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研究
百年乡建
产品类别: 百年乡建

卢国模(卢子英之女): 回忆晏阳初伯伯一家

在父亲的朋友中,有的人我见面虽不多,但印象却很深。几十年后每当想起晏阳初伯伯和晏伯母,他们的英容笑貌还历历在目,仍然是那麽温馨、亲切。我知道晏伯伯和二伯父卢作孚有着几十年深交的情谊,他们不仅是为国家富强和乡村建设献身的同行者,事业上的扶持者,他们在思想、人品作风上极为相近相似,也是能推心置腹,肝胆相照、终身不渝的挚友,他们都曾打破习惯在对方家里住宿过,甚至连家里儿女学习、升学、留学、婚嫁等等彼此都常参与意见,晏伯伯是二伯父一生中难得的莫逆之交。父亲卢子英非常尊重晏伯伯,视他既是好友,更是兄长。

从小我就常听到父亲谈起晏伯伯:他是那麽学识渊博,淡泊名利,为乡村建设、平民教育,频于奔波,呕心沥血。以后我又陆续知道晏伯伯在二十世纪初留学美国归国后就立志献身平民教育,并组织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简称平教会),先后在在华北、华东、华南、华西多处开展义务扫盲、文化、卫生宣传等活动,成绩斐然,抗战前他就脱下西装,携带妻儿在河北定县农村安家落户,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以后又在华西新都等处开辟乡村教育实验区,将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改造紧密结合,整体推进,试图改变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晏伯伯已是国内外闻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的耕耘者。1940年他在北碚创办了为乡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乡村建设学院”,学院的建立和选址得到了二伯父卢作孚和时任北碚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的父亲卢子英的鼎力相助。身居北碚的他也积极地关注北碚的地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此间,父亲与他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相扶相助,更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情谊。

我几次见到的晏伯伯,他都是规整地身着灰色西装,梳着小飞机头,举止斯文,彬彬有礼,具有绅士风度和极富涵养的学者风范。每当和我们接触,他总是问长问短,使人感到他又是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师长。晏伯伯每次到家里来的时间都短暂,总显得很匆忙,记得他仅在我家里吃过一次面,他穿的是洋装,但端起粗瓷大土碗,畅畅快快,无拘无束地吃着最普通的面条,又活见是一副农民在吃自家粮食的境地,使人联想到的是这位留过洋的大学者,却又热心在中国农村搞乡村建设!那次他吃完面后,还取下了安装的假牙并进行清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假牙是个什么样子,也算是见识了这种洋玩意吧!晏伯母到家里来的次数相对更多些,她是高高的个头,一副外国人的长相,白皮肤,高鼻梁,戴了副胶框眼镜,棕黄色的头发在头后挽了个发髻,她常穿一身摆叉开的很高又很宽大的中式旗袍,她能纯熟地讲一口带北方口音的汉语,每当和她会话,很自然地缩短了与她的距离,更有亲切感。我也知道二伯父和堂兄们都曾在她那里学习过英语,更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增进了相互情谊,难怪二伯父家与他家相处的是这么融洽。

记得在1942年秋,父亲、母亲曾带我和哥哥去北碚歇马场磨滩晏伯伯的家,还在那里住宿了一夜,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晏伯伯一家。晏伯伯的家离他办的乡村建设学院不远,都远离闹市,扎根农村。他家房舍四周都是农田,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夜晚还能听到临近田间清脆的蛙鸣声和远处传来的磨滩瀑布水啸声。他家的住房是一座灰色的旧式的中式平房庭院,正中堂屋里还放了架钢琴,厢房里放的是些老式旧家具,全家从陈设布置到人人的衣着和谈吐,都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并渗透了些西方品味,就连她家的佣人也都谦和有礼,早晚还会来问安,显得很有教养。这个环境使人感到有点土洋结合,中西合璧,又充满灵气。我们的到来,受到他们全家的热情款待,那次还见到了二哥晏新民、三哥晏福民和小姐姐晏华英,他们都长得很像母亲。二哥高大,英俊,是个帅小伙子。三哥当时腿受了伤,只能杵着柺杖艰难地行走,晚上还让人抬着到钢琴处,专门为我们弹琴助兴。小姐姐总带着我玩她从国外带来的很稀奇的洋娃娃,乖巧能眨眼睛的洋娃娃十分可爱有趣。短暂的相处两天,却留下终身难忘的回忆。这以后还在我家里多次见到过晏伯伯和晏伯母、晏哥哥。每次晏伯母到我家来,常会给我们带来她亲自烘烤的面包和用土瓷罐装的自己磨制的“花生酱”,这令我们高兴无比,也是我们最早尝到美味“花生酱”。有时在圣诞节的时候,晏伯母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圣诞节的美食,至今难以忘怀!

