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个个万众一心共同战“疫”的故事,让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深切感受到: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发生后,由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发起的“头雁战‘疫’——百村防疫,群防群治”(以下简称“头雁战‘疫’”)项目,正在把“特别的爱”陆续传递到全国各地的100个乡村受益点,其中,有28个在河南。
针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相对薄弱的现状,该公益行动不止免费发放消毒粉、面罩、口罩、额温枪等疫情防控物资,还支持8000-12000元的小额善款,用于支持村民因地制宜地做好疫情防控、改善乡村公共环境等,确保农村生活、春耕生产、农民工返程复工等有序进行。
雪中送炭 多地乡村收到“头雁战‘疫’”温暖礼
300公斤消毒粉,2000个防护面罩……前不久,经过返乡青年邓保才的申请,驻马店市泌阳县春水镇前邓村的乡亲们收到共仁基金会发送来的防疫物资包,这对防疫物资比较短缺的前邓村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前邓村有8个自然村,村民486户,村民近2286人。邓保才是2017年参加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训的返乡青年,返乡后成立了兴禾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疫情爆发后,作为长期关心家乡发展的新农人,他也积极参与到乡村防疫工作中。
由于泌阳县有很多从武汉回乡人员,防控压力大,新冠肺炎患者确诊人数较多,加上春水镇周边有确诊或疑似病例,前邓村的乡亲们有说不出的担心。邓保才为了筹集充分的防疫物资,满足当地防疫需要,同时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提供充分的防护物品,特意提交了申请,顺利申请到这些防疫物资后,邓保才和村民们都很开心。
“真是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呀。”乡亲们听说这些防疫物资均由好心人免费支援,心里暖暖的。
2018年参加过该基金会头雁计划培训的返乡青年王万军,也帮助王家辿村的乡亲们申请了50公斤消毒粉,50个防护面罩。从大年初三开始,王万军和7位村民开始在村口义务值守,还帮村里各条路及农民院落消毒、给村民测量体温等,“农村防疫物资紧缺,测量体温只能用水银温度计,不方便,口罩也特别紧缺,只能省着用。”王万军说,申请到防疫物资包后,大家伙儿心里更踏实了。
据共仁基金会秘书长白亚丽介绍,“头雁战‘疫’”项目自启动以来,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份物资申请表,申请者主要是自然村、行政村、乡镇、学校、卫生所的相关负责人或者公益组织的公益达人。经过电话沟通、确认、采购、邮寄等程序,物资包陆续发放到位。
其中,河南有6所学校、1家卫生所、1个公益组织和20个乡村参与申请,截至目前,已为南阳市内乡县、信阳市光山县等地的14个乡村发放消毒粉2550公斤,为17个乡村发放防护面罩36160个,正在为 11个乡村采购口罩,28个乡村采购额温计。按照基金会相关要求,物资包发放信息要进行公示,并倡导物资物尽其用,“疫情结束后,额温计等还可以捐赠给村卫生所,使捐赠物资更好地发挥效用。”
善款支持 助力乡村战“疫”改善公共环境
“头雁战‘疫’”项目送上的特别关爱,除了防疫物资包之外,还有小额善款,审核通过后每个小额项目资助8000-12000元善款,由当地自主决定、因地制宜地使用,支持村民用于乡村持续防疫提升、环境治理改善等方面。
据了解,目前,该基金会共收到51分小额项目申请,正在支持河南省的6个小额项目,其中包括:东齐村整村消毒改善小额项目、邓村防疫物资购买小额项目、大崔村防疫设备购置小额项目、韩岗村疫情宣传设备购置小额项目、南彰镇两村公共环境整治小额项目、村庄社区公共生态厕所建设小额项目。
“村里没有自来水,每天消毒需要30多壶药水,每壶50多斤,一个人挑水,一个人打药,药壶的背绳勒得肩膀上满是深痕,有时磨破皮更疼。”以东齐村整村消毒改善小额项目为例,由于地处山区,村里急需改善目前的“人肉消毒模式”,经过申请,共仁基金会支持其购买一辆电动三轮车,代替人力运输水和药壶等消毒物资,减轻基层防疫人员每日整村消毒的工作量和劳累度。
前邓村防疫物资购买小额项目,则需要购买弥雾机、喷雾器、宣传车大喇叭、消毒液、酒精喷壶、帐篷等防疫物资,补齐乡村检测点面临的“短板”,提升疫情防控力度。
记者注意到,一些小额项目不仅考虑当前的疫情防需求,而且着眼于日后的农业生产开展和农村环境提升。比如,驻马店西平县五沟营镇大崔村防疫设备购置小额项目,申请购置消毒喷洒车,防疫时用来对全村道路消毒,疫情结束后,还可以用于农作物浇水和卫生环境洒水;村庄社区公共生态厕所建设小额项目,则是在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于楼社区建生态厕所,原来,经过改厕后,当地的旱厕全部拆除,社区群众如厕很不方便,申请项目资助后,该社区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邀请公益协会监督,由社区居民出力,就能低成本建成生态厕所,既解决了社区群众入厕难问题,又改善了公共环境。
汇聚爱心 非常时期这份特别的爱缘于“乡村情结”
全国上下共同战“疫”的非常时期,“头雁战‘疫’”项目缘何发起?善款从哪里来?
