拨人来饭桌上找他谈事,他以“永不经商”的祖父家训推掉了一项合作提议,对某地来的乡村建设志愿者则仔细加以指点,自己饭却没扒几口。下午,某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来向他请教中国农业政策问题。他用英文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送走参赞,记者刚要开口问第一个问题,却见温铁军把身子往沙发里挪了挪,闭上了眼。那一刻,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一直挺着的腰,似乎有点塌。半晌,他睁开眼,挺挺腰,自我打趣说:“瞧,这就是‘老温的一天’。”事实上,“老温的一天”尚未结束。接受完记者的采访,他准备赶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报到,参加第二天举行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温铁军的演讲被安排在第二天下午,他准备上午请假去做胃镜:“我8年前做了胃部手术,医生要求我每年做一次胃镜,但我一直没有执行医嘱。” 温铁军,三农问题专家。原...
换一组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