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课堂
回到顶部
最新资讯 NEWS 更多>
2021 - 09 - 22
点击次数: 0
9月18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指导,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乡村振兴人才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论坛现场对外发布了“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单,北京共仁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共仁基金会”)“头雁计划:培养乡村带头人”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乡村人才振兴优秀案例”入选名...
2021 - 09 - 06
点击次数: 0
#餐盘去殖民化,全球亚马逊化!Decolonize your Plate, Amazonize the World!国际CSA联盟——URGENCI 于近日通过网站(urgenci.net)正式对外界宣布,国际CSA线上研讨会将于2021年10月25日-30日召开。这将是第八届国际CSA大会暨第五次欧洲国家CSA运动集会。与此同时,这次会议的如期到来也标志着巴西CSA网络成立十周年。紧随其后的是1...
2021 - 07 - 07
点击次数: 0
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两大国家战略,源自于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对复杂国际环境变化的判断。近代以来,乡村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也愈发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并且还将持续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在两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探索认知我国广大乡村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农耕等立体要素资源,进而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生...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编者按2021年6月1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21重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由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总干事黄志友代表主办方发布了由重庆日报、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爱故乡文学与文化专业小组联合发起的2021年度“口述乡村·故乡纪事”计划,面向全国征集1000篇述说乡村历史、描写乡村风貌的优秀文章,欢迎大家积极投稿!写给乡村的一封信中国作...
2021 - 06 - 18
点击次数: 0
日期:2021年6月15日 – 7月18 日在线会议:ZOOM会议 & 小鹅通直播同声传译:全程提供英语/西班牙语/普通话三语翻译主办单位: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国仁全球大学堂合办单位:亚洲学者交流中心,全球和平妇女,墨西哥地球大学,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岭...
课程

【专题讲座】张慧瑜:后工业时代的文化逻辑与新乡建运动

2016-05-04
来源:
作者:

1、课程介绍:2015年4月14日晚,可持续实践与乡村建设大讲堂第二十二讲在北区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张慧瑜副研究员主讲,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师资研究员、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潘家恩博士主持。

讲座中,张慧瑜老师首先从近期的几个热点切入:春节期间大热的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返乡观察笔记”和两会前引起激烈争论的柴静团队的环保纪录片《穹顶之下》,以及近年来作为一个媒体话题的“乡愁”。

之后,张老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讨论。他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文明的、有序的社会;后工业社会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把工业产业转移到了日本、亚洲四小龙,然后又转移到中国、东南亚等,自身只剩下高端产业,出现“去工业化”;在国内出现“蓝领白领化”,经典理论意义上的阶级矛盾消失,社会结构呈现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纺锤形社会,也即“去阶级化”;由于制造业外移,导致发达国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张老师从《逆世界》、《极乐空间》等几部好莱坞影片切入,分析了在后工业社会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及其反映出来的社会文化症候。

张老师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逻辑便是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社会景观都是消费者、消费空间,而生产者、生产空间则被“隐形”了(如工人、农民等生产者成为“隐身人”),即便有些生产活动、生产者和生产空间是可见的,也只是因为这些生产活动、生产者、生产空间可以被消费(比如表演某一项生产手艺,比如798艺术区)。

但是,这样一个后工业社会是以“成本转嫁”为前提的——工业带来的环境压力转移到第三世界,工业社会的阶级等社会矛盾转移到第三世界。

而随着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一方面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北上广深”等大都市的“去工业化”、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与几十年中历史背景的变迁相对应,也出现了两种文化景观,一是1950-1970年代的工业文化、生产文化、工人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后工业文化的三类故事(工业作为污染源的故事、工业消失的故事、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田园故事),张老师以数部影视作品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其实还存在着工农联盟的“另类探索”——这正是中国的特殊经验。如新乡建运动(新的城乡、工农互补)、工业田园的想象(工业像田园/现代化乡村,乡村也能工业化)。张老师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工农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视野。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同张老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本次讲座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同学们都表示非常有收获。

2、讲师介绍:

张慧瑜:1980年3月生于山东。2002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本科),2004年毕业于人大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200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读博士。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重庆大学高研院经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出版专著《文化魅影: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打开锈住的记忆:影视文化与历史想象》、《危机时代与主体建构: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影像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2008-2012)》等。近些年在《读书》、《开放时代》、《电影艺术》、《文艺研究》、《人民日报》、《南风窗》、《二十一世纪》(香港)、《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湾)、《The Lines: Asian Perspectives》(韩国)等发表文章二百余篇。曾获2016年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九届“学会奖”著作类(专著)一等奖、2014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论文三等奖、第一届华语电影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香港电影委员会委员。2015年至201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从事访问研究工作。

3、内容呈现:


Case / 相关资讯
2021 - 03 - 14
点击次数: 0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建设的起点在哪里?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为何如此重要?发达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真相是什么?美国强大起来的最基本经验又是什么?甲午赔款1/3被日本用来搞乡建。      洋务运动起于十九世纪中叶,短短三、四十年,最终败于甲午战争。在这个阶段官办以富国强民为目标,早期国家企业就是为了抗击外敌入侵而兴起的。      2020年习近平...
2020 - 07 - 25
点击次数: 0
冷战曾将世界一分为二      西方文明主导的人类资本主义历史,在二战之后进入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分割世界、全面对峙的“冷战”阶段,把世界变成了以“意识形态”配套地缘政治划线的两大帝国主义体系。冷战所产生的制度框架,因“内在具有政治正确”而被强权推行,其本身并无任何理性可言。而这个框架又被两个同属于西方的超级大国包装成“自由主义”及“社会主义”的两个思想理论、教育文化体...
2020 - 07 - 25
点击次数: 0
一、讲座主题:      国仁乡建大讲堂/国仁读书会(第一季)邀请了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潘家恩,作题为《百年乡建与现代中国》的第四场直播讲座。      近代以来持续至今的中国百年乡村建设,本来就是中华文明受外部冲击而反应形成二十世纪中国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区别于长期对立状态的激进主流,并体现在乡村...
2020 - 07 - 25
点击次数: 0
一、讲座主题:      国仁乡建大讲堂/国仁读书会(第一季)第三讲邀请了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松良老师,作题为《乡村治理的生态学视野》的直播讲座。      2020年两会之后,三农领域出现一些新态势,比如疫情压力凸显粮食生产重要性,三农政策倾斜和投资力度加大,优质乡土生态资源成为香饽饽,农村“数字经济”亟待拓展...
投稿讨论
ruralrecon@163.com
Copyright ©2017 重庆爱故乡文化传播中心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