抗战胜利后,晏大哥、晏二哥和晏大姐都去了美国念书。1949年11月19日重庆解放前夕,晏伯伯和二伯父卢作孚一同离开了重庆去了香港,晏伯伯、晏伯母和小女儿晏华英后来到了美国。听说在美国求学的堂姐卢国懿与晏伯伯一家一直联系紧密,连她结婚对象的考核到完婚都是晏伯伯关照并主持,1951年我从堂姐由美国寄回来的结婚照片上见到了作为主婚人的晏阳初伯伯,以后我再也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了。解放后大家都满怀喜悦,憧憬着祖国的未来,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人们也与时俱进进行着思想更新。抗美援朝时期,我正在北碚读初中,在批判亲美、崇美、恐美的浪潮中,就听到狠批晏阳初的种种言论,说他在中国从事的“平民教育”和办的学校,都是搞的奴化教育,毒害中国青少年和老百姓,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帮凶;晏阳初领导的“平教会”是个彻头彻尾的反革命组织并以制裁;他搞的乡村建设是改良主义,抹杀阶级斗争,对抗革命,助纣为虐;他投靠美国,崇洋媚外,就连在家里全家也都是说英语等等。这些“罪行”引起了上下众人口诛笔伐,严厉声讨:“打倒洋奴晏阳初!” 。这一切令我彷徨,困惑,迷茫和遗憾,尽管晏伯伯的出走赴美,令我不解,也感到晏伯伯的许多看法和作为与当时国家的取向不十分吻合,但不管怎样,我总觉得像晏伯伯那种能抛开自家幸福荣华富贵,不遗余力地去为改变中国农民和普通百姓的生活而奋斗的人,总不会是坏人啊!后又听说留在国内的三哥晏福民是北京大学中共地下党员、学生运动领袖,1949年作为全国学联的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个代表,后来又是国家体委国际司司长,这又使人感到欣慰!我曾多么希望晏伯伯能回来,中国才是你的根!你应让人们理解:你是爱人民,爱祖国的呀!

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日新月异,重新走向繁荣富强,也同时经历了各种运动的折腾,尤其是十年的倒行逆施,黑白颠倒,血雨腥风,听说晏三哥文革时因家庭关系遭受到莫虚有的诬陷迫害,他不堪凌辱与殴打,含冤卧轨自杀,晏家走出的这颗新星,遭遇了惨绝人寰的不幸,真令人感到无比悲愤与惋惜!1950年晏伯伯让正在美国读书的长子晏振东与次子晏新民也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满怀热情报效祖国的兄弟俩,却举步艰辛,命运坎坷。从事石油情报研究工作的晏振东文革时被长期下放到江西改造。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从事音乐教学的晏新民,1957年被划成右派。多年来兄弟俩辛酸困苦的处境不言而喻,这些始料不及、不尽人意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

解放后父亲很少提到晏伯伯,偶尔谈及总流露出思念之情。十年动乱结束,改革开放点燃了希望,国家的变化和朝气,致使许多海外人士都纷纷回来。当时就听说有关方面曾邀请晏伯伯回国,但他却未应约,可能有难言的隐痛与顾忌,未能成行。1984年父亲已生病住院,一天,病榻上的他却兴奋地说:“我要给晏阳初写信,劝他回来看看,我的话他会听!他一定会回来!”载着父亲深情厚意鸿飞大洋彼岸。以后又看到晏伯伯于1982年在菲律宾写的怀念二伯父的文章《敬怀挚友卢作孚兄》,全文字字句句浸透着对二伯父敬佩、思念,情深意笃真挚的凭吊,令我无语哽咽,潜然泪下。我怀念二伯父,也怀念晏伯伯。

随着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推翻了各种不实之词,政府为“平教会” 落实了政策,其冤案得到平反,恢复了名誉,晏阳初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也得到了公正的评介和赞扬,更得知晏阳初在90几岁高龄时,还致力于第三世界亚、非、拉的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还担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顾问,并荣获多种殊荣与表彰等等。显赫的业绩和褒奖,处处显示出他终身矢志不移为平民谋福利的惊人魄力和人格上的魅力。晏阳初的影响更扩展到世界多处,这是华人的荣誉与骄傲。1985年95岁的晏伯伯终于在女儿晏群英等的陪同下回国参观访问,他受到了邓颖超、万里、周谷城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他在京的友好、同仁及学生们的热烈欢迎。1987年年迈的他又再次回国到了北京、成都参观,祖国的成就令他无比欣慰和赞叹。可惜因故他未能到达重庆、北碚,父亲也与他无缘再相见,他也没再见到自己辛苦创建的乡村建设学院旧址和歇马场故居,甚为遗憾!1988年4月30日晏振东和晏福民两兄弟出席了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纪念卢作孚诞辰95周年大会,他们与到会众多的卢作孚亲属再相聚,大家都感叹万分!