这,首先要从共仁基金会的“乡村情结”说起。
记者了解到,共仁基金会的前身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从2003年就开始为有志于扎根乡村、回到乡村的乡村带头人提供培训服务,2015年更名为“头雁计划”,通过邀请国内外顶尖的乡村建设导师团队,切合乡村发展需求,给与“乡村头雁”指导和帮助。其目标是挖掘和培养“一懂两爱”的“乡村头雁”,为其量身打造一套系统的能力提升与知识拓展的培训体系,提升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能力,并通过系统的陪伴和指导,培育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坚实的人才和组织基础。
十余年间,“头雁计划”培养了上万名“乡村头雁”,遍布全国各地,孵化了一千多家蓬勃兴旺的乡村合作社及各类产业生计的项目,让一个又一个乡村走上了活化、健康、幸福的道路。
2018年4月12日,共仁基金会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这一由当代乡村建设发起人温铁军教授、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北京梁漱溟乡村文化发展中心)等多家乡村建设网络单位共同推动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继续专注于农村扶贫,致力于通过开展慈善活动,整合社会资源,消除贫困。
“中国有2/3的农村人口,疫情发生以来,领导与专家都指出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薄弱环节,需要给予大力支持。”白亚丽表示,因为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的医疗条件相对比较差,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带来的巨大人员流动,以及防疫习惯和防疫物资的不足等,使得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难度更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面临这样的挑战,在党和国家部署下,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强广大农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体系,提升乡村防疫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落实。
为此,共仁基金会发起“头雁战‘疫’”项目,面向鄂、豫、湘等全国各省百个村庄,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防疫工作,提供群防群治的物资包、小额资金、志愿者补贴等,使其更有能力、更高效地发挥志愿力量,主动参与政府、社区、医疗系统等进行的各项抗疫工作,持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确保农村生活、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白亚丽告诉记者,“头雁战‘疫’”启动后,获得来自MXC(抹茶)集团、香港陈张敏聪夫人慈善基金会、区块链联盟基金的物资和资金资助。其中,MXC(抹茶)集团从日本采购3500只口罩、区块链联盟基金捐赠资金用于购买防护面罩3000个、陈张聪敏夫人慈善基金会捐赠250万元人民币,慷慨解囊,支持该项目开展。
为了更好地助力乡村防疫,该项目的推进也可谓用心良苦。“疫情爆发初期,在乡村物流中断的情况下,我们通过线上整理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和防疫知识,发给全国各地的‘乡村头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乡村防疫工作中,协助宣传防疫知识,并密切关注大家的需求。考虑到实用、紧急、安全以及物流等因素,基金会对物资的选择也在发生着变化,前期我们一直聚焦购买口罩、防护服、消毒液之类的,后来考虑到口罩太紧缺,就选择一些更适合乡村防疫的物资,比如,便于物流的消毒粉和使用价值高的面罩,确保尽快把防疫物资发放到位。”
“头雁战‘疫’”公益活动启动后,共仁基金会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也通过网络积极参与,比如,来自上海的卿有钱成为物资采购的志愿者,积极协助基金会工作人员完成寻找货源、采购等工作。此外,该公益活动也得到了申请乡村以及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随着疫情形势发生变化,共仁基金会近期又非常关注即将返城的农民工,“这些人在返城途中及进城后,都需要全面的防护,因此,在物资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村庄尽可能将防疫物资提供给即将返城的农民工,帮助他们尽快到岗复工。”下一步,共仁基金会将对该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公示,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本文转自“大河报”
原文链接:https://news.dahebao.cn/dahe/appcommunity/1506723?newsId=150672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scene=1&clicktime=1583548428&enterid=1583548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