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实践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活动资讯
2017 - 11 - 26
编者:今天推送的是温铁军教授的《告别百年激进》(上卷)一书,详细信息如下。 《告别百年激进》作者:温铁军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4月页数:480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6088527  作者简介:温铁军,1951年5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环保部、商务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解构现代化》《我们到底要什么》《认识与实践的对话》《解读苏南》《八次危机》等多本专著。》内容简介:本书为温铁军教授2004-2014年十年间演讲辑录。所谓成功的先发国家或地区,只不过是在占有现代化收益的同时把他们的成本转嫁到了后发国家或地区;所谓失败的后发国家或地区,只不过是把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的时候,被动、甚至积极地承载了先发国家的巨大成本。 通过对 “成本转嫁理论”的理解,就会对先发国家或地区为什么会成功,后发国家或地区为什么会失败有清晰地认识,就会明白如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目录第一部分 资本全球化的宏大叙事第一节 人类创造的两个异化物第二节 全球资本化与制度性致贫第三节 国家竞争的“微笑曲线”第四节 欧债危机实属政治危机第五节 日本研究中的另类思考第六节 从北非“街头政治”看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第二部分 现代化困境第一节 现代化高成本的预言:奥巴马-金正恩难题第二节 解构中国现代化第三节 人民币的故事第四节 我的三个困惑第五节 中产阶级的“去城市化”第六节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第三部分 新世纪的真问题第一节 中国进入21 世纪之初的宏观调控第二节 政府公司主义体...
2018 - 09 - 28
今天早上在高铁上,我才看到俊娜给我定的分享题目:生命能量来源,老实说我被这个题目吓到了,所以我给自己重新定了一个更加吓人的题目叫:以存在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简单来讲一句话就是:你想为世界带来什么,首先你要成为什么。如果你想要照亮世界,你首先要成为光……我会从我们的生命历程来讲。反叛的历史社会的悲剧—我们关于幸福的功课是由不幸福的人来教的从我自己走过的历程来说,首先,我是父亲安排的人生轨迹的反叛者。我是农村的孩子,父亲是一个乡村教师,他对我最大的期望是我考上大学,去过上班、下班的城市生活,他认为这样我就幸福了。其实,我一直在怀疑这个事情。因为,我看到的是,我们的父母并不幸福。我的父亲一直在讲,我受这么多苦,是为了你好,是为了你们将来的幸福。其实,这是这个社会最奇怪的事情。我们幸福的功课是由一群不幸福的人来教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的老师从来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他自己不幸福的时候,他是不可能教给你“幸福是什么”这门功课的。但是,又很奇怪,他又一直告诉你,你只需要考上大学,上班、下班,然后你就幸福了。我觉得这个事情一定是有问题的。所以从高中开始,我觉得我必须自己思考: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么走,我的人生应该怎么安排?我发现,这门功课是没有人教的。我们的学校什么都教,偏偏不教这个东西,不教什么是生活?生命的意义、幸福是什么?没办法,只好自己去找。思考的过程从尼采到泰戈尔我的高中时代是一个蛮痛苦的过程,因为找不到人去告诉你这个东西,就只好自己去读书。当时还接触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包括老子、庄子.......我还没有认识到,也没有接触到佛教的东西。当时能接触到的反而是西方哲学。在整个高中时代,把西方哲学,比较有名哲学家的著作都读了个遍。当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尼采。尼采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讲述的,人生的三个阶段的理论。首先,我们是一个骆驼。我们被社会的观念、...
2018 - 08 - 16
感谢有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个汇报,其实我们真的还没做那么好,总是在大家鼓励声中一步一步往前走,相信有一天会做好,昨天晚上我们在北京的大街上,我们就在看天上的星星,所有北京的老师到我们那去的时候都说北京看不到星星,我们不相信,然后昨天晚上我们就看了,还是看到了几颗星星,但是远没有我们那里满天星星,而且是很清澈的星星,这个让我们找到北京还是不如我们家里面好,在晚上的自信心还是在星星那里感受到了。今天老师给我们安排的是文化建设,其实我们的合作社也好,我们的社区综合农协也好,我们的文化建设我觉得是,我们从98年做到现在的话,我们首先觉得是农民的自信心建设才是我们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一说农民都觉得农民没文化、没素质,农民很差,但其实我们觉着是,一路走到现在,农民有得天独厚的一个优势,起码我们觉得是一年四季风景不一样,每天的风景也不一样,这是城市绝对找不到的,而且在农村我们快乐,我们自由,没有人说你今天必须得上班,没有人说,你今天几点必须赶到。所以这种自由是我们农民自己的非常非常难得的一块天地,那我们的快乐呢就是,我们在2001年我们从一个村组织了35个妇女进行跳舞,当时无意之间大家开始闲着没事我们去跳舞,结果一跳跳了30几个村,跳了30几个村,跳舞中间所有人都觉得是合作社的跳舞好像没关系,但实际上一跳舞的话,不相信我们今天坐这里听着很美,假如说我们今天把这个教室改成舞厅,如果我们跳街舞也好,跳健身舞也好,哪怕我们做广播操也好,那心情肯定不是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的心情。每一次我能深深的感受到,和我们年轻的走模特步,我们老年人呢,我们80多岁的老年人还走过模特步,那我们60多岁的老太太跳舞的话,那种跳起来的活力啊,那种生命给人的感觉啊,真的这才是活着,所以这个一跳舞激发的大家的那种快乐心情,真的是让人非常有力量。很多人说为什么你走了14年一直坚持走,一呢,我们确确实实觉得是,杨团老师第一次到我们...
2018 - 07 - 26
她是一名毛乌素沙漠中的农家女,是一位与沙漠拼搏的斗士,是一名绿色的使者,更是一名誓将一生献给治沙事业的女强人,她就是殷玉珍。与沙漠拼搏,建设绿洲1986年,19岁的殷玉珍从陕西省靖边县东坑乡嫁到鄂尔多斯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井背塘这个荒无人烟的居住地方,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窖就成了殷玉珍和丈夫白万祥他们的新房,方圆几十公里除了他们的家,就剩下茫茫无际的沙漠了,风一起,小屋随时有被沙漠吞没的危险,风一停,一家人便赶快用铁锨把门口的沙一点一点挪开,这样的情景几乎天天可以遇到。沙漠中的沙棉蓬、沙蓬子、沙米就是他们的主要下炊之物。丈夫偶尔从靖边县捡回来的死猪、死羊,竟是全家难得的一顿美味,剥下的皮子就是家里做皮袄的材料,说到这里殷玉珍眼睛不停的流出泪花,也许谁也想象不到这样的场景,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她们过了多久。对19岁的殷玉珍来说,最难以忍受的不是生活上的贫困和艰难,而是沙海中无边无尽的寂寞才是最可怕的。殷玉珍清楚记得过门的第40天时,才看见一个人从她的家经过,待她惊喜地跑过去时,那人已经走远,她便回家拿了个盆,把那脚印扣住,每天都要来看上一次,就是这个脚印,陪她度过了许多寂寞难熬的日子。沙化的土地连起码的生存都难,更别说是发家致富了。面对着一望无垠的荒漠,她咬牙发誓:“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为了这个誓言,殷玉珍打起了家里的主意。她家里最值钱的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只三条腿的羊,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三条腿的羊换回了600棵树苗,把它种在房子周围,每天细心地照料着,那时殷玉珍每天除了给树浇水,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呆呆地瞅着这些小树中度过的。冬去春来.经历了风霜和干旱之后,载下的600棵小树只活了不到10棵。殷玉珍并没有失望,反而看到了希望,只要有一颗树能活,就说明有希望,看到这些在风沙中飘摇的小树,殷玉珍和丈夫开心地好像看到了一片绿洲。从此一场持久的人沙战斗开始...
135页次21/34首页上页...  16171819202122232425...下页末页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