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介绍:2015年6月14日晚,“弘文乡建讲堂”第二十五讲在中心图书馆九楼经典阅读沙龙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上海大学孙晓忠教授主讲,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师资研究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特邀研究员潘家恩博士主持。此次讲座在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举行,由西南大学图书馆与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共同主办。
孙晓忠教授在讲座中
孙晓忠教授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进‘村’:延安时期中共的乡村建设实践”。首先,孙晓忠教授开宗明义地介绍了延安时期中共“进‘村’”的政治、社会与历史意涵:一方面体现了国家政权治理向基层的渗透,另一方面改变了在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中改变了自上而下的“启蒙”关系。
接着,孙晓忠教授引用历史学家黄宗智、杜赞奇等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晚清以来“乡里空间”的变迁,并指出国家政权很难下伸到基层,也因此,对广大农民几乎毫无动员能力。在这个背景上,孙教授介绍了延安时期中共的乡村建设探索和实践,如基层政权建设、改造家庭、改造二流子、妇女解放等等。孙晓忠教授用古元的木刻、赵树理的小说等文学艺术作品为例,提出了大革命时期的“农会模式”与延安时期的“村区模式”,指出在后者的艺术表现中,“国家”的力量已经清晰地出现。由此,国家政权有效地深入到基层,形成强大的动员能力,与晚清以来“内卷化”的乡村治理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后,孙晓忠教授指出,延安时期中共的乡村建设经验并没有过时,在当下新的历史形势下,它为新的乡村建设实践和探索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参考经验,开启着新的思想和实践空间。
在提问交流环节中,孙晓忠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中国新诗研究所的于洋博士和本场讲座的主持人潘家恩博士分别进行了小结。本次讲座反响热烈,同学们都表示获益匪浅。
提问交流
于洋博士作小结
潘家恩博士作小结
在讲座前,学院特邀研究员潘家恩博士陪同孙晓忠教授参观了卢作孚纪念馆、老舍四世同堂纪念馆、梁实秋故居和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孙晓忠教授在卢作孚纪念馆前
孙晓忠教授与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教师合影
2、讲师介绍:
孙晓忠,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人。曾任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副主任,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发表多篇研究乡村文化改造和乡土文学的论文。
3、内容呈现: