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重庆结缘,要追溯到1966年。那时重庆农村资源缺乏,人年均不到300斤稻谷,农业发展的条件相当差。”
“二十多年来,我先后深入了重庆十余个区县,对山区农村有一定了解与研究,见证了重庆农业的发展过程。”
“如今,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庆如何让农村获得新生?我认为,应踏踏实实地将脚步植根于山水之间。”
6月11日下午,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时,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侃侃而谈,就重庆如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进行了深入探究。
不能把农业单纯看成第一产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在说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问题前,各级部门相关负责人首先应该来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农业,能单纯地看成第一产业么?”在温铁军看来,当前的农业已不是传统观念下的第一产业,而是一种以农村生态为基础的农村生活方式。
他认为,农村的空间具有资源属性,其经济价值在过去并不显化。但在“三产融合”下,农村的阳光、空气、山林等经济价值逐渐显露,在“三产融合”开发下不断显化和升值。
温铁军说,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多元化内涵。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产融合”,其主要载体就是包含着各种自然和人文禀赋的空间资源。这些自然空间和文化风俗等人文空间,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大更直接的消费效用,客观上具有了旅游、休闲、教育、养生等服务功能,也就具有了“三产融合“开发的经济价值。
“农村向来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空间,即‘三生合一’。去挖掘农村的空间资源、生态的多样性,才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动力。”温铁军认为,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机制是相吻合的。
不能把农村简单地进行条块分割
以往,我国农业形势比较复杂。一方面,农业产业化追求数量型增长,造成一产化农业的过剩及占绝对比重的面源污染;另一方面,我国农业基本要素因长期被外部市场定价,导致成本上推,出现过“地板高于天花板”现象。
温铁军说:“各级政府要把村庄看成一个整体,不能局限于土地平面化开发利用,简单地对土地进行条块分割,将资源切碎,一股脑用西方工业化思维指导生产。”
他举例,一个村甚至一个区域的山水本是一个整体,如果将地块简单地分割成条块,简单粗放地用于不同形式的经营,势必体现不出山水体系的系统价值。
“基于此,中央要求各地发展立体循环农业。”温铁军说,立体循环农业不仅能保留并维护优美、清洁、干净与物种多样化的自然环境,还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养生农业的需要,“以新鲜空气洗肺、山溪清泉洗血、有机食物洗胃、乡土文化洗心,这些立体循环农业下的慢食、慢村、慢生活,正是大城市家庭未来消费之趋势。”
“在指导农村发展立体循环农业时,还要重视培育‘小农经济’,壮大农村集体资产。”他认为,小农经济只有借助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小农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全面减贫等战略目标。
当前更需要的是社会下乡、市民下乡
温铁军认为,重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在推进“市民下乡”、深化“三变”改革、培养“一懂两爱”人才等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政府要制定新政策推动‘市民下乡’参与乡村振兴。”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城市居民以及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在乡村从事各种经济活动,或在乡村长期居住、生活。
不过,他认为,当前需要的不再是过去产业化时代的资本下乡,而是要求社会下乡、市民下乡。
“怎样带动市民下乡,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他说,“湖北武汉就有首创。去年,武汉提出了一个鼓励市民下乡的优惠政策20条。这种做法叫社会参与式发展,鼓励社会下乡,而不再是亲资本的下乡,目前看来效果很好。”
对于当前城市资本如何更好地“下乡兴业”这一问题,温铁军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下乡前要做好前期调研,结合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可选择具有“立体循环、文化体验”特点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二是要重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减少一家一户的谈判对象,进而减少交易成本;三是深度参与当地的“三变”改革,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数字版
原文链接:http://m.cqrb.cn/cqrb/2019-06/12/009/content_153089.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