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实践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活动资讯
2019 - 06 - 12
6月10日上午,由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联合成立的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温铁军工作室签约仪式在战旗村隆重举行。郫都区各部门负责人、温铁军调研组,以及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等500余人出席签约仪式。走访调研点赞郫都乡村振兴经验温铁军教授调研团队签约仪式之前,温铁军教授携工作团队一行到郫都区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分别对郫都区唐昌、安德、友爱、三道堰四个街道六个典型村进行走访。在青杠树村,该村土地改革和“小组微生”做法引起了重庆大学潘家恩副教授强烈的兴趣,他认为青杠树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秘书长黄志友对“中国农家乐第一村”农科村的产业融合与升级之路表示赞叹,石羊村党员乡贤带头改造村落、以文化振兴乡村的做法,安龙村盆景和互联网结合、生态小农和市民共同保护生态资源的鲜活案例,都获得了温铁军工作团队的高度赞扬。通过调研交流,温铁军教授认为,郫都乡村振兴工作既有千年农耕文明积累的厚重历史,又有成都城市中心辐射带来的新机遇。建议郫都区以城乡融合为契机,抓牢文商旅融合,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加强乡村发展治理,同时依托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聚焦本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落户战旗工作室助力乡村振兴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院长高德敏(中)、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秘书长黄志友(右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办公室主任杜洁(左一)代表三方进行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温铁军工作室在四川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隆重举行。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社长林治波、成都市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乡村振兴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等8人见证了签约过程近年,郫都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 起好示范”的殷切嘱托,抓住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转型重要机遇,全域推进乡村振兴,逐步探索形...
2019 - 06 - 12
“我与重庆结缘,要追溯到1966年。那时重庆农村资源缺乏,人年均不到300斤稻谷,农业发展的条件相当差。”   “二十多年来,我先后深入了重庆十余个区县,对山区农村有一定了解与研究,见证了重庆农业的发展过程。”  “如今,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庆如何让农村获得新生?我认为,应踏踏实实地将脚步植根于山水之间。”  6月11日下午,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专访时,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侃侃而谈,就重庆如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进行了深入探究。   不能把农业单纯看成第一产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在说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问题前,各级部门相关负责人首先应该来一场思想观念的革命。农业,能单纯地看成第一产业么?”在温铁军看来,当前的农业已不是传统观念下的第一产业,而是一种以农村生态为基础的农村生活方式。  他认为,农村的空间具有资源属性,其经济价值在过去并不显化。但在“三产融合”下,农村的阳光、空气、山林等经济价值逐渐显露,在“三产融合”开发下不断显化和升值。   温铁军说,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多元化内涵。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产融合”,其主要载体就是包含着各种自然和人文禀赋的空间资源。这些自然空间和文化风俗等人文空间,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大更直接的消费效用,客观上具有了旅游、休闲、教育、养生等服务功能,也就具有了“三产融合“开发的经济价值。  “农村向来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复合空间,即‘三生合一’。去挖掘农村的空间资源、生态的多样性,才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动力。”温铁军认为,这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机制是相吻合的。   不能把农村简单地进行条块分割  以往,我国农业形势比较复杂。一方面,农业...
2019 - 06 - 12
6月11日上午,由重庆日报参与主办的“乡村振兴大讲堂”在重庆新闻传媒中心正式启动。著名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以《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战略转型》为题,为现场数百名听众带来了观点独特、角度新颖、触类旁通的首场讲座。“乡村振兴大讲堂”是重庆日报联合重庆市博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一个思想阵地。将每月举行一次专场报告会,邀请国内知名“三农”专家、学界人士、企业家等现场授课,并通过重庆日报全媒体矩阵向广大读者传播。受邀主讲嘉宾将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这一主题,探讨生态修复、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贡献力量。首场讲座现场,温铁军以“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战略转型”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几十年来中国发展所经历的危机以及应对战略,并多角度剖析了全球化危机和中国战略转型。“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伟大的中国农民帮助新生的人民政权度过了经济危机”“小农经济是简单生产力的外延扩张”……温铁军说,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命运与“三农”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后,我国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多年来投入“三农”的资金达到15万亿,这些资本使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实现了“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气、通宽带),“‘五通’使每个行政村都具备了成为开发区的条件和基础,农民手中的资源型资产无形之中增了值。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新形势下,要把农民的资源型资产变成价值型资产。”温铁军说,乡村振兴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战略。乡村,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90分钟的讲座,温铁军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台下听众受益匪浅、意犹未尽。讲座结束后,听众们还就农业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产业绿色转型等话题,与温铁军展开互动交流。本文转自重庆日报数字版原文链接:http://m.cqrb.cn/cqrb/2019-06/12/009/content_153088.htm?from...
2019 - 06 - 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工作人才。这是当前全球危机中,中国社会发展的被动调整。但对于乡村建设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只是地缘辽阔的乡土大地需要各地因地制宜的经验探索,同时认识到这是城乡融合中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和生态文明形态的大战略,而不是对乡村的消费和片面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参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青年人才培养十余年的团队,伴随着中国三农问题,经历了农业税时代,新农村建设时代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等等多个发展阶段。我们拥有丰厚的历史资源和经验,面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我们需要扎根乡村,以身作则,探求融合中华传统智慧的乡村振兴之道,构建以乡村为载体的可持续生存体系,为中国社会可持续的发展培养更广泛的优秀青年。壹 人才计划介绍“农村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人才计划”)是由香港社区伙伴支持,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于2005年发起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项目旨在搭建一个青年人深入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动青年人走入乡土社会,关注乡村如何振兴,探索青年返乡创业之道,形成青年扎根乡村的机制与经验。项目尝试促使青年人反思制式教育,将个人成长与乡村发展结合起来,在与乡村的互动中重新认识自身与土地、农村、自然乃至社会的关系并思考自身的人生价值与选择。从2005年8月——2018年8月,“人才计划”项目已成功开展十三期,共有220名学员参加,目前正在进行第十四期。学员下乡实践锻炼的乡村建设试验点总计70余个。目前有126名学员依旧工作于社会公益、生态农场、返乡创业、工友服务等乡村建设领域,被外界誉为“支农战线上的黄埔军校”。 贰 人才计划招募对象第十五期农村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于2019年4月25日正式启动,现面向全社会择优招募12名学员。年龄在28岁以内的未婚者关心社会发展,认同乡村的文化价值能吃苦会做饭,适应集体生活能够全职参加一年积极主...
62页次8/16首页上页...  3456789101112...下页末页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