今天大陆学术界和民间都重新认识晏阳初,并高度评价他的教育理念和乡村治理作为,曾经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和乡村建设家的晏阳初再次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尊重。许多晏阳初研究机构和刊物蓬勃兴起,人们深入发掘、探讨有关晏阳初的点滴,传承晏阳初的精神和事业;多处都兴建了晏阳初的纪念馆。更多的人会记住晏阳初,他的功德会永光史册。

去年4月我和97岁的母亲邓文媛特意去了北碚晏阳初故居参观,缅怀故人。故居房屋依旧,房舍改换成了崭新的黄色,室内展示出有关晏伯伯的许多珍贵的照片和详细的介绍,原厢房处还陈列了些旧式的家具,故居天井里塑有晏伯伯的汉白玉座像,他双眼前视,依然是那么和蔼、安详,似乎还在关注着乡村、学生……。岁月流逝,时移事迁,已物是人非。在惦记晏伯伯的冥思中,几十年前的景象仿佛又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晏伯伯、晏伯母,还有晏家的哥哥姐姐们,那幢旧庭院……,耳边仿佛又听到田间蛙鸣声、磨滩瀑布的水啸声和晏福民三哥弹出的钢琴声,听到晏伯伯的话语声和笑声……。晏伯伯的名字会永留人间,晏伯伯也永远活在我心中。

 

