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介绍:2015年4月14日晚,弘文乡建讲堂第二十三讲在北区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周立教授主讲,由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张兰英副院长主持。此次讲座在西南大学弘文图书馆(北区)举行,由西南大学图书馆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共同主办。
周立教授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嵌入、多元城市生态与就地村镇化”。首先,周立教授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进行了解读,随后引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着重解读了“多元城市生态”和“就地村镇化”这两个新的、具有启发性的概念。
随后,周立教授从当前的“吸星大法”和“珍珠奶茶”式的城乡关系切入,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趋势出发,指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小农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将存在,家庭经营式的农业是中国的基本事实。在二元结构将长期存在这一基本情况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逆城市化潮流已经到来。随后,周立教授以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和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为例指出,如果城镇化道路走的是较为激进的“大城市化”方向,将导致如“贫困人口的空间平移”、治安混乱等问题。而德国等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即推进小城镇和小村镇建设的城镇化道路。这条城镇化道路在生态、治安、公共服务等方面都显示出相较于大型城市的优越性。结合前面提到的生产力三要素的回流带来的机遇,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小村镇将迎来发展机遇。
接着,周立教授梳理了学界关于城镇化的几种思路:大城市化与城市群、小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就地村镇化与多元城市生态。结合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周立老师对比分析了几种思路,指出“就地村镇化”方式也许是更切合中国实际的思路之一。就地村镇化的主体力量,就是外出务工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他们难以支付进入城市的高昂成本,大部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接下来,周立教授以湖南嘉禾、汉寿、湘潭、福建屏南为例,对“多元城市生态下的就地村镇化”进行了案例分析,以三个关键词总结了三点结论:一、“嵌入”(政治经济嵌入到社会);二、“多元”(城市生态);三、“就地”(村镇化)。
在提问环节中,周立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本次讲座反响热烈,同学们都表示获益匪浅。
2、讲师介绍
周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农业经济系)副教授(2002-2010)。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2000-2002),副教授。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和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1997-2000)。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2011-2015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专家组成员(2011-2013年);《银行家》农村金融栏目主编(2005年至今);中国银行家研究中心研究员(2005年至今);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2012年至今)。主要研究领域:国情研究、农村金融、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食物主权
3、内容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