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乡建实践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一懂两爱
2018 - 09 - 28
位于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的江源,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小山村。这里不仅群山如黛,清溪如带,村中至今保存较好的16000余平方米明清古民居群更是令人流连忘返。江源古民居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离不开村民对古民居保护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投入。然而村民保护古民居意识的提高,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注入又离不开村中一群有眼界、又智识的年轻人,王定钊就是其中的领头雁。身体力行 保护民居历史上的江源,是个人文底蕴深厚的村落。村民秉承耕读世业,忠厚传家的传统,或居家而耕种,或经商而致富,或读书而仕进,美俗淳风,远近闻名。稻墨相香,古今一贯。自王姓定居江源到清末1903年,这里共出进士2名,国学生3名,太学生7名、庠生11名。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里共出大学生51名,其中北京大学学生1名;博士2名,硕士7名。耕读世业,忠厚传家的村风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给我们今天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上世纪70年代末,这里还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40多栋,面积近30000平方米。许多古建筑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的拆旧建新蔚然成风。由于当时绝大多数村民缺乏文物保护意识,致使不少文物价值很高的古建筑被钢筋水泥平顶楼房所取代。年轻的王定钊,看在眼里痛在心头。从那时开始,他就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要尽自己毕生的精力,把村里残存的古民居保护好,开发利用好,使它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另一条途径。一方面,他身体力行,耐心劝阻和制止破坏古民居的事件发生。只要他知道哪里有拆毁古民居的事情发生,他就挺身而出,上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地说服和劝阻。2011年,江源一栋最精美的二进式清代古宅,屋主准备将其拆除新建楼房,王定钊以真情相劝,并准备以自己新建的房屋同其置换,拆旧建新被其成功劝止,古宅得以保存。之后古宅主人又买得他旁边一栋明代较破旧老...
2018 - 09 - 28
杨瑞欢,陕西宝鸡人,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届毕业生,梁漱溟乡建中心人才计划十三期学员,在校期间随社团参加过多次下乡活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蒲韩新青年公社学习。毕业的时候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下乡了,因为以前有参加过社团组织的下乡活动,所以对于下乡的一切一点儿也不陌生。我们九个人组成的下乡队伍叫左权梦之队,所有成员均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奔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石匣乡姜家庄村——一个坐落于太行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村子不大,但山清水秀,一片好风光,七天的生活便在这里开始了。七天时间真的很短,心里清楚自己基本为村子做不了多少事情,更多的是完成团队规划要完成的任务,努力做好自己该干的事情。在村子里生活的日子过得很快,期间了解了一些村里的故事、历史、文化等等,所了解到的东西于我个人而言并不那么重要,算是开阔了眼界,重要的是与村民、与老人们交流接触的过程,每次下乡都喜欢与老人们聊天,倾听他们的故事。我每次入户调研得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和乡亲们闲聊,聊生活中的琐事,听他们的生活经历,在我看来很多东西不能太刻意,一味地向乡亲们问自己想要的东西,会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压迫感,反倒会适得其反,如果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和一位老人聊天,聊得很开心,哪怕有价值的东西不多,但只要老人开心,在我看来这就是价值所在。在一个只有2G网络、甚至会因下雨随时断电断网的村子生活一周,时常会看到一些队友的焦虑,习惯了网络不离的我们,对于与外界隔绝的宁静生活反倒有些难以适应,这真的是需要我们去反思的。在姜家庄旁边的自然村里生活的人们,真的几乎身处桃花源,那份安宁、安逸,是那么的美好却又不可思议。在我们的认知里,似乎基本到处都已经是4G的网络,人人或家家至少都有一部电话,然而在姜家庄并不是。在这个互联网遍布的时代,我们对于网络及相关电子产品的依赖性似乎太强了,以至于没...