卢国模

2014年7月


相关产品 / Products More
  • 发布时间: 2021 - 08 - 18
    周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实践,不同阶段党在“三农”工作上的重点顺序,首先是农民,其次是农业,最后是农村;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首先是农业,其次是农村,最后是农民。该实践过程中存在国家由汲取到给予、农村由贡献到振兴的历史轨迹。当前,“三农”工作一方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望乡村振兴未来,我们需要切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促成农业农村现代化早日实现。通过农业与农村优先发展,促成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应牢记三点历史经验:农民富,国家富;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01百年领导、五个阶段(一)农民组织化为主,发动农民闹革命,夺取政权阶段(1921~1949)这一阶段,党的工作路线经过多次曲折反复,最终确立为农村包围城市,发动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动员农民参与革命,就要抓住农民的最根本诉求——土地。从建党初期在闽西、瑞金、大别山等苏区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减租减息”,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土地革命和斗争策略,在人们通常认为的“善分不善合”或马克思所言的“一袋子马铃薯”基础上,通过知恩图报、情景动员、革命话语建构等,党探索了汲取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各种方法。党在征粮派款、投工投劳、征兵征夫等多项基层工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虽然部分时期和部分地区存在“...
  • 发布时间: 2020 - 12 - 14
    30年代前后,我国曾出现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其两大中心即为: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派和以梁漱溟为代表的邹平派。当时我与邹平和定县派都先后有过联系,参加过他们的活动,并直接参加过全国性的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学会”和“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所以我对此有所了解。晏阳初骑驴下乡首先从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谈起。晏阳初是美国留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到过法国,在华工中间做过一些扫盲识字工作,回国后参加了由熊希龄夫人朱其慧主办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后来晏阳初任该会干事长,大权独揽,朱其慧徒拥空名,不久死去。平教会本来是在各大城市搞识字运动的,1926年至1929年也曾以河北省定县翟城村为基地,开展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该村原由本地人米迪刚办过一点教育和自治工作,但规模很小。当时的国内情势是,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国民党势力在城市一时占据上风,而毛主席领导的农村红色政权,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为给平教会募捐,晏阳初到美国游说,得到了美国资本家数十万美元的资助;又得到了南京和河北各级政权的支持,便从1929年秋起,将平教会移到定县县城,从此平教会几乎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所谓的定县实验区。他们标榜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并于1933年10月10日挂起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的官方招牌,掌握了定县全县的政权,把县政府的行政权(行政、税务、司法和警察权),尽都抓到“平民...
  • 发布时间: 2020 - 11 - 19
    编者按:联合国把贫困列为社会发展问题的三大主题之首。从全球来看,当今世界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贫困依然存在,贫困现象蔓延、贫困面扩大成为人类文明中一道深深的伤痕。在中国,反贫困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从中国视角、用中国话语总结最能体现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的反贫困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是践行“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作为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反贫困研究与中国减贫历程紧密交织在一起,书写下辉煌的篇章。本报今日推出专版,选登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反贫困研究的成果和故事,以飨读者。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减贫事业,在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面广的不利条件下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推动脱贫攻坚。从减贫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角度划分,大致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消除绝大多数“绝对贫困”1952年土改完成,3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获得了7亿多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受益农民达到当时农村总人口的约70%。1952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11318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整个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建设带动了大量城市就业,吸纳了2000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到1952年,工农业产值达到81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83.9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4...
  • 发布时间: 2020 - 08 - 13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专门提到重庆市历史上的著名实业家卢作孚,称其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并希望大家积极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卢作孚等人在重庆北碚先后主持了22年的乡村建设实践,这个仅三千余户、一万五千余人的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陶行知誉为“建设新中国的缩影”。本是“落后地区”的北碚通过社会整合、冲突转化、各种资源价值实现等方式既发挥了“后发优势”,又获得包括“和平红利”在内的多重红利,还成功构建起低成本且符合城乡社会转型需要的治理结构,使得各种资源回流乡村,同时也发展出以民生为导向,强调社会参与的创新性社会企业与城乡融合的新局面。这些独特的历史经验可为当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潘家恩,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黎,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温铁军,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重庆市北碚区位于昔日四川的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交界的嘉陵江三峡地区,百年前土匪极为猖獗,时人甚至用“魔窟”形容。然而,自1927年卢作孚于在当地主持开展乡村建设以来,这个仅三千余户、一万五千余人的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各项建设与文教民生事业日新月异,北碚也因创造了各种第一而全国瞩目:1928年举办四川最早的农民运动会,1930年创办我...
  • 发布时间: 2020 - 07 - 01
    每当中国面临重大危机,乡村都是危机软着陆的重要载体,如同这次疫情危机,只有乡村可以最低成本实现对疫情的群防群控。人大国发院国家高端智库“名家讲坛”以“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为主题进行线上直播,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温铁军深入分析了当前疫情扩散之下发生的“全球化危机”的客观规律,提出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以下为演讲实录: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大疫止于村野——生态文明战略转型的由来”。 最近西方世界对中国抗疫过程有怀疑和批评,因为批评和质疑太过强烈,反而把中国真实的抗疫经验掩盖了。 中国为什么能够有效地防止疫情?在防疫战斗的过程中,最低成本的防疫战场是乡土中国。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大约有60%左右的人口是农村人口,跨省进城打工人员占外出人口的大约60%。也就是说,大疫期间(恰值春节),打工者回乡居多,初算3亿左右的打工者中有1.6亿人是出省的,还有1.2亿人留在本省;几亿人流动使乡村变成了防疫工作的主战场。一个现实情况是,中国农村缺医少药,在村医生很少、卫生所几乎没有;在防疫资源聊胜于无的情况下,竟让疫情止步于村野。 曾经有个朋友看到这个讲座题目之后问我,可以说大疫起于村野吗?我回答说应该是大疫止于村野,虽然农村抗疫能力是最弱的,但是农村发生的疫情程度却是最轻的。 这次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城市的传播,需要花几千亿元...
  • 发布时间: 2019 - 12 - 26
    温铁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人称“温三农”,近日出版新作《去依附:中国化解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真实经验》。用自己的脚去走、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温铁军的研究自始至终坚持“不依附”。而对中国三农的未来,他更加坚持“不依附”的观点:“乡村振兴,要走自己的路。” 早上6时20分,69岁的温铁军从北京顺义的家出发,开车一个半小时到达中国农业科学院。8时整,他开始给台下100多名博士生讲课。课在11时40分结束,他全程站着,中间只有过一次15分钟的休息。午餐时,前后三拨人来饭桌上找他谈事,他以“永不经商”的祖父家训推掉了一项合作提议,对某地来的乡村建设志愿者则仔细加以指点,自己饭却没扒几口。下午,某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来向他请教中国农业政策问题。他用英文侃侃而谈,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送走参赞,记者刚要开口问第一个问题,却见温铁军把身子往沙发里挪了挪,闭上了眼。那一刻,这位年近七旬的老者一直挺着的腰,似乎有点塌。半晌,他睁开眼,挺挺腰,自我打趣说:“瞧,这就是‘老温的一天’。”事实上,“老温的一天”尚未结束。接受完记者的采访,他准备赶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报到,参加第二天举行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温铁军的演讲被安排在第二天下午,他准备上午请假去做胃镜:“我8年前做了胃部手术,医生要求我每年做一次胃镜,但我一直没有执行医嘱。” 温铁军,三农问题专家。原...
换一组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