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介绍:2015年4月14日晚,可持续实践与乡村建设大讲堂第二十二讲在北区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张慧瑜副研究员主讲,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师资研究员、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潘家恩博士主持。
讲座中,张慧瑜老师首先从近期的几个热点切入:春节期间大热的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返乡观察笔记”和两会前引起激烈争论的柴静团队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以及近年来作为一个媒体话题的“乡愁”。
之后,张老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讨论。他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文明的、有序的社会;后工业社会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把工业产业转移到了日本、亚洲四小龙,然后又转移到中国、东南亚等,自身只剩下高端产业,出现“去工业化”;在国内出现“蓝领白领化”,经典理论意义上的阶级矛盾消失,社会结构呈现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纺锤形社会,也即“去阶级化”;由于制造业外移,导致发达国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张老师从《逆世界》、《极乐空间》等几部好莱坞影片切入,分析了在后工业社会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及其反映出来的社会文化症候。
张老师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逻辑便是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社会景观都是消费者、消费空间,而生产者、生产空间则被“隐形”了(如工人、农民等生产者成为“隐身人”),即便有些生产活动、生产者和生产空间是可见的,也只是因为这些生产活动、生产者、生产空间可以被消费(比如表演某一项生产手艺,比如798艺术区)。
但是,这样一个后工业社会是以“成本转嫁”为前提的——工业带来的环境压力转移到第三世界,工业社会的阶级等社会矛盾转移到第三世界。
而随着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一方面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北上广深”等大都市的“去工业化”、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与几十年中历史背景的变迁相对应,也出现了两种文化景观,一是1950-1970年代的工业文化、生产文化、工人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后工业文化的三类故事(工业作为污染源的故事、工业消失的故事、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田园故事),张老师以数部影视作品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其实还存在着工农联盟的“另类探索”——这正是中国的特殊经验。如新乡建运动(新的城乡、工农互补)、工业田园的想象(工业像田园/现代化乡村,乡村也能工业化)。张老师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工农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视野。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同张老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本次讲座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同学们都表示非常有收获。
2、讲师介绍:
张慧瑜:1980年3月生于山东。2002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本科),2004年毕业于人大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200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读博士。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重庆大学高研院经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出版专著《文化魅影: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打开锈住的记忆:影视文化与历史想象》、《危机时代与主体建构: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影像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2008-2012)》等。近些年在《读书》、《开放时代》、《电影艺术》、《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南风窗》、《二十一世纪》(香港)、《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The Lines: Asian Perspectives》(韩国)等发表文章二百余篇。曾获2016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九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一等奖、2014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论文三等奖、第一届华语电影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委员。2015年至201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从事访问研究工作。
3、内容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