2018 - 06 - 15
陈玉英,致丽玩具厂的生还者之一,重庆市忠县自强残疾人服务站负责人,4岁半孩子的母亲。大家都叫她小英。「出去做工,钱没有,命也没有了」知道小英,始于致丽玩具厂大火。1993年的致丽玩具厂大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区的第一场特大火灾,曾经轰动一时。今天,我们只能从一些资料片中略微感受到那场大火残酷的情况:浓烟熏黑的厂房、大火烧弯的钢筋,还有一具具被白布掩盖的曾经鲜活的生命。搜集到的资料中有一张很珍贵的照片:小英被层层的纱布包裹着,纱布中露出被烧得焦黑的额头。那时的小英才17岁,显得无助又迷茫。惨剧吞噬了87名工人的生命,另有51名工人受伤。小英幸运地从火灾中捡回一条命,但又不幸地成为生还者中受伤最严重的一个。小英出去打工是为了支持哥哥上大学。大火发生以后,小英在医院接收了17次的手术。对于出事前连一片药都怯于吃下的小英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经历。高达75%的烧伤让植皮的成活率降到了最低,长期卧床使全身长满了褥疮,小英几次在鬼门关外徘徊。原以为恢复虽然艰难,至少可以留在医院等待奇迹出现,然而有一天,工作组却来人通知小英出院,称小英在住院过程中已经花掉了20-30万,若不出院,就只能转入到乡镇上的小医院:「再不走,死了就概不负责。」工作组给了一定的赔偿,并派了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陪同小英和爸爸回家。回家的过程十分艰苦,小英的伤不断恶化、发炎、化脓,在路上用过的被褥都只得自费从宾馆买下,再直接扔掉。而身在忠县的家人们并没有想到小英被烧得这么严重。两年未见的哥哥特意买了花回来看妹妹,当见到面目全非的小英时,他不禁泪流满面。祸不单行,此时妈妈又不小心摔伤了腰,躺在床上行动不便,一时间家里愁云惨雾。忠县是个小城,小英被烧伤的消息一下就传开了,闲言碎语很多,真有「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还好,哥哥读的是大专,已经毕业了。这让这个苦难的家庭有了些许的安慰。接下来等待着小英的是更多的折磨。而致...
2018 - 09 - 08
摘要:戴着眼镜的姚慧峰不像一个农民,他考上了大学,在大城市工作,5年后却回家种地。刚返乡时,父亲觉得“脸上没光”,母亲天天哭泣,村民认为他没能力;而两年后他成功种出有机稻米,产值颇高,村民也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面对“小有成绩”的他,父母却依然认为“种田没出路”,他们与儿子的“冷战”还将继续。{人物档案}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南垣村一个很典型的江南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以前村里的河水都可以直接喝,小鱼小虾在水里游来游去,我们放牛就去抓。满山都是毛栗子、野梨子、野柿子,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现在“河水不再清澈,鱼儿消失了,蔬菜瓜果也吃不到儿时的味道,而村子里的怪病却越来越多……”11月16日,北京,全国返乡青年论坛;12月13日,广州,消费者新米品尝会;12月20日,第四届全国农民合作组织论坛……今年年底,江西农民姚慧峰有点忙,在多个场合讲述着自己的返乡种田经历。戴眼镜的姚慧峰不像一个农民,他曾是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在大城市工作5年后却回家种地。刚返乡时,父亲觉得“脸上没光”,母亲天天哭泣,村民认为他没能力;而两年后他成功种出有机稻米,产值颇高,村民也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面对“小有成绩”的他,父母却依然认为“种田没出路”,他们与儿子的“冷战”还将继续。“为这块土地做点什么”2005年从西南林业大学毕业,姚慧峰跟其他大学生一样,来到首都北京,找到一份医药代表的工作。“从小父母便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跳出农村就不用种田。我也想在大城市打拼出一番天地,脱离农村。”勤奋的他很快就升任为小领导,一个月的工资达到1万多。但他很快发现自己受不了整天跟客户打交道套近乎,酒桌文化更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我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反思,觉得在三十岁之前,我应该找到人生方向,应该过有意义的生活。不能再彷徨了。”2010年的一次偶然机会,姚慧峰在CCTV7频道看到一个关于CSA模式(社区支持农业)的